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海洋流在地球氣候調節中,扮演關鍵角色。然而,最新研究顯示,大西洋經向翻轉環流(AMOC)可能因海洋溫度升高,以及人為氣候變遷引發的鹽度破壞而削弱,預計最早可能在2037年崩潰,恐造成全球氣候災難。
根據荷蘭烏特勒支大學(Utrecht University, UU)的研究人員發表一項研究顯示,「大西洋經向翻轉環流」崩潰時間,可能發生在 2037 年至 2064 年之間,而2050 年之前崩潰的可能性則在 42% 到 76% 之間。不過,目前論文正接受同行評審,尚未在期刊上發表。
「大西洋經向翻轉環流」是一種透過海水溫度、鹽度驅動的全球洋流循環系統,可以將熱帶地區的暖水向北傳送到北大西洋,藉由深層環流將海水傳至全球各大洋,形成一個完整的循環。
然而,科學家發現,「大西洋經向翻轉環流」上個世紀就失去了穩定性,現今已導致印度、南美和西非的降雨不足;歐洲則風暴增加和氣溫降低。未來全球氣溫的劇烈變化和極端氣候事件恐增加。
另外,《科學前緣》(Science advances)於今(113)年2月9日公布的一項研究表明,全球最具規模且構成複雜的洋流系統「大西洋經向翻轉環流」已達崩解邊緣,恐對全球氣候系統及人類生存造成巨大衝擊。研究也發現,歐洲某些地區的氣溫,可能會在一個世紀內驟降攝氏30度。
儘管許多科學家認為,「大西洋經向翻轉環流」會因氣候變遷陷入停滯,但這種情況發生的時間和速度仍存有不確定性;然而,環流崩潰將會對全球氣候和生態系統帶來多方面的嚴重影響,這也是科學家們密切關注的原因。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