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師賴俞含表示 每天只吃一個月餅對高齡與糖尿病者的負擔仍太多,應間隔日期享用別讓中秋後遺症找上門。(部立台北醫院提供)
營養師賴俞含表示 每天只吃一個月餅對高齡與糖尿病者的負擔仍太多,應間隔日期享用別讓中秋後遺症找上門。(部立台北醫院提供)

中秋節即將來臨,月餅成為家家戶戶的必備佳餚。然而,隨著健康意識抬頭,越來越多人在選購月餅時,會先看熱量標示,但吃得太開心,卻往往忽略了適量攝取。營養師提醒,每年中秋過後,醫院門診中常見民眾因「中秋後遺症」而求診,常見症狀如血糖飆高、消化不良、腸胃炎等,尤其是糖尿病患者更需特別留意控醣。

衛生福利部台北醫院營養科營養師賴俞含指出,月餅的主要成分是澱粉、糖與油脂,這些成分會使血糖迅速上升。全台有超過250萬糖尿病患者,且持續年輕化,許多患者都是在出現並發症如中風、視網膜病變或心血管問題時,才發現自己罹患糖尿病。因此,無論是否罹病,中秋食用月餅應該注重控醣,適量攝取。

賴俞含進一步說明,廣式月餅熱量最高,因其餅皮需加入大量油脂,接著是蘇式與台式月餅,餅皮層數越多,油脂含量越高。此外,月餅內餡中含有大量糖分,若不注意,很容易攝入過多熱量和油脂。

要如何在中秋節享受月餅卻不過量呢?賴俞含建議,優先選擇低熱量的冰皮月餅、與親友分享月餅、當天吃月餅時減少飯量、每日至多食用一顆月餅。她強調,即使每天一顆月餅,對於高齡或糖尿病患者而言,油脂與糖分負擔仍過大,應避免連續食用。賴俞含強調,三餐飲食應保持均衡,若吃月餅就應減少全穀類及油脂類攝取,並多攝取蔬菜、蛋白質等營養素,飯後散步30分鐘有助提升代謝,讓中秋節不僅甜蜜,也更健康。

# 營養師 #月餅 #中秋節 #廣式 #蘇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