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常聽聞「感冒多流汗好得快」的說法,到底是否為真?對此,醫師表示,雖然流汗能排出體內的代謝廢物和毒素,但無法藉此來消滅病毒,還可能因脫水導致症狀加重。他並提醒,感冒期間除了多喝水外,也應注意補充適量的電解質,以減少發生肌肉痙攣、頭暈等不適症狀。
不少人因誤信「感冒多流汗好得快」,於是選擇多運動,甚至在大熱天蓋棉被來試圖逼汗。然而,輔大醫院耳鼻喉科主任胡皓淳在個人粉專說明,其實流汗是人體調節體溫的方式,還能排出體內的代謝廢物和毒素,但絕非治療感冒的直接方法。感冒的根本原因是病毒感染,而流汗並不能消滅病毒。
胡皓淳接著說,感冒時身體可能會出現發熱的症狀,為對抗感染的防禦機制,人體透過提高體溫來創造一個不利於病毒繁殖的環境;此時,身體也會自然地出汗來調節體溫。然而,故意多流汗並無法加快感冒恢復,反而可能導致脫水和電解質失衡。
胡皓淳指出,若處於脫水狀態,會使人感到虛弱,並加重感冒症狀。因此,他強調,感冒期間應該多喝水,以保持體內的水分平衡,有助於稀釋黏液,減少鼻塞和咳嗽。
另外,胡皓淳提到,流汗也會造成體內電解質(如鈉、鉀等)流失,其對於維持身體正常功能至關重要,若失衡可能會出現肌肉痙攣、頭暈等不適症狀。因此,在感冒期間,除了補充水分外,也應注意補充適量的電解質,可喝一些電解質飲料。
胡皓淳說,多休息、多喝水以及就醫,才是治療感冒的正確方式,千萬不要再靠大量排汗來治感冒。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