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者膽大包天,在忠孝東路精華地段的店面內,公開陳列販售「DIOR」、「CHANEL」、「LV」等一線國際精品的仿冒品,甚至利用通訊軟體經營熟客,接受「客製化」下單。(圖/簡銘柱翻攝)
業者膽大包天,在忠孝東路精華地段的店面內,公開陳列販售「DIOR」、「CHANEL」、「LV」等一線國際精品的仿冒品,甚至利用通訊軟體經營熟客,接受「客製化」下單。(圖/簡銘柱翻攝)
業者膽大包天,在忠孝東路精華地段的店面內,公開陳列販售「DIOR」、「CHANEL」、「LV」等一線國際精品的仿冒品,甚至利用通訊軟體經營熟客,接受「客製化」下單。(圖/簡銘柱翻攝)
業者膽大包天,在忠孝東路精華地段的店面內,公開陳列販售「DIOR」、「CHANEL」、「LV」等一線國際精品的仿冒品,甚至利用通訊軟體經營熟客,接受「客製化」下單。(圖/簡銘柱翻攝)
業者膽大包天,在忠孝東路精華地段的店面內,公開陳列販售「DIOR」、「CHANEL」、「LV」等一線國際精品的仿冒品,甚至利用通訊軟體經營熟客,接受「客製化」下單。(圖/簡銘柱翻攝)
業者膽大包天,在忠孝東路精華地段的店面內,公開陳列販售「DIOR」、「CHANEL」、「LV」等一線國際精品的仿冒品,甚至利用通訊軟體經營熟客,接受「客製化」下單。(圖/簡銘柱翻攝)
業者膽大包天,在忠孝東路精華地段的店面內,公開陳列販售「DIOR」、「CHANEL」、「LV」等一線國際精品的仿冒品,甚至利用通訊軟體經營熟客,接受「客製化」下單。(圖/簡銘柱翻攝)
業者膽大包天,在忠孝東路精華地段的店面內,公開陳列販售「DIOR」、「CHANEL」、「LV」等一線國際精品的仿冒品,甚至利用通訊軟體經營熟客,接受「客製化」下單。(圖/簡銘柱翻攝)
業者膽大包天,在忠孝東路精華地段的店面內,公開陳列販售「DIOR」、「CHANEL」、「LV」等一線國際精品的仿冒品,甚至利用通訊軟體經營熟客,接受「客製化」下單。(圖/簡銘柱翻攝)
刑事局偵破一起鎖定台北東區高端消費族群的仿冒精品案!業者膽大包天,在忠孝東路精華地段的店面內,公開陳列販售「DIOR」、「CHANEL」、「LV」等一線國際精品的仿冒品,甚至利用通訊軟體經營熟客,接受「客製化」下單。刑事局經蒐證後發動搜索,當場查獲近600件仿冒商品,初估侵權市值超過新臺幣3千萬元,現場還查扣大量手機、平板及帳冊,全案依違反《商標法》送辦。
偵辦人員指出,以林姓(64年次)、蕭姓(56年次)主嫌為首的集團,為確保「貨源」穩定與品質,多次親自飛往中國大陸廣東深圳「親自帶貨」,同時也利用微信通訊軟體直接向對岸廠商下單進貨。集團將這些仿冒品偽裝成真品,陳設於裝潢講究的店面內,營造正品專櫃氛圍,以此取信於上門的顧客。
為擴大客源,該集團還利用LINE通訊軟體,主動將仿冒品的精美圖片傳送給特定客人挑選,甚至接受客人提供指定款式的照片,再透過管道「代客訂貨」,服務相當「周到」。警方在現場查扣4支IPHONE手機、1台IPAD平板,內存大量與客戶的對話紀錄及商品照,成為犯罪鐵證。
警方調查發現,該集團牟取暴利毫不手軟,進價低廉的仿冒品,竟以成本價的「3到4倍」高價售出。由於單價高,鎖定客群精準,光是實體店面的每月營業額就超過新臺幣100萬元,獲利極其可觀。
刑事局智慧財產權偵查大隊在完成蒐證後,於5月間持台北地院核發的搜索票,直搗位於大安區忠孝東路的2處商家執行搜索,一舉查獲林姓、蕭姓主嫌及張姓員工等3人,並查扣仿冒服飾、包包等證物。現場同步起出估價單、標籤紙及現金日報表等帳冊,清楚記錄其不法營業情形。
全案偵詢後,警方已將林嫌等3人依涉嫌《商標法》第95條、第97條等罪嫌,移送台北地檢署偵辦。刑事局再次呼籲,不肖業者切勿以身試法,警方將持續強力掃蕩侵害智慧財產權犯罪。同時也提醒消費者,購買精品應選擇官方授權管道,避免透過來源不明的商家選購,以免花了大錢卻買到假貨,權益受損。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