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石鄉因應氣候變遷與消費需求,14年前開始栽種茶樹,目前全鄉茶園面積共約40公頃,每年約可生產4至5萬台斤茶葉,是全台灣最新、最年輕的高山茶產區,新竹縣府原民處與尖石鄉公所合作輔導茶農成立兩家茶葉合作社,並創立專屬品牌,30日正式發表。

新竹縣府原民處與尖石鄉公所合作輔導茶農成立兩家茶葉合作社,並創立專屬品牌,30日正式發表。(邱立雅攝)
新竹縣府原民處與尖石鄉公所合作輔導茶農成立兩家茶葉合作社,並創立專屬品牌,30日正式發表。(邱立雅攝)

尖石鄉因地理環境適合,以水蜜桃、甜柿、段木香菇、高冷蔬菜等農產品為居民重要生計來源,隨著氣候因素使然,高山農產品易受到霜雪、風雨、乾旱等天災與獼猴、山豬等野生動物之侵襲,常造成農民血本無歸,加上觀光業帶來高山茶需求,2010年9月秀巒村泰崗部落居民在海拔1600公尺的山區種下第一批茶樹。

隨後田埔部落有若干果農陸續跟進開墾茶園、種植青心烏龍茶樹,並陸續引進茶商興建製茶廠、收購及銷售茶葉外,前山地區新樂村煤源部落、水田部落也逐漸有泰雅族居民利用原已荒廢田地,種植青心大冇、台茶18號紅玉等茶樹,並積極學習製茶技術、開始對外銷售茶葉。

目前全尖石每年約可生產4至5萬台斤茶葉,包括高山烏龍茶、高山烏龍紅茶、高山鐵觀音茶、紅玉紅茶、小葉種紅茶等,已成為全台灣最新、最年輕的高山茶產區。

尖石鄉公所為扶持鄉內茶產業發展,2022年起透過縣府原民處向原住民族委員會提案,獲得補助經費辦理「推動原住民族多元產業發展2.0-部落產業升級計畫-尖石鄉茶產業發展計畫」,經一系列茶農轉型升級培訓,輔導成立兩家茶葉合作社,並創立專屬品牌「尖石仙萃茶」,30日於尖石鄉原住民文化館正式發表。

#新竹縣 #尖石 #高山茶 #仙萃茶 #茶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