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師表示,未來幾個月批發通膨可能會放緩,但是日圓再次走弱,可能會推高進口商品成本,使得物價居高不下。
10月企業商品價格指數(衡量企業之間商品和服務的交易價格)為年增2.7%,低於9月的2.8%,但高於市場預期的2.5%。
數據顯示,儘管以日圓計價的進口價格,在10月為年減1.5%,但大米、其它食品產品和有色金屬的價格繼續上漲。
Daowa證券經濟學家Yutaro Suzuki說,如果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政府繼續推動刺激計畫,降低公用事業的帳單,他預計,批發通膨將放緩。
但Suzuki也指出,市場擔憂,高市擴張性財政政策正在壓低日圓匯率,可能推高進口商品的價格,並對批發通膨構成持續的上行壓力。
批發物價資料是被央行視為消費者通膨的領先指標之一,而消費者通膨是央行制定貨幣政策的主要指標。
日本央行在去年退出了一項長達10年的大規模刺激計畫,並在今年1月將利率上調至0.5%,主要原因是央行認為,日本即將持續地實現2%的通膨目標。
儘管消費者通膨連續3年多超過2%,但是日本央行行長植田和男強調,需要謹慎面對進一步升息,以確保物價上漲是受到國內需求,而非原物料成本上漲的推動。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