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三疊紀的搜尋結果,共09筆
玻璃基板與相關技術為先進封裝關鍵材料,中國大陸廠商積極進場局局。陸媒報導,大陸玻璃基板TGV(玻璃通孔)企業以京東方、三疊紀、廈門雲天、佛智芯、沃格光電、奕成科技、森丸電子、甫一電子等為代表,這些企業陸續突破TGV技術,建成多條TGV封裝生產線,技術自主可期。
恐龍出現在2億3千萬年前的三疊紀,如今已經滅亡,只剩下化石遺址。一名男子感嘆在美國路邊就可以看到恐龍骨頭,台灣卻看不到,沒想到這番話引來不少網友嘲諷,要他「多讀一點書」,然而男子的身份曝光後,酸民態度瞬間變了。
大陸央視報導,大陸國家林草局獲悉,當地時間4月10日23時,在法國巴黎召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執行局第221屆會議上,中國推薦的青海坎布拉和重慶雲陽兩處候選地,正式獲批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至此,中國大陸世界地質公園增至49處,數量繼續穩居世界首位。
生命演化歷史中最震撼一幕被認為是恐龍演化成鳥類的過程,其中涉及大量骨骼、肌肉、表皮衍生物和其他生物學結構的改變。地球上的第一隻鳥是什麼時候出現的?大陸科學家13日公佈目前全球最早、也是最古老的鳥類「政和八閩鳥」化石。這一發現將鳥類起源時間推進到中侏羅世晚期(距今1.72億年至1.64 億年),首次確認現代鳥類體型在侏羅紀就已出現,並將該特徵出現的時間提早了2千萬年,改寫了鳥類演化的歷史。
英國一名10歲女童和母親到海灘散步時,意外發現5個巨大坑洞,懷疑可能是恐龍腳印,於是拍照傳給當地博物館,經考古學家證實,這些坑洞正是三疊紀晚期(約2.37億年前)卡米洛特龍的腳印,讓女童興奮不已。
在一對父女2020年於英國薩默塞特(Somerset)的海灘上,發現一塊超過2公尺長的巨大顎骨化石後,古生物學家目前已經確定,該化石是已知最大的史前海洋爬行動物魚龍的骨骼。這些骨頭的歷史可以追溯到三疊紀末期的雷蒂亞時期,距今約有2.02億年。
大陸在2003年出土一具三疊紀時期的恐龍化石,該物種被稱作「東方恐頭龍」,近日外國科學家將化石完整拼湊,發現牠的頭部形似鱷魚,還擁有又長又靈活的脖子,有利於捕捉水下獵物,脖子甚至比身體還長,讓研究人員都感到興奮不已。
由英國約克大學科學家領導的研究小組通過繪製鱷魚2.5億年的演化譜系,揭示氣候變遷、競爭和生態因素對鱷魚目前有限多樣性的影響,為保育工作提供重要的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