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三大殿的搜尋結果,共09筆
大陸央視新聞報導,南京市考古研究院26日發布《關於在南京明故宮遺址開展主動性考古發掘的情況通報》指出,故宮博物院、南京城牆保護管理中心、南京市考古研究院於2025年7月啟動明故宮遺址的主動性考古發掘。奉天殿、華蓋殿、謹身殿等三大殿位置,有望揭曉。
大陸北京故宮即紫禁城,是明清兩朝24位皇帝的宮殿,擁有600年歷史,其中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並稱為外朝三大殿,是皇帝舉行重大活動的地方,仔細觀察可以發現,這裡居然一棵樹都沒有,有人稱是為了刺客暗殺、維護威嚴莊重的氛圍,但故宮博物院研究館員周乾指出,這些說法都只是謠傳,事實上三大殿區域不種樹,和古人的「五行」觀念有關。
冬季氣候寒冷,現代人家中大多都有電暖爐、暖氣等電器,然而古代科技不發達,紫禁城所在的北京一到冬天就十分寒冷,尤其明清兩朝正值「明清小冰期」,皇帝住在皇宮內該如何禦寒呢?除了清宮劇中常看到的手爐外,宮殿內的寢床下通常設有火炕,在比較高級的宮殿中,更有類似於現代地暖的設施。
紫禁城又稱北京故宮,是明清兩朝24位皇帝的皇宮,如果仔細觀察可以發現一個有趣現象,後宮宮殿的匾額上都是滿、漢兩文並排撰寫,不過到了外朝,像是太和殿、午門等建築物的匾額上卻只出現漢文,大陸央視紀錄片指出,背後的原因其實和「中華帝國元首」袁世凱有關係。
大陸北京故宮是明清兩朝24位皇帝的皇宮,舊稱「紫禁城」,是世界現存最大、最完整的木質結構的古建築群,有許多充滿巧思的驚奇設計,包括古人建造故宮時,為了解決淹水問題,除了利用地勢高低,還搭配精密的排水系統,使地面排水量大於降雨量,讓現代人看了十分佩服。
迎接春暖花開的四月,非常榮幸跟隨馬前總統一同至大陸參訪。此行走訪廣東、陝西與北京,馬前總統帶著大九學堂的學員們共同探尋歷史,正確認識大陸當前的發展,並增進兩岸之間的互動與了解,最後參與馬習二會的會見,見證了兩位的領袖風範。其交流對話的背後蘊藏著對年輕學子們深刻的期待。
宏正(6277)(ATEN)宣布旗下專業影音產品線的旗艦級電視牆影像處理器系列再創佳績,該系列以其採用FPGA架構之卓越硬體效能、4K60超高清視訊畫質與直覺的使用者介面,再度榮獲全球指標性設計大獎-2024年德國紅點設計獎 (Red Dot Award),這是繼榮獲國際標竿設計大獎-2024年德國iF設計獎 (iF DESIGN Award)及2023年日本Good Design優良設計獎後的第三座國際大獎,成為全球業界唯一同時獲三大設計獎肯定之電視牆影像處理器。
前總統馬英九率大九學堂青年學子一行,8日下午由大陸國台辦主任宋濤陪同,參訪北京故宮。而他們的車隊直接從西華門駛入,值得注意的是,西華門平時並不會對一般人開放,可見中國大陸對馬英九的禮遇,而在參觀結束後,馬英九也乘車至文物修復館舍觀看展覽,表示任何所謂「去中國化」的行徑都不會成功,因為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已經深植炎黃子孫血脈之中。
前總統馬英九率大九學堂青年學子一行,8日下午由大陸國台辦主任宋濤陪同,參訪北京故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