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儒艮的搜尋結果,共12筆
據《科技日報》報導,8月21日,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所表示,自今年7月中旬以來,南沙群島永暑礁駐島環保部門與中國科學院島礁綜合研究中心駐站科研人員,在永暑礁近岸海域持續監測到大陸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儒艮活動。
近日有人在沖繩久米島近海發現1隻瀕危物種儒艮,是繼2019年於今歸仁村發現1具儒艮屍體以來,再度於沖繩確認了儒艮的蹤跡。儒艮被視為是美人魚的原型。共同社、《琉球新報》等日媒報導,研究人員根據牠身上的傷痕等特徵判斷,這隻儒艮很可能與今年3月在台灣被確認的儒艮為同一隻。
受氣候變遷及人為開發影響,台灣海草床日益縮減,好好善待動物協會與水產試驗所東部漁業生物研究中心等單位合作,擇定台東富山漁業保育區推動海草復育計畫,並於22日世界地球日完成種植1000顆「泰來草」種子,有望成為繼屏東海口後,台灣本島第二大泰來草海草床。
今(22)日是世界地球日,社團法人好好善待動物協會攜手與農業部產試驗所東部漁業生物研究中心等單位,在台東富山漁業保育區種植1000顆「泰來草」海草種子,有望成為繼屏東海口後,台灣本島第二大泰來草海草床。
緬甸3月28日發生規模8.2強震,造成超過1700人喪命,強震發生時一名潛水員在海底看到一幕奇景,所有珊瑚裡的魚群竟然都躺平,貼在海底地面避難。
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列為易危物種、在台灣被評估為滅絕的「儒艮」,日前誤入宜蘭近海的定置漁網,漁民因為不了解該物種而野放,但事後有專家檢視畫面,發現是極為罕見的儒艮,引起學術界的高度重視。
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列為易危物種、在台灣被評估為滅絕的「儒艮」,經過88年,日前誤入宜蘭近海的定置漁網,漁民因為不了解該物種而野放,但事後有專家檢視畫面,發現是極為罕見的儒艮,引起學術界的高度重視。
古代帝王十分重視自己的身後事,而陵墓作為死後的居所,希望像生前的宮殿一樣燈火輝煌,於是設置了長明燈,坊間甚至流傳古墓內的長明燈能千年不滅,但是真的有這麼神奇嗎?就有專家推測,秘密藏在燈芯裡。
泰國普吉島沿海近日發現一具俗稱「美人魚」的成年雄性儒艮屍體,牠的頸部以上遭到銳利武器割下,右鰭還有被繩子勒綁的痕跡,場面怵目驚心,讓幫忙捕撈屍體的村民看了都忍不住心疼落淚,村民們也推測,儒艮遭到殘忍獵殺的原因,可能和傳說中他們的毒牙、眼淚能夠避邪有關。
澳洲海洋生物學家帶領團隊替海洋生物安裝追蹤器時,捕捉到一條吐出完整針鼴屍體的虎鯊,讓眾人都感到十分震驚,專家指出,針鼴是生活在陸地的生物,推測牠可能在島嶼之間游泳時,意外遭虎鯊捕獲,因為被人類捕捉,承受巨大壓力,加上針鼴全身帶刺,卡在喉嚨並不舒服,才會乾脆全部吐出來。
【旅奇傳媒/編輯部報導】繼康泰納仕旅遊者雜誌讀者票選榮獲最佳島嶼後,「人間淨土」巴拉望再度獲知名旅遊評論平台 TripAdvisor 公布「2024世界最熱門旅遊目的地」排行第四名,擁有鬼斧神工地質景觀與絕對純淨的自然生態,以令人驚豔的魅力鞏固國際旅遊地位,成為年度備受期待的熱門目的地。
古代皇帝陵墓設有許多機關,據說地宮內長明燈千年不滅,相關記載出現於西漢史學家司馬遷所著的《史記》,還有一說是打開地宮秒自燃。1956年大陸考古學家挖掘出明朝萬曆定陵,在陵墓內找到長明燈,但早已熄滅,分析後得知燃料只是普通的芝麻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