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台灣1個月來反覆高溫、下雨,溼熱環境迅速成登革熱病媒蚊孳生溫床,台南市衛生局誘卵桶監測指數中,全市共12里超標,安南區就占了5里,安南區公所日前召開專家座談會,收集民眾意見,討論解決方法。
台南市連日籠罩在溼熱氣候中,盡管全市的登革熱尚未有本土病例,但境外移入病例增至10例,引發民眾對疫情擴散的憂慮。根據台南市衛生局公布7月初的誘卵桶指數,共有永康區、仁德區、安平區與安南區共12里遭列為高風險里,其中安南區就包含5里。
安南區長魏文貴表示,安南區範圍廣闊,過去魚塭遍布,近年人口隨著地方發展快速增加,目前20.2萬人口為全市第2大行政區,屬於半都會、半農村的區域發展結構,有人潮又有孳生環境,造成病媒蚊傳播迅速。
台南市今年全力防止登革熱疫情再起,安南區連日實施周周「巡倒清刷」、月月「雙溝防治」制度,前者針對指數超標的鄰里,需由里長、課長與區長3層複查,後者針對屋後溝、天溝加強清理與投藥。另在空地、空屋與市場設置誘殺桶。
除了執行政府防疫對策,安南區公所近日找來登革熱防治中心、地方衛生所與教授,與各里里長或志工代表對談,舉辦2場公民參與的「登革熱防治座談會」,一邊強化社區對抗登革熱疫情的觀念,一邊收集民眾「抗疫」意見,再與專家討論可行性。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