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值股全面承壓,台積電(2330)開低震盪,終場跌2.05%、收1430元;鴻海(2317)賣壓沉重、收241元;聯發科(2454)跌幅擴大,終場收跌1.2%、報1230元;台達電(2308)亦重挫3.76%、收922元。

在電子權值走弱之際,軍工概念股逆勢成資金避風港。倫飛(2364)第3季獲利創新高,並加速切入無人載具市場,強攻漲停鎖住;今國光(6209)受惠10月營收年增近倍增,同樣亮燈漲停。

傳產族群今日相對抗跌,紡纖、造紙、汽車與化工類股多維持穩健走勢。生技族群中,國光生(4142)、台康生技(6589)、逸達(6576)齊亮燈漲停,吸引市場目光。

被動元件類股則呈現明顯分歧。昨日領漲的國巨*(2327)與華新科(2492)遭遇獲利了結,盤中由紅翻黑、跌幅均超過4%。相較之下,中小型個股買盤依舊強勢,蜜望實(8043)、鈞寶(6155)連續鎖漲停,凱美(2375)早盤強攻漲停後仍維持強勢格局,信昌電(6173)在AI需求與漲價題材加持下,盤中一度大漲逾6%,惟終場漲幅收斂至0.44%。整體而言,被動元件資金明顯自大型權值轉向中小型族群點火。

分析師指出,美股因科技股與大型權值股回檔,市場焦點再度回到12月聯準會(Fed)是否降息。原本接近7成的降息預期已降至約五成,使投資人重新評估政策轉向時程,拖累風險偏好。儘管台股受全球股市影響震盪,但傳產族群維持抗跌,紡織、造紙等類股持續成為資金短線停泊點。在電子股中,被動元件族群相對穩健,反映市場在高檔震盪時仍偏好庫存調整完成、基本面穩健的族群。

展望下周,國際市場焦點將放在美國企業財報與主要經濟數據。財報季進入尾聲後,市場已上修標普500整體企業獲利預估至年增14.6%,顯示美股企業獲利體質優於先前預期。總經方面,10月英國通膨可望維持穩定,11月歐元區PMI預估仍站在50以上的擴張區間,顯示製造與服務活動持續改善。第四季亦逢歐美年終購物旺季,零售需求增溫有望帶動補庫存,市場預期將進一步挹注台灣外銷接單,使出口動能在年底前維持穩健成長。

#市場 #維持 #AI #台股 #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