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身為全球科技業重要供應鏈基地,向來在大趨勢中絕不缺席,包括PC、智慧機、電動車等,台廠在供應鏈均占有一席之地,過往像是蘋果、特斯拉等科技巨擘,一公布財報或發表財測,對相關廠商股價都有非常明顯的影響,如今隨科技洪流轉向AI領域,再度造就台灣科技鏈的另一波榮景。
大摩以輝達本季營收財測數字做為情境分析參考基準,分成樂觀情境的超過280億美元、基本假設的260~280億美元、悲觀情況的低於260億美元,並剖析對包括:台積電、緯穎、鴻海、奇鋐、緯創、華碩、川湖、信驊、技嘉、廣達、金像電、京元電、致茂等供應鏈的股價影響。
押寶買盤有多熱絡,從上述獲得摩根士丹利點名供應鏈22日的股價表現,不難看出端倪。最大權值股台積電領銜,大漲2.73%、收盤創歷史新高的864元,上述供應鏈個股除技嘉與京元電微幅下跌外,其餘全數跟上台積電腳步收漲,高價股尤其亮眼,華碩盤中接近漲停,股王信驊終場更是大漲逾半根停板、收3,300元。
摩根士丹利針對供應鏈受輝達財報牽動所做的情境分析顯示,出現樂觀情境的機率有3成、落在基本假設的機會有5成,不如預期的悲觀情況則只有2成可能。若出現樂觀或基本情境,供應鏈大多數個股股價均會有慶祝行情,幅度則隨受惠程度、股本大小有所差異。但要是輝達給出的營收財測遜於260億美元,則供應鏈恐將全體下跌,跌幅最慘為10%。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