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義市興安國小北棟校舍僅存創校時期的海棠紋玻璃,校方將保留下。(廖素慧攝)
嘉義市興安國小北棟校舍僅存創校時期的海棠紋玻璃,校方將保留下。(廖素慧攝)
嘉義市老屋早期常用壓花紋玻璃窗。(廖素慧攝)
嘉義市老屋早期常用壓花紋玻璃窗。(廖素慧攝)

「海棠紋玻璃」是早期建築物常用建材,民宅老屋目前還見得到,校園裡少見,嘉義市興安國小北棟校舍將整修,僅存1批創校時期的海棠紋玻璃,校方將保留下來作為以後校園的裝置藝術或文創藝品,也是地方建築的見證。

興安國小校長查顯良指出,該校北棟校舍完工於1989年,1、2樓已整修換上新玻璃窗,3樓的玻璃窗近日獲市府核定183萬元將換修,發現是早期台灣常用的「海棠紋」玻璃,紋路有立體性、花與花之間交疊或交叉排列,有特殊美感,當陽光照射在玻璃窗時,海棠花映照在牆面上,有一種光影的柔和感。

查顯良說,壓花玻璃厚度只有3毫米,孩子們玩樂時容易打破,也很難再買到同款壓花玻璃換裝,決定換新建材,保留壓花玻璃及老舊鋁窗,讓師生做文創品或未來設計融入學校新建活動中心的裝置藝術,見證學校發展、校園建築樣式的更迭,也能讓校友們留念,並體現永續生活。

查顯良還說,新建的活動中心2018年獲市府核定8000萬元興建,因缺工、原物料漲價,屢次流標,市府追加預算至1.2億元才招標出去,2023年動土,目前施工中,預計最快今年底完工,明年啟用,拆卸的壓花玻璃窗保留下來,規畫透過設計與新活動中心融合,成為校園的新亮點。

財團法人古都保存再生文教基金會執行長顏世樺說,日治時期新竹的玻璃產業發達,盛產壓花紋玻璃,還外銷國外,是1970年代以前常見的建材,台南、嘉義的老屋經常可見海棠紋玻璃窗,因為壓花玻璃易碎,後來逐漸式微,公共建築少用,目前舊的壓花玻璃通常被轉用為設計裝飾物或杯墊等文創品。

#嘉義市 #海棠紋玻璃 #建材 #老屋 #國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