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出血熱的搜尋結果,共15筆
剛果民主共和國衛生部於4日表示,該國再次爆發「伊波拉」疫情,死亡率為53.6%,已造成15名死亡。疑似個案及死亡個案均出現發燒、嘔吐、腹瀉及大量出血等症狀。
新興傳染病不斷出現,成為全球一大威脅,未來25年疫情大爆發機率達5成。疾管署今年在全國成立3家「特殊病原科技照護示範中心」,期望提升國內對新興傳染病,如伊波拉病毒、新型A流等的應變量能。台大醫院於今日(7)辦理首場收治嚴重後果傳染病病人實地演練。
丹娜絲颱風對台南造成嚴重災情,又災後頻頻降雨,到處可見積水,台南市登革熱防治中心指出,災後首周為傳染病高風險期,不可不慎,尤其台南接連在7月13日、14日新增2起登革熱境外移入確定病例,分別是前往越南探親、馬爾地夫旅遊染疫,2人來自安定區中沙里、東區德高里,雖非此次重災區,但仍要提醒民眾做好環境孳清。
根據調查,登革熱病媒埃及斑蚊有北移趨勢,未來登革熱高風險區域恐擴大,除呼籲加強防治,彰化縣員榮醫療體系員榮醫院兼任感染科蔡文正醫師也提醒民眾,登革病毒共有四種血清型別,若重複感染到不同病毒,發生登革出血熱的機會較高,死亡率高達20%,呼籲民眾不要掉以輕心,如有發燒、嚴重頭痛、後眼窩痛等症狀要盡快就醫。
影星金哈克曼近來被發現與妻子陳屍家中,如今死因曝光。根據調查顯示,他的妻子死於漢他病毒,而金哈克曼則在1周後因心臟病離世。醫師指出,漢他病毒是一種透過老鼠傳播給人類的傳染病,其早期症狀包括發燒、疲倦、肌肉疼痛、頭痛、頭暈、畏寒及腹部不適,因與感冒相似,常容易被忽視。
24節氣中的「驚蟄」於周三(5日)16時08分交替,名門命理教育協會創會理事長、命理師楊登嵙說,「驚蟄」期間乍暖還寒,4生肖要特別小心身體保暖,慎防血光意外,而且春季肝火特別旺盛,養生則需留意肝膽,飲食以清淡少油膩為宜。
東非國家坦尚尼亞總統哈山(Samia Suluhu Hassan)週一(20 日)確認,該國西北部爆發致命的馬堡病毒(Marburg Virus)疫情,目前已有一例確診。坦尚尼亞衛生部長先前否認國內有疫情,表示沒有人檢測出病毒感染,而世界衛生組織(WHO)10日通報,已有8人因疑似感染病毒死亡,由於馬堡病毒出血熱致死率高達88%,因此當局正密切關注疫情發展。
近日「馬堡病毒」肆虐非洲盧安達,9月27日出現首例馬堡病毒出血熱(Marburg Virus Disease),直至10月7日累計確診56例,病例上升快速,於是疾病管制署於7日提升盧安達「馬堡病毒出血熱」的國際旅遊疫情建議等級至第一級。
非洲盧安達今年9月爆發馬堡病毒出血熱(Marburg Virus Disease),迄今已累計56例,其中12例死亡,疾管署今(8)日宣布,已經提升盧安達「馬堡病毒出血熱」的國際旅遊疫情建議等級至第一級:「注意(Watch)」。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表示,馬堡病毒出血熱致死率最高可達9成,而在動物實驗中發現可降死亡率的「瑞德西韋」,目前國內已經儲備8萬劑。
頭份市為恭紀念醫院日前通報苗栗縣境外移入第二例登革熱確診個案,這名30歲男性,5月初由印尼返台,陸續出現發燒、頭痛、肌肉痠痛等症狀,曾至診所就醫,但症狀未改善,於5月9日至為恭醫院感染科就醫,經感染科主任張恩詢問個案TOCC,及從個案旅遊史考量,便進行登革熱快速篩檢(NS1),篩檢當下呈陰性,依法通報及採檢送驗,最終檢驗結果為陽性,後續由衛生主管機關進行疫情調查、孳生源清除、化學防治及民眾衛教等工作。
台南市4月30日新增1例登革熱境外移入病例,為1名住中西區40多歲男性,從印尼入境登革熱快篩陽性確診,基因型別為第3型,為南市第6例境外移入病例,目前住院中,市府已啟動相關防治,並針對個案住家周圍50公尺及相關活動地點調查蚊媒密度。
周二(5日)「驚蟄」到,命理師楊登嵙說,當日上午10時23分正式進入「驚蟄」節氣,象徵春雷初響,萬物萌發,但這段期間忽冷忽熱,鼠、兔、羊、龍4生肖要注意預防感冒,飲食戒吃生冷,最好避免參與危險活動,以防血光之災。
高雄市出現今年首例漢他病毒個案,為60多歲男性,從事冷凍廠工作,1月16日起出現發燒、頭痛、畏冷盜汗、疲倦全身無力、腹瀉、食慾不振、茶色小便等病狀,至診所就醫症狀未緩解,1月18日至醫院就醫採檢通報,經二次採檢,於今(2)日經中央綜合檢驗結果研判確診,為今(113)年高雄市首例漢他病毒症候群病例,個案目前已康復出院。
英國國防部(MoD)發表的烏克蘭戰爭最新情報中提到,「老鼠」成了烏克蘭和俄羅斯軍隊的共同大敵,這些鼠輩不但會破壞物品、汙染食物,還會傳播疫病。前線已出現老鼠熱的疫情,若不能及時獲得醫療救治,有致死的可能。
祕魯一名年輕的建築工人出現發燒、畏寒、肌肉關節疼痛等諸多症狀,病徵與南美鄉村常見熱帶傳染病相似,然而血檢結果顯示男子感染了一種以前沒見過的病毒,這種新病毒很可能在祕魯中部叢林傳播,呼籲主管機關監測引發類似瘧疾症狀的病毒,以攔截其他感染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