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全球能源的搜尋結果,共592筆
大陸央視11日報導,海上風電是清潔能源重要組成部分,2025海上風電現代產業鏈共鏈行動大會日前閉幕,2025年前三季,大陸海上風電累計併網容量達到4461萬瓩,已連續四年保持世界第一。
大陸《人民日報》海外版11日報導,在《巴黎協定》簽署10周年與大陸「雙碳」目標提出5周年之際,由大陸環境科學研究院支持、公眾環境研究中心主辦的「太陽能賦能全球綠色低碳轉型」主題交流會日前在北京舉行,會上發布的《2025大陸太陽能建設進展報告》(《報告》)總結大陸太陽能建設成就,展示從戈壁沙漠到城鄉屋頂的太陽能建設實踐,梳理技術突破和模式創新對全球氣候行動貢獻,展望大陸太陽能以「十億瓩」為起點,向更高品質、更可持續的未來邁進的前景。
智慧能源領導品牌泓德能源(6873)2025(今)年前3季合併營收達54.06億元,營業毛利為12.26億元,歸屬母公司業主淨利2.19億元。面對全球能源需求快速演進,泓德能源宣布自2026年起正式邁入海外元年,將以四大策略推動儲能與電力交易版圖,持續串聯產業鏈、擴大智慧能源生態系。
國立台灣科技大學機械工程系特聘教授郭俞麟帶領團隊,利用電漿技術研發出一款釩液流電池(Vanadium Redox Flow Battery, VRFB),主打低碳製程、長壽命與高安全性,更有潛力幫助企業與家庭達成「電力自給自足」,若成功推廣,可彰顯儲能安全外,也能同時呼應到日前南韓政府資料中心因鋰電池起火的安全性提升問題。
當地時間11月6日,《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三十次締約方大會(COP30)在巴西貝倫開幕。美國30年來首次缺席一度引發國際社會擔憂,但不少參會人士反而如釋重負,畢竟川普政府對氣候議題的反科學敵意,早已成為全球氣候變暖國際合作的障礙。
包括美國、歐洲國家在內,幾個西方大國今年多次傳出大停電事件,反而前些年經常出現用電荒的中國大陸,今年未出現大規模停電事件。大陸電力消耗全球最高,卻能保持供電穩定,與其先進電網系統陸續完工有關,由特高壓輸電線路組成的「電力高速公路網」,正把西部發的電源不斷送到東部人口、工廠與商業活動密集區。
包括美國、歐洲國家在內,幾個西方大國今年多次傳出大停電事件,反而前些年經常出現用電荒的中國大陸,今年未出現大規模停電事件。大陸電力消耗全球最高,卻能保持供電穩定,與其先進電網系統陸續完工有關,由特高壓輸電線路組成的「電力高速公路網」,正把西部發的電源不斷送到東部人口、工廠與商業活動密集區。
台灣肥料股份有限公司11月4日上午10時召開第36屆董事會,推選張滄郎為新任董事長。張滄郎表示,未來將帶領台肥持續朝「照顧農民、友善大地、節能減碳」方向前進,推動企業轉型升級,讓台肥成為兼具經濟效益與社會責任的永續典範。
台灣肥料股份有限公司今(4)日上午十時召開第36屆董事會,推選張滄郎為新任董事長,張表示,未來將帶領台肥持續朝「照顧農民、友善大地、節能減碳」方向前進,推動企業轉型升級,讓台肥成為兼具經濟效益與社會責任的永續典範。
台灣肥料公司今(4)日召開董事會,正式推選總經理張滄郎出任董事長。原遭批評的吳音寧最終沒能上位,僅當董事。張滄郎隨即發表談話,強調將以「三軸並進」策略帶領台肥轉型,開創永續新局。
台肥(1722)今(4)日上午召開第36屆董事會,正式推選通過由總經理張滄郎接任董事長並正式上任。張滄郎表示,未來將以「照顧農民、友善大地、節能減碳」為核心方向,帶領台肥加速企業轉型升級,打造兼具經濟效益與社會責任的永續典範。至於外傳將接任董事長的行政院中部聯合服務中心副執行長吳音寧則擔任董事。
世界衛生組織(WHO)與權威期刊《刺胳針》(The Lancet)合作發布最新《2025年健康與氣候變遷倒數報告》( Lancet Countdown on health and climate change)發出警告,全球對化石燃料的過度依賴與氣候行動遲滯,已造成嚴重的人類健康危機,甚至每年奪走百萬條人命。
全球電動車、儲能系統與AI資料中心備援鋰電池需求推升下,鋰電池產業正加速擴展升級,近幾年台灣三大集團(台塑、鴻海、台泥)陸續宣布將投資百億元新台幣以上資金,加入這場全球能源轉型下的重資本投資新賽局,台灣三大集團規劃布局的鋰電池芯總產能,2030年將上看19GWh。
2025台灣國際智慧能源週Energy Taiwan與台灣國際淨零永續展Net-Zero Taiwan,今(29)日起至31日登場,今年共有450家業者使用近1,600攤位,為全臺最具規模的再生能源及淨零永續交流平台。
全球熱傳、離心分離與流體處理解決方案領導廠商阿法拉伐 (Alfa Laval) 宣布,正式完成對法國 法孚(Fives)集團旗下低溫業務單元(Cryogenics Business Unit) 的收購。此舉將進一步強化 阿法拉伐 在潔淨能源應用的產品組合與技術深度,亦彰顯其在氫能、液化天然氣及碳捕捉等新興減碳技術領域的策略性佈局,更為推動全球能源轉型添薪火。
荷蘭檢測驗證機構Kiwa集團旗下艾思特能源(Kiwa ExTEL),今年參與「2025台灣國際智慧能源週(Energy Taiwan)」,以藍白色系展場設計呈現品牌簡約與專業精神。攤位主牆以企業形象照為主視覺,主走道動線開闊流暢,服務牆面搭配流線造型與專業燈光,營造沉穩大器的品牌氛圍,吸引不少業者關注。
沙烏地阿拉伯國營石油公司(Aramco)執行長納瑟爾(Amin Nasser)週二(28日)表示,全球能源需求依然強勁,特別是全球南方國家成長快速,目前約有八成能源需求增幅來自全球方南方市場。他預估明年全球原油需求將再增加至每日110萬至140萬桶。
全球能源轉型已成趨勢,泓德能源(6873)持續以每年投產超過2GW的速度推進全球布局,預計至2028年開發容量達9.4GW,其中儲能占7成,約半數資產將投入營運。隨著海外案場陸續完工,2027年海外營收將占集團總營收逾55%,成為主要成長動能。
大陸央視報導,據國際《能源變革指數藍皮書2025》(《藍皮書》)顯示,中國大陸是世界上能源轉型速度最快的國家,成為推動全球能源轉型的主力軍。在全球能源變革綜合評估中排名第三。
歐盟將兩家中國煉油廠和中國石油(香港)有限公司列入涉俄制裁名單,中國對此誓言將採取必要措施,堅決維護中國企業的正當合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