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WHO統計,全世界0至5歲兒童約6至8%發展遲緩,台灣則接近3%。國健署去年7月新增兒童發展篩檢服務,至今服務超過26萬人次,疑似發展遲緩個案通報率約6%,與WHO統計相當,並以語言發展遲緩佔7成最多。國健署指出,兒童評估需求增加,國健署持續擴大量能,今年補助全國88家聯評中心,估計可提升近萬人篩檢量能。
0至6歲為兒童發展重要階段,尤其3歲前是關鍵「黃金療育期」,國健署去年7月起,針對未滿7歲兒童新增6次兒童發展篩檢服務,從粗大動作、精細動作、語言認知、社會發展4大面向,檢視兒童各階段發展情形,期望早期篩檢、找出個案,把握黃金期給予早療服務。
國健署表示,統計至去年12月底,共篩檢20萬2769人次,其中疑似發展遲緩個案計1萬2504人次,約佔總篩檢人數6.17%;截至目前,已超過26萬人次兒童接受服務,全國22縣市有約1186家醫療院所提供服務。
國健署指出,透過兒童發展篩檢服務,發現疑似發展遲緩兒童,會再轉介至兒童發展聯合評估中心,其中約94%個案診斷為發展遲緩(或尚需進一步鑑別診斷之疑似發展遲緩),且確診項目以語言發展遲緩佔72.3%為大宗。
林口長庚復健科暨兒童復健科主任鍾佳英說明,個案從基層診所篩檢後,轉介到醫院聯合評估門診,會評估小朋友是疑似遲緩還是確定遲緩,若是需進一步鑑別診斷的疑似個案,會再轉介給各科別做後續檢查,如轉至復健科進行物理職能和語言評估、轉至心智科做心理評估。
隨著兒童發展篩檢普及,疑似個案轉介需求大增,有家長反映掛號「一等就是半年」。國健署表示,因應需求增加,將持續擴大補助地方政府設置兒童發展聯合評估中心,2024年全國分區補助10家聯評重點中心,增加門診服務量、縮短等候時間,並補助各縣市75家聯評一般中心,去年總計完成3萬6991人次聯合評估。
今年全國總計補助88家聯合評估中心,包括增加重點中心為17家、其餘一般中心71家,提供聯合評估服務人數估計可提升至4萬3957人次,並強化重點中心量能,持續縮短聯合評估等候及提升評估時效。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