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期量血壓對防治高血壓非常重要,但很多人卻忽略了小細節,導致量測結果不準確。醫師指出,依國健署建議,量測血壓的標準方式包括過程不交談、挽袖測量、壓脈帶不低於心臟、腰部挺直、不憋尿、不翹腳及腳底自然垂放。其中,他特別提到,手應放鬆與心臟同高,靠在腿上或垂在一旁都是錯的,容易誤診為高血壓。
手擺放位置不同會影響血壓量測值?耳鼻喉科醫師曾家承在個人粉專發文表示,根據一篇刊登於《美國醫學會期刊—內科學》(JAMA Internal Medicine)的研究,找來133位美國成人,隨機測量其手臂在不同擺放位置下的血壓,包括壓脈帶和心臟同高、手靠在腿上,以及手垂在一旁(無支撐)。
結果發現,手靠腿上或自然垂放的血壓量測值,顯著大於手放桌上組,收縮壓及舒張壓平均高4~6mmHg;且不同年齡、肥胖狀態、是否有高血壓的受試者,結果都呈相似。
針對此研究,曾家承表示,高血壓不像血糖、血脂抽血就可診斷,它需要長時間、正確的量測,而且大部分都需要患者自行在家測量,因此有沒有量正確便十分重要。而光手的姿勢位置,血壓就可以差到6mmHg,若再加上沒有休息、袖套位置等誤差,原本沒有高血壓都變成有高血壓了。
曾家承強調,醫學時常要求每一步驟都要精準,因為很多時候有沒有良好頂尖的醫療水準,正是取決於這些不起眼,但卻重要的細節要求。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