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反干涉的搜尋結果,共30筆
中共25日舉辦「紀念台灣光復80週年大會」,提出對台四項主張,陸委會下午回應表示,中共再次扭曲歷史文件,誆稱擁有對台主權,及重申「一中原則」、「九二共識」、「反獨、反干涉」、「促融、促統」舊調。對此也提出3點駁斥及1點呼籲。
國民黨主席候選人郝龍斌稱遭到境外網軍攻擊,力挺郝龍斌的趙少康接連召開記者會,指控大陸介選,要求國安單位調查,藍營政圈隨即湧現反「紅統」呼聲,綠營打蛇隨棍上,要求國民黨立委支持修國安法明令禁止。藍營最厭惡民進黨抹紅,如今轉向自己人,這場選舉必將以一地雞毛收場。
國民黨主席候選人郝龍斌稱遭到境外網軍攻擊,力挺郝龍斌的趙少康接連召開記者會,指控大陸介選,要求國安單位調查,藍營政圈隨即湧現反「紅統」呼聲,綠營打蛇隨棍上,要求國民黨立委支持修國安法明令禁止。藍營最厭惡民進黨抹紅,如今轉向自己人,這場選舉必將以一地雞毛收場。
雙十臨近,賴清德總統的第二份國慶演說,在兩岸部分如何著墨,是觀察大罷免失敗後兩岸政策的關鍵指標。在此之前,大陸領導人已透過「十一國慶」宴會談話,釋出對台政策訊號。值得注意的是,大陸將「交流合作」放在首位,有助兩岸共謀最大公約數。
由北京聯合大學台灣研究院主辦的「兩岸關係新形勢」學術研討會23日舉行,多達120多位兩岸專家學者與會。中國社會科學院台灣研究所所長朱衛東表示,當前台海局勢嚴峻,複雜性、多變性、對抗性前所未有,外溢效應正加速向科技、外交、金融等領域擴散,需要高度警惕,認為「川賴組合」會進一步挑釁大陸的底線紅線,更點出「懲獨反干涉、維和促融合」是當下對台工作的兩大重點。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17日訪問柬埔寨,並與柬埔寨總理洪馬內等人舉行會晤。習近平會見柬埔寨執政人民黨主席、參議院主席洪森時表示,貿易戰衝擊世界經濟,各國要團結起來,把國家安全和發展主導權掌握在手中。而習在柬國媒體發表署名文章也稱,中柬要防範抵禦「顏色革命」,重拳打擊電信網路詐騙等。
據大陸官媒央視新聞報導,4月17日,在赴金邊對柬埔寨進行國事訪問之際,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柬埔寨《高棉時報》、《柬華日報》和柬埔寨「新鮮新聞」網站發表題為《雙向奔赴、相互成就 推動新時代中柬命運共同體建設行穩致遠》的署名文章。內文提到,雙方要共同維護多邊貿易體制,推動產業鏈供應鏈合作,重拳打擊電信網路詐騙等犯罪活動。
針對中國大陸聯續2天在台海舉行軍演,民進黨政府稱有關行動破壞地區穩定與國際秩序,美國等一些國家聲稱,反對以武力或脅迫單方面改變現狀。大陸國防部新聞發言人張曉剛今天(2日)發布「答記者問」稱,解放軍持續加強練兵備戰,堅定推進祖國統一進程,「正告賴清德當局,玩火者必自焚,鬧得越凶滅亡得越快。」
大陸在賴清德總統發表國安談話的隔天,按原定計畫舉行了「《反分裂法》20周年座談會」。民共雙方除了南轅北轍的政治立場宣示外,不約而同提到將完備法律,台灣要強化國安,大陸要展開反分裂反干涉「重大鬥爭」。現在進行式的兩岸法律戰,在層峰登高一呼後,2.0版的兩岸法律戰,勢必更加升級。
2025年將迎來抗日戰爭勝利暨台灣光復80周年,陸委會今就2024年第4季中國大陸情勢提出書面報告研判,中共屆時將辦理相關紀念活動,訴求「反獨」、「促統」及形塑兩岸同屬「一中」,並同時進行「一手交流、一手武嚇」政治操作。
2017年以來,美國行政部門、國會、智庫界對華戰略鷹派的涉台言論和行為,是觀察美國「全政府」對華政策和涉台政策變化的一個重要視角。較為全面地認識美國戰略鷹派的台灣觀念、政策主張以及思維方式,把握它背後的深層次原因和考慮,有助於大陸從更加多元的角度分析評估美國對台政策的面貌和發展走向。
「雙十」講話是賴清德是繼「5•20」講話後又一篇較為系統全面的「台獨」告白,頑固堅持互不隸屬的「新兩國論」,更妄稱「中華人民共和國不代表台灣」,升級對抗挑釁,點燃了台海新一輪風暴。
大陸漁政單位於休漁季結束後,派出3艘公務船艇執行「2024年台灣海峽海上巡航執法行動」,依據大陸媒體說法,此次巡航「到達台海中部以東2浬、最南端到達台灣淺灘」,並將其解讀為「兩岸統一的步伐再次推進」。如果說大陸軍機飛越中線、抵近台灣海岸線是政治施壓,那麼,公務船艇的行動就有行使行政管轄權的宣示意義。
大陸漁政單位於休漁季結束後,派出3艘公務船艇執行「2024年台灣海峽海上巡航執法行動」,依據大陸媒體說法,此次巡航「到達台海中部以東2浬、最南端到達台灣淺灘」,並將其解讀為「兩岸統一的步伐再次推進」。如果說大陸軍機飛越中線、抵近台灣海岸線是政治施壓,那麼,公務船艇的行動就有行使行政管轄權的宣示意義。
繼發布《關於依法懲治「台獨」頑固分子分裂國家、煽動分裂國家犯罪的意見》(「懲治台獨22條意見」),國台辦網站日前也上線所謂「台獨」頑固份子專欄。大陸國家安全部今聲稱,已連續破獲千餘起台灣間諜竊密案件,打掉一大批在大陸布建的間諜情報網路,依法嚴懲不貸。
中共20屆三中全會18日落幕,新華社21日公布會議上通過的完整《決定》,全文超過2萬字,同時發布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在會上對該《決定》的說明。習表示大陸當前戰略機遇和風險挑戰並存,不確定難預料因素增多,關鍵核心技術受制於人,各種「黑天鵝」、「灰犀牛」事件隨時可能發生,為了有效應對這些風險挑戰,贏得戰略主動,所以把國家安全放到更突出的位置,並健全周邊安全、反制裁、反干涉等機制。
國台辦定性賴清德520就職演說為「頑固台獨」,可預測的未來,兩岸官方恢復對話協商機會不大,但大陸和統方針未變,將繼續沿用「硬的更硬、軟的更軟」策略,「灰色地帶」衝突壓力更大,但民間交流可望逐漸恢復。
國台辦定性賴清德520就職演說為「頑固台獨」,可預測的未來,兩岸官方恢復對話協商機會不大,但大陸和統方針未變,將繼續沿用「硬的更硬、軟的更軟」策略,「灰色地帶」衝突壓力更大,但民間交流可望逐漸恢復。
賴清德總統就職演說讓北京反應強烈。國防大學中共軍事事務研究所教授馬振坤21日出席政大國關中心座談會時指出,賴演說對兩岸的性質與定位轉為明確的戰略清晰,在大陸也採戰略清晰狀況下,雙方矛盾必然存在,可預期共軍將加強挑釁式舉動,兩岸風險必然升高。
賴清德總統正式上任,外界關注兩岸關係何去何從。學者指出,兩岸因缺乏互信、認知落差、目標不同所造成的戰略互疑,可能是未來四年的主軸,除了文攻武嚇,大陸也會對台推出相關經濟制裁與法理(法律)鬥爭。此外,兩岸將進入磨合期,但將是「不情願」地開放兩岸民間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