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做家事,也不是勞力工作者,卻罹患「板機指」,其實是身體在求救。復健科醫師王思恒表示,板機指屬於肌腱炎的一種,當身體處於慢性發炎狀態時,會讓肌腱未老先衰,即使是微小動作也會被神經放大成劇烈疼痛,形成惡性循環,而單純停止手部活動並不能遏止體內的發炎反應。

一項刊登於期刊《先進科學》(Advanced Science)的文獻綜述指出,肌腱病變不一定源自過度使用,很可能是身體內部環境出問題,例如體重過重、膽固醇偏高或高血糖等代謝問題,都會讓身體處於「慢性發炎」狀態。

研究提到,當身體慢性發炎時,發炎物質會隨血液流遍全身,攻擊肌腱並導致其提前退化,因此民眾即使只是滑手機、拿杯子等日常動作,都可能因肌腱血管受損與發炎,使原本的微小動作被神經系統放大成劇烈疼痛。

王思恒在臉書發文表示,傳統醫學認為板機指多因手部過度使用造成,但他在診間常見到許多患者不做家事,也不從事勞力工作,仍罹患肌腱炎,這項研究也向他和患者提供重要解釋。此外,研究指出,一旦肌腱進入病變狀態,還會刺激不健康血管增生,使組織腫脹、細胞缺氧,進一步引發更多發炎反應。

他強調,板機指患者往往不是停止手部活動就會痊癒,肌腱炎的第一線治療通常包括服用消炎止痛藥、配戴護具,以抑制急性發炎、緩解疼痛;其次是離心運動(Eccentric exercise)、體外震波(ESWT)等方式,透過多重治療終止惡性循環。

#板機指 #肌腱炎 #王思恒 #過重 #高血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