溫差劇烈變化不再只是穿衣服的困擾,小心連肺功能都出現問題!台北醫學大學教授莊校奇發表研究,他發現氣溫和相對濕度變化,會導致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的患者,出現呼吸困難及短暫肺功能下降,「極端天氣下更容易發病或惡化」。
莊校奇於2017年至2022年,針對全台930名COPD患者進行橫斷性研究,評估極端氣候變化是否影響患者健康狀況,研究涵蓋1天、7天、30天的溫度、相對濕度、細懸浮微粒的每日平均值及差異,結果發現,每日氣溫的劇烈變化和相對濕度的變化,會導致患者呼吸困難,甚至短暫肺功能下降。
研究顯示,COPD患者在春、秋季節,肺功能會因氣溫差異大而下降。該篇研究《Short-term mediating effects of PM2.5 on climate-associated COPD severity》已發表於國際期刊《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莊校奇強調,在全球氣候變遷影響下,極端大氣變化也會影響環境PM2.5濃度,進而造成健康危害。例如當民眾得知白天高溫26度,晚上卻降至16度時,就該提高警覺,保暖之餘戴上口罩、減少外出。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