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電力公司通霄發電廠6座大煙囪,長年矗立海岸線,成為苗栗鄉親熟悉的記憶地標。隨著能源轉型與機組更新計畫推動,通霄發電廠陸續汰除早期燃氣機組與舊煙囪設施,第5號舊煙囪已於11月10日順利完成「放倒」作業,為第2期更新改建工程的重要階段畫下安全句點。
通霄火力發電廠第5號舊煙囪於11月10日傍晚6點6分倒地,高達120公尺的地標發出轟然巨響,鄰近居民感受到地面震動,宣告舊發電設備系統功成身退,正式走入歷史。此次拆除作業採用「伐樹」方式,由專業團隊於煙囪底部鑿出開口,利用煙囪自身重量傾倒至指定區域。施工團隊同時採取周界隔離、震動監測及防塵灑水等措施,確保作業安全順利。現場吸引許多民眾圍觀,見證歷史時刻。
通霄電廠原本擁有5根高120公尺的大煙囪,採紅白相間設計,並配有警示燈。1990年前後,中國偷渡客最盛時期,煙囪成為指引偷渡客上岸的明燈。隨著用電需求增加,1997年在電廠區西南角增設第6號複循環機組,使電廠增至6根大煙囪。其中1至3號及第6號機組煙囪均重新塗裝彩繪,成為通霄地標的一部分,也承載地方共同記憶。
通霄電廠表示,近年來通霄電廠推動擴建與更新計畫,舊1、2、3號複循環發電機組於商轉35年後於2017年除役,並自2019年起陸續拆除3支煙囪。其中第1號機組因空間有限採由上而下拆除,第2、3號機組則採伐樹方式,過程安全順利。
配合第2期更新改建工程,4、5號機組於今年3月31日除役。舊4號機組煙囪已於9月27日晚間拆除,第5號煙囪昨晚完成拆除。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