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份蔬果的搜尋結果,共20

  • 帕金森氏症「第一聲警報」手抖前就預警 便秘者小心了

    帕金森氏症「第一聲警報」手抖前就預警 便秘者小心了

    便秘原因不只是老化或腸胃問題,還可能和腦部健康有關。醫師張家銘指出,便秘可能是帕金森氏症的第一個求救信號,許多患者在手抖、步行速度變慢前就有排便不順的困擾,而關鍵角色就是腸道菌與短鏈脂肪酸。

  • 雲林小學生肥胖率高於全國4% 「吃飽才有力氣」觀念難破除

    雲林小學生肥胖率高於全國4% 「吃飽才有力氣」觀念難破除

    雲林縣國中肥胖率達22.3%,超過全國16.7%,小學生學生肥胖率也高於全國4%至5%,集中於沿海鄉鎮,原因包括農業飲食文化「吃飽才有力氣」、隔代教養缺乏健康知識、運動設施有限等。雲林縣府教育處3年多來藉由中央補助營養師計畫,營養師嚴格把關中央廚房、聯合採購食材學校,讓小胖族回歸健康體位。

  • 吃對早餐翻轉30年高血壓 連脂肪肝也沒了

    吃對早餐翻轉30年高血壓 連脂肪肝也沒了

    全台有400多萬名高血壓患者。營養師薛曉晶分享有位50歲男子,高血壓病史已有30年,並因肥胖有脂肪肝與心悸,在醫療團隊指導下,改採得舒飲食,早餐從肉排蛋吐司,改成全麥吐司+水煮蛋與番茄,加上慢跑,3個月後,血壓恢復正常;心臟內科醫師劉中平表示,減重對降低血壓有很好的效果,每降低1公斤體重,約能減少1mmHg的血壓。

  • 大腦殺手!「超加工食品」讓失智風險大增44%

    大腦殺手!「超加工食品」讓失智風險大增44%

    隨手可得的洋芋片、泡麵看似方便,卻可能蠶食大腦健康。營養師薛曉晶表示,一項逾50萬人研究發現,攝取較多超加工食品者,罹患失智症的風險增加44%,哈佛最新研究也顯示,每日攝取11份超加工食品者,出現帕金森氏症早期症狀的風險,也是低攝取者的2.5倍,

  • 褪黑激素助好眠 一天5份蔬果 櫻桃、番茄被點名

    褪黑激素助好眠 一天5份蔬果 櫻桃、番茄被點名

    想要晚上睡得穩定不中斷,白天的飲食是關鍵。營養師老辜分享研究指出,當天若吃得均衡健康,晚上睡眠也較為穩定,攝取蔬果與碳水化合物都有幫助,建議一天吃滿5份蔬果並搭配全穀類、豆類、堅果,減少加工糖與紅肉的攝取,其中,櫻桃與番茄富含天然褪黑激素,是助眠的好選擇。

  • 苗栗醫院響應營養師節 推廣「我的餐盤」助民眾均衡飲食

    苗栗醫院響應營養師節 推廣「我的餐盤」助民眾均衡飲食

    響應2月22日營養師節,衛福部苗栗醫院於門診大廳舉辦「我的餐盤」健康快閃活動,透過具體化的均衡飲食概念,幫助民眾養成健康飲食習慣,落實營養均衡原則。

  • 拒絕失智症 50歲前幫頭腦凍齡

    拒絕失智症 50歲前幫頭腦凍齡

     一篇刊登於《神經學前沿》的研究顯示,高達60%的腦中風及40%的失智症可歸因於「自我可改變的風險」。董氏基金會提醒,平時打好底子,才能應付突發的風險,在50歲前超前部署,可運用大腦保健評分表,了解自身狀況。

  • 南山人壽提四項每日必行建議

    南山人壽提四項每日必行建議

     南山人壽2025年邁大步,要當「健康神隊友」,促進國人健康,提出四大每日必行建議,一是多走,建議每人每天應走足8,000步,甚至可挑戰日行1萬步;二是睡飽,每天最好能睡夠7小時;三是喝水,即每天喝足2,000CC的水;四是吃對,即每天要吃足夠的蛋白質及5份蔬果。南山人壽表示,希望在蛇年協助保戶為健康加分、維持良好體況,同時持續落實成為「永續健康領航者」的目標。

  • 壽險當保戶「健康神隊友」 提出四大每日必行建議

    壽險公司要當保戶「健康神隊友」。南山人壽今天(17日)提出四大每日必備的健康四建議,一是多走,建議每人每天應走足8,000步,甚至可挑戰日行1萬步;二是睡飽,每天最好能睡夠7小時;三是喝水,即每天喝足2,000CC的水;四是吃對,即每天要吃足夠的蛋白質及5份蔬果。南山人壽表示,希望在2025年協助保戶為健康加分、維持良好體況,同時持續落實成為「永續健康領航者」的目標。

  • 消費者回歸「天然食物」?全脂乳製品在英國銷售量大增

    消費者回歸「天然食物」?全脂乳製品在英國銷售量大增

    英國消費者對低脂食品的興趣正逐漸降溫,全脂牛奶、奶油與希臘優格等傳統乳製品的銷量顯著上升。《衛報》指出,零售商與市場研究機構的數據顯示,隨著消費者更加關注食品的加工程度,全脂乳製品開始逐步回歸英國人的日常飲食。

  • 7冷凍食品助降三酸甘油酯 專家:花椰菜米更穩糖

    7冷凍食品助降三酸甘油酯 專家:花椰菜米更穩糖

    三酸甘油酯是血液中的一種脂肪,適量的三酸甘油酯為身體提供能量,但過高的水平則會增加中風、心臟病和心臟病發作的風險。對此,「eatingwell」指出,幸運的是,改變飲食習慣,例如增加纖維和Omega-3脂肪酸的攝取,並減少糖分和脂肪的攝取,可以有效降低三酸甘油酯的水平。以下是營養師推薦的7種冷凍食品,幫助你輕鬆開始健康之旅。

  • 想長壽?保持5種健康行為讓你多活7.13年

    想長壽?保持5種健康行為讓你多活7.13年

    台北醫學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發表最新研究,分析全台超過1萬9千名30歲以上成年人,平均追蹤逾15年,探討5種健康行為者的平均壽命評比。結果發現,不抽菸的民眾平均可多活2.31年、多吃蔬果可多活3.25年;若保持5種健康行為,平均可多活7.13年,並減少28.12%的年度醫療支出。

  • 40歲養生女心肌梗塞 醫揪1物吃太多害的

    40歲養生女心肌梗塞 醫揪1物吃太多害的

    吃蔬果有益健康,但也要適量。營養醫學醫師劉博仁分享有位40多歲銀行女行員,每天吃足9份蔬果,卻發生心肌梗塞險些喪命,他進一步了解後,發現女行員是1天吃9份水果,水果中過高的果糖,讓她的三酸甘油酯高達500~600mg/Dl,是常人的3、4倍高,研判這就是造成女行員心肌梗塞的主因。

  • 天天9蔬果 OL竟心梗險死 醫一聽秒懂致命關鍵

    天天9蔬果 OL竟心梗險死 醫一聽秒懂致命關鍵

    多吃蔬果有益健康。營養醫學醫師劉博仁分享有名40多歲女子,天天必吃水果,卻依舊發生急性心肌梗塞,他詢問後發現女子1天吃9份蔬果,其中幾乎全是水果,很少吃蔬菜,水果中的果糖,導致女子三酸甘油脂高達500、600mg/Dl,是常人4倍,長年超高的血脂,難怪會心肌梗塞。

  • 品觀點|不是每餐有就好!蔬果要「照顏色吃」 營養師曝均衡訣竅

    品觀點|不是每餐有就好!蔬果要「照顏色吃」 營養師曝均衡訣竅

    考考你們!你知道我們一天要吃多少蔬果嗎?是不是都覺得每餐都有吃就好?來來來,營養師直接給你們一個口訣!「蔬果579 健康天天有」

  • 10分鐘搞定「減脂早餐拼盤」 這種水果一定要有

    10分鐘搞定「減脂早餐拼盤」 這種水果一定要有

    許多人的早餐都是隨手買個三明治就打發,營養師孫語霙分享10分鐘就能搞定的「減脂早餐拼盤」,拿一個盤子2分之1放蔬果,4分之1放蛋白質,另外小於4分之1放全穀雜糧類,其中水果她大推膳食纖維豐富的奇異果,早上來一顆,排便超順暢。

  • 日常健康飲食「1關鍵」更性福!男重振雄風 女更嗨

    日常健康飲食「1關鍵」更性福!男重振雄風 女更嗨

    對許多人來說,性是健康生活重要的一環。芬蘭一項萬人研究發現,1天吃5份蔬果是改善性生活的重點之一。專家揭露,這種健康飲食可重振男性雄風,也可改善女性血液流動和情緒。同時,研究顯示飲食中富含水果和蔬菜的夫妻,在做愛幸福指數上得分較高。

  • 7食物甩「內臟脂肪」 斬癌症、心血管危機、糖尿病禍因

    7食物甩「內臟脂肪」 斬癌症、心血管危機、糖尿病禍因

    隨著年齡增長,原本平坦的小腹很難免除肥油堆積的窘境,年節期間大魚大肉恐怕讓小腹更加突出。不過,真正危險的其實是聚集在腹腔深處的「內臟脂肪」(visceral fat),可能導致心血管疾病、第2型糖尿病、某些癌症的罹病風險增加。所幸,美國知名優等醫療院所克利夫蘭醫院(Cleveland Clinic)指出,內臟脂肪比腹部脂肪更容易代謝,除了運動,特定飲食也有助擺脫內臟脂肪。

  • 吃出長壽!中年「1改變」多活至少8年 老人也有效

    吃出長壽!中年「1改變」多活至少8年 老人也有效

    挪威一項針對46.7萬多人的最新研究成果顯示,40多歲的中年人只要轉向更為健康的飲食習慣,預期壽命可以延長至少8年,就算已經進入70歲的老年階段,遵循健康膳食規範也能讓壽命增長4年左右,例如多吃堅果、少吃培根。好的改變,永不嫌晚。

  • 水果何時吃最好?專家揭8個小知識 切開營養不會跑光

    水果何時吃最好?專家揭8個小知識 切開營養不會跑光

    水果是不可或缺的營養來源,能為身體帶來許多正面影響,但如何吃得正確可說是一門學問。對此,營養師宋明樺分享8個有關水果的小知識,其中像是水果應盡量在白天吃;切開的水果營養依然保留,所以前一晚可以將水果切好當成隔天點心,來取代高熱量下午茶。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