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人權問題的搜尋結果,共177筆
美東時間9月24日,美國海關暨邊境保護局(CBP)無預警發出一紙公告,宣告將暫時扣押全球自行車龍頭「巨大機械」生產的輸美貨物。消息一出,對台灣以出口為導向的各大供應鏈企業隨之震撼。
南非即將於本月底卸下「20國集團」(G20)輪值主席國的任務,成員國領導人峰會本月下旬在約翰尼斯堡舉行。美國總統川普5日以南非白人農民受迫害為由宣布拒絕出席,外界預估由副總統范斯代替與會。川普7日再度放話,只要南非人權問題持續存在,任何美國官員都不會出席本次峰會。南非對此表達遺憾並駁斥川普指控。
美國總統川普的外交政策在西歐與東亞引發盟友不安,但對白俄羅斯、高加索與中亞等前蘇聯國家而言,卻帶來美國重新關注與實際利益。
日本媒體高度關注鷹派、親台的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出席南韓亞太經濟合作(APEC)峰會,昨天(10月31日)與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的會談。共同社指出,習近平要求日本履行《日中共同聲明》等4個政治文件,關於歷史與台灣問題的相關承諾,對日方進行牽制。
自民黨與日本維新會(兩黨合稱「自維」)正式結盟,自民黨總裁高市早苗順利當選新首相,而在兩黨20日簽署的聯合政權協議書中,從制定《反間諜法》,到修憲、修訂《皇室典範》等,充斥著強烈保守色彩。特別是在外交安保上,維新會與高市一拍即合,有可能將高市推向更鷹派的路線。
對等關稅和232條款之外,美方近日再盯上輸美廠商勞動人權問題,KPMG安侯永續發展顧問公司合夥人林泉興指出,科技、半導體等電子製造業者雖壓力最大、但因長年準備度高,相對能因應;一般製造業因欠缺資訊和資源、痛苦度會較高;石化、鋼鐵等高敏產業則有可能腹背受敵。
立法院10月1日將舉行常設委員會召委選舉,國民黨擬持續禮讓1席召委給民眾黨,除了外傳的教育文化委員會外,據悉社會福利及衛生環境委員會也有機會,且民眾黨更有意爭取衛環召委通過《人工生殖法》修法,解禁代理孕母,落實前黨主席柯文哲的2024總統選舉政見;但藍、綠委仍認為代孕爭議大,屆時恐再引發激烈討論。
美國海關暨邊境保護局(CBP)指巨大(9921)涉「強迫勞動」,進而發佈暫扣令,且即刻生效。經濟部與勞動部均在了解此事詳情。勞動部今(25)日指出,秉持保障勞工權益的立場,盡快協同地方政府入廠進行實地了解,以釐清美方所指涉之議題。
以色列總理尼坦雅胡(Benjamin Netanyahu)預計赴紐約參加聯合國大會之際,數百名反對錫安主義(Zionism)美國猶太人週四(18日)聚集在紐約示威,高喊「以色列政府不代表猶太人民」,並舉牌稱「尼坦雅胡是猶太教聖典《妥拉》(Torah)的敵人」,凸顯出猶太社群內部對猶太教與錫安主義關係的嚴重分歧。
美國總統川普說,華府正與塔利班談判,尋求重新控制阿富汗的巴格蘭空軍基地(Bagram Air Base),以對抗中國。這座2021年美國從阿富汗撤軍時放棄的戰略要地,因靠近中方核設施而具重要性。
前民眾黨主席、前台北市長柯文哲遭羈押禁見超過一年,8日以7000萬交保,其發表的簡短談話也引發各界關注。台灣民意基金會董事長游盈隆形容,柯交保後感覺就像「哥吉拉重現江湖」,對台灣政壇的衝擊與影響,肯定會是超級變數,可拭目以待。游也提當年前總統陳水扁案,指柯羈押超過一年,其中煎熬絕常人能忍受,而這涉及嚴肅的人權問題,值得台灣社會反省與檢討。
北韓領導人金正恩高調出席中國大陸紀念抗戰勝利80周年九三大閱兵之後,央視、新華社今(4日)傍晚證實,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北韓勞動黨總書記金正恩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雙邊會談。這是兩國6年來首度舉行峰會。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郭嘉昆說,中方願加強與北韓的「戰略溝通」,推動兩國「傳統友好合作關係」發展。
北韓領導人3日應邀出席中國大陸在北京為紀念抗日戰爭勝利80周年舉辦的盛大閱兵式,所有公開場合幾乎都在身為東道主的習近平旁邊,搶盡風頭。外媒分析,金正恩從孤立無援的「國際棄兒」正式蛻變為受盟友邦誼更上層樓而獲益的全球要角,這場政治大秀是他「大變身」的又一里程碑。
俄羅斯、中國大陸與印度以及另外七個國家的領導人周一齊聚天津,參加上海合作組織年度峰會,此舉可能對美國的全球領導地位構成新挑戰,然而,專家指出,即便印度正式加入,上合內部並非鐵板一塊,特別是在台灣與南海問題上。
英國《衛報》8日報導,英國「衝突軍備研究」(CAR)組織揭露,近期在緬甸軍政府的無人機殘骸中發現歐洲的「抗干擾」技術,並指其來源是中國大陸企業,呼籲各國強化制裁與管制,落實對緬甸軍政府的武器禁運措施。
民進黨立委6日與印尼受害社區居民、原住民族代表與工人代表舉辦記者會,指出有台資企業的印尼子公司為在印尼鎳礦工業區直接或間接開採、冶煉,以燃煤發電展開營運,但擴建燃煤電廠卻長期對當地空氣、水源、生態與社區健康造成危害,更涉及重大職災、人權侵害等問題,呼籲政府正視國內企業在印尼鎳業供應鏈中的侵害行為,落實「不遺落任何人」的承諾。
美國川普總統發動關稅戰主要目的之一,就是劍指中國而來,藉以改善不公平貿易行為,縮減貿易逆差,並重塑全球供應鏈,促進產業回流美國,抑制中國產業發展。惟川普近期態度丕變,調降對等關稅,又鬆綁科技管制,剛舉行的斯德哥爾摩會談,有可能持續放寬對中國緊箍咒,並在談判大限屆至之際,考慮單獨為中國延長90日,最終讓中國成為本輪關稅戰的贏家。
新華社報導,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傅聰美東時間24日在聯合國安理會關於聯合國與伊斯蘭合作組織合作問題公開會上發言,駁斥美國代表涉疆謊言。
由國家人權博物館舉辦的「台灣國際人權影展」今年正式更名為「台灣國際人權電影節」,將升級廣納更多台灣人權電影放映,並於9月19日至10月12日在台北、高雄兩地盛大登場。今年首波重磅活動「人權電影獎」徵件上月起跑,現正如火如荼進行徵件,總獎金高達台幣60萬元,並將於8月3日截止收件。
新北市近期陸續傳出未立案補習班狼師性侵、猥褻學生,由於行政調查與刑事偵查有時間落差,為避免狼師再次侵犯學生,民進黨議員張維倩指出,在司法未判決前,應可行政調查及處分可先行。對此,新北市長侯友宜指出,行政調查一定會先走,會與中央再討論並統一規範,「對孩子保護寧可多做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