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化強調,為正視聽,藉此嚴正聲明。上述存貨及投資性不動產認列原則,皆依照國際會計準則第2號公報(存貨)、國際會計準則第40號公報(投資性不動產)及證券發行人財務報告編製準則第9條規範辦理,並經安侯建業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核閱竣事。
至於媒體、政論節目所載陶朱隱園建物,實非中石化資產,並未列入公司存貨及投資性不動產,相關資訊概與公司無涉。
中石化認為,媒體及政論節目未究明及釐清之處在於公司實際已持續推動石化升級轉型與土地開發雙主軸發展多年,所營業務情形與發展及攸關資訊皆已依「證券發行人財務報告編製準則」納入合併財務報告。2024年第二季合併財報揭露之存貨金額(財報P.14)約為499億元;其中與石化事業相關之存貨金額約為31億,主要係用以生產己內醯胺(CPL)、丙烯腈(AN)等主要產品所投入購置之原物料成本,占整體存貨比率約為6.21%。
此外,土地開發事業相關之存貨金額約為468億,其中包含開發京華廣場取得之土地,價值約372億(財報帳列存貨-在建房地),占整體存貨比率約為74.54%,其餘為開發京華廣場所投入之自購容積移轉成本、結構體建造成本、利息資本化等。
中石化指出,2024年第二季財報揭露之投資性不動產合併金額(財報P.18)約為403億元,主要組成為嘉義地區、台南地區、高雄前金區、高雄前鎮區(高雄亞灣區)等區域土地,現況尚待陸續進行開發活化。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