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報導,Nicolai Tangen在達沃斯論壇期間受訪時指出,「最好的做法永遠是與其他人反其道而行,當下應怎麼做?如果要反其道而行,那就是賣出美國科技股,買中國,賣出私募信貸,買那些過時的東西」。
香港信報報導,晨星亞洲股票市場策略師Kai Wang指出,中概股投資者,如果要避開美國對中國關稅對股份投資的影響,應選擇業務針對中國經濟,尤其是與服務業及日常生活有關的中概股,而非業務涵蓋製造或出口的股份。部分中概股估值被低估,具有吸引投資機會,尤其是在港股市場。Kai Wang又指,中港上市的酒業股及飲食股,是中國本土消費及服務業的代表。消費股與中國經濟週期關連度高,加上2024年的低基數效應,因此2025年有望跑出。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