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新北市新莊區某檳榔攤發生母親徒手對女童施暴,甩巴掌、拿掃把打、甚至將孩子像拎小雞般拎起重摔的虐童事件,新北市議員陳世軒今(11)日也於臉書粉專上發文,指出除了聯繫新北市政府社會局了解當下及後續處置外,對於現行的安置制度除了檢討安置前不明確的法律認定與制度設計外,也提醒應該看見「台灣缺乏前端的預防性機制」的更深層問題。

新莊再傳惡母對幼女施暴,新北市議員陳世軒發文評台灣缺乏前端的預防性機制。(新北市議員陳世軒服務處提供/吳嘉億新北傳真)
新莊再傳惡母對幼女施暴,新北市議員陳世軒發文評台灣缺乏前端的預防性機制。(新北市議員陳世軒服務處提供/吳嘉億新北傳真)

陳世軒的文章中提到,無論是家庭暴力或兒童虐待事件從未停止過,很多人提出刑法、兒少法、家事事件法等相關規定,也有民眾私訊詢問安置進度與處理程序,追問到底哪個法律步驟出錯?哪個行政環節疏漏?指出安置的目的不該只是暫時保護,現行的安置制度,往往讓孩子成為法律條文、社會處遇與現實生活夾縫中的犧牲者。

文章中也說明,社會局依據兒少法啟動緊急安置,將孩子暫行送往寄養家庭照顧,等待法院後續裁定安置,另也會依職權聲請保護令,盼法院能裁定要求家長進行「加害人處遇計畫」,也就是強制親職教育;談到在明確的施暴虐童行為下,相對人僅僅是上課12堂,再評估是否能繼續照顧?直言家暴施虐有一就有二,施暴者真能上滿課程就痛改前非?

「政府的介入應該是讓孩子有機會重返一個安全而溫暖的家庭」陳世軒文末中說到,社會福利體系只在事後補救,缺漏的一角依舊會使悲劇一再重演;所以無論是政府、社福機構或是非營利組織,都該共同撐起一張能接住孩子的安全之網,讓孩子即使經歷過風暴,也能被穩穩接住,讓他們在陪伴與關懷中重新學會相信、成長,重新找到通往未來的路。

★《中時新聞網》關心您:保護被害人隱私,避免二度傷害。拒絕兒虐,請撥打110、113。

#新北市 #虐童 #緊急安置 #預防機制 #兒少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