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世界氣象組織的搜尋結果,共58筆
配合11月登場的聯合國氣候峰會(COP30),環團將於11月1日聯合舉辦「為氣候而走—打造韌性台灣」遊行,今日舉辦記者會強調已逾50個勞權、社福、原住民、兒少等跨領域團體響應加入,呼籲政府推動淨零過程落實公正轉型,加強勞工、原住民等族群參與,也期盼更多關心氣候變遷的百工百業加入氣候遊行的行列,共同打造韌性台灣。
世界氣象組織(WMO)最新發佈的《2024全球水資源報告》指出,全球水系統失衡,僅三分之一河川維持「正常」、冰川更連續3年消融,預計到2050 年將有50 億人面臨供水不足的問題,對經濟、社會與生態系統造成深遠衝擊。
日本近日降下暴雨,河水暴漲淹沒街道,前氣象局長鄭明典表示,日本的降雨型態明顯發生改變,且因為次數頻繁,顯然是氣候變遷的徵兆,他更秀出北太平洋的海洋熱浪,驚呼暖熱的海水幾乎從日本一路殺到北美西岸,明年的大氣變化恐怕也會很劇烈。
全球升溫速度最快的歐洲迎來北半球夏季首波熱浪,多國6月29日氣溫飆升至極端水準,逼近攝氏40度。日本多地6月30日也同時遭遇「猛暑日」,超過100個氣象站氣溫超過35度。聯合國永續發展籌資會議則因資金問題,引來社運人士批評,上街抗議已開發國家「不要太自私、加強團結發展中國家」。
在聯合國世界氣象組織(WMO)發出全球升溫可能突破1.5°C門檻的嚴峻警告之際,社團法人台灣海洋能發展協會(簡稱海洋能協會)主辦的「第三屆海洋能產業發展論壇」6月25日在台北集思台大會議中心盛大舉行。本次論壇匯聚產、官、學、研及金融界力量,深入探討如何加速海洋能源商業化,以期為台灣乃至全球的淨零減碳目標注入關鍵助力。
因應氣候異常及連年肆虐的野火災情,希臘氣候危機部長凱法洛賈尼斯(音譯,Giannis Kefalogiannis)24日表示,希臘今年將預置部署近2萬消防人力,創歷年新高的消防人力,為可能出現的「最壞情況」預作準備。
龍應台文化基金會今舉辦「不尋常對話-奪地、搶水、爭能源-氣候變遷對和平的威脅」講座,邀國際氣候發展智庫執行長趙恭岳與資深媒體人蘭萱對談。趙舉歷史紀錄分析,國家穩定與戰爭衝突與氣候變遷有關,台灣面對16大氣候治理挑戰,尤其能源與水資源課題上,應建構公眾理性對話場域,完善社會韌性。
全球極端氣候及無法預期的天氣災害,正不斷影響世界各地,去年是「史上最熱的一年」,今年呢?前氣象局長鄭明典示警,今年氣溫緊跟去年紀錄,雖然目前還不到夏季,趨勢上幾乎可以肯定,「今年又會是很熱的一年」。
在全球氣候變遷衝擊愈發加劇的背景下,「綠色工業革命」已悄然拉開序幕。根據《Net Zero Tracker》2024年度報告,全球已有148個國家宣示淨零目標,這些國家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占全球總量的87%,GDP占全球總量的93%,人口則占全球的88%。淨零轉型不僅是全球共同應對氣候危機的措施,更成為繼18世紀工業革命之後,全球再度擁有強烈共識的共同方向,同時也為各國未來經濟提供新成長動能。
總統府今天召開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第三次會議,賴清德總統宣布更新設定2032和2035年減碳目標,分別相較於2005年,台灣2032年減量百分之32加減2、以及2035年減量百分之38加減2。
近日全球關注的事件之一,即為美國第47位總統川普上任。他上任首日便簽署行政命令,退出世界衛生組織(WHO)及《巴黎氣候協定》。他認為,氣候暖化是場騙局,然而此觀點在國際間引起了廣泛的爭議及批評,其中,退出巴黎氣候協定將對世界造成2大影響。
冬季風暴布萊爾(Winter Storm Blair)1月4日侵襲美國、加拿大,影響超過6,000萬人。冬季風暴布萊爾是數十年來最嚴重的一次酷寒,起因於北極的「極地渦漩」,導致氣溫低至-50°C,氣溫驟降、霜寒刺骨及強風的影響,迫使堪薩斯州、紐澤西等州宣布進入緊急狀態。
中央氣象署表示,至2024年12月29日止,全台年均溫24.97℃創有觀測紀錄來最高,較百年平均溫度高出1.66℃。世界氣象組織(WMO)也確定2024年全球均溫創史上最熱的一年。
今年確定成為史上最熱的一年!根據中央氣象署統計,包括台北、台南、花蓮等6個百年測站,台灣今年年均溫觀測到12月29日止,逼近攝氏25度,超越4年前的舊紀錄,寫下歷史新高。且根據世界氣象組織(WMO)最新資訊,全球今年年均溫也寫下自1850年以來的最高溫紀錄!
美國標準普爾道瓊指數公司(SP Dow Jones Indices)最新公布2024年「道瓊永續指數(Dow Jones Sustainability Indices,DJSI)」成分股名單,台灣電信三雄中華電(2412)、遠傳(4904)和台灣大(3045)均有優異表現。
2024年道瓊永續指數(Dow Jones Sustainability Indices,DJSI)16日凌晨公布最新評選結果,台灣大哥大於全球170家電信業者當中脫穎而出,穩居前三名,並連續8年入選DJSI世界指數(DJSI World),連續13年名列DJSI新興市場指數(DJSI Emerging Markets)。
據《科技日報》報導,今年是中國極地考察40週年。12月1日,在世界南極日之際,中國大陸南極中山國家大氣本底站(以下簡稱南極中山本底站)正式業務運行。這是中國大陸首個境外大氣本底站,也是第9個納入業務運行的大氣本底站。經過16年科學積澱和創新探索,南極中山本底站正式「入列」中國大陸大氣本底站家族,將對南極大氣成分濃度變化進行連續、長期業務化觀測,真實反映南極地區大氣成分及其相關特性的平均狀態,支撐全球應對氣候變化。
今年是大陸極地考察40周年,在12月1日世界南極日之際,大陸南極中山國家大氣本底站(以下簡稱「南極中山本底站」)正式業務運行。大陸《科技日報》報導,這是大陸首個境外大氣本底站,也是第9個納入業務運行的大氣本底站。
極端氣候導致強降雨發生頻繁,也考驗都市防洪能力。台中市議員楊大鋐表示,今年9月間一場強降雨使台中市多處淹水,台灣大道更宛如滑水道,因台中捷運藍線明年將開工,他建議市府配合工程、同步改善區域排水問題。水利局長范世億說,排水問題在施工時一定會考量,後續將再評估。
極端氣候導致強降雨發生頻繁,也考驗都市防洪能力,台中市議員楊大鋐表示,今年9月間的一場強降雨使得台中市多處淹水,台灣大道更宛如滑水道,因台中捷運藍線明年將開工,他建議市府配合工程、同步改善區域排水問題。水利局長范世億說,排水問題在施工時一定會考量,後續將再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