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台灣議題的搜尋結果,共679

  • 葛來儀:賴總統過境美國 拚年底成行

    葛來儀:賴總統過境美國 拚年底成行

     美國智庫「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10日舉行線上座談,「德國馬歇爾基金會」(GMF)印太計畫主任葛來儀(Bonnie Glaser)分析,台灣政府會積極尋求在年底前重新安排賴清德總統過境美國,以避免因2026年川普訪陸而受到牽動。涉外人士坦言,「川習會」結束後,我駐美代表處持續爭取,盼讓總統順利過境紐約;學者則解讀,葛來儀協助台灣向美方傳遞政治訊號,顯示我國安高層對賴總統遲遲無法踏上美國本土感到焦慮。

  • 社評/高市早苗嚴厲的現實考驗

    社評/高市早苗嚴厲的現實考驗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在眾議院表態,若北京對台動武,包含海上封鎖,日本可能認定為「危機事態」啟動集體自衛權,允許自衛隊以武力保護自身安全與利益。這是日本現任首相首度宣示,若台海爆發戰爭,即使未直接攻擊日本本土,日本也可能介入,這是日本安全政策的歷史性轉折,對東亞區域安全投下新的變數,也引發極大的爭議。

  • 旺報社評》高市早苗嚴厲的現實考驗

    旺報社評》高市早苗嚴厲的現實考驗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在眾議院表態,若北京對台動武,包含海上封鎖,日本可能認定為「危機事態」啟動集體自衛權,允許自衛隊以武力保護自身安全與利益。這是日本現任首相首度宣示,若台海爆發戰爭,即使未直接攻擊日本本土,日本也可能介入,這是日本安全政策的歷史性轉折,對東亞區域安全投下新的變數,也引發極大的爭議。

  • 陸戰狼外交官嗆斬首 日強烈抗議

    陸戰狼外交官嗆斬首 日強烈抗議

     大陸駐大阪總領事薛劍針對高市早苗7日在國會答辯時的「台灣有事」言論,在X(原推特)上發文稱「斬掉骯髒的頭顱」。日本官房長官木原稔10日表示,已就此向陸方提出強烈抗議。但大陸外交部回應稱,高市對台灣議題發表「錯誤言論」,呼籲日本檢討歷史責任。

  • 2028台灣變局 現在要思考

    2028台灣變局 現在要思考

     本次「和平推演」的情境設定為:2028年1月台灣總統大選由非民進黨候選人勝選。因此,與會者有機會討論民進黨失去政權後可能出現的各種局勢,以及中國與美國可能的反應。在此情境中,尤其中美會如何反應,值得更多關注。

  • 兩岸和平推演系列四》2028台灣變局 現在要思考(方恩格)

    兩岸和平推演系列四》2028台灣變局 現在要思考(方恩格)

    我很榮幸最近能夠參加由旺中媒體集團與中華戰略暨兵棋研究協會共同舉辦的「和平推演」。

  • 日媒曝高市早苗成功遊說川普 阻止川習會談及台灣

    日媒曝高市早苗成功遊說川普 阻止川習會談及台灣

    日本媒體報導指出,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在近期美中首腦外交中扮演了關鍵幕後角色,成功防止中方在川習會中提及「台灣問題」,被形容為「首腦外交中的無聲勝利」。

  • 台灣問題 川習會的兩個訊號

    台灣問題 川習會的兩個訊號

     這次中美元首釜山會後,官方稿完全不談台灣問題,留下的空白引發關心兩岸問題的專家高度關注。川普11月2日在哥倫比亞廣播公司新聞節目「60分鐘」表示,他們完全沒有談台灣問題,並且使用「習知道後果」這充滿不確定的說法回應外界疑問。這顯然與過去大多數中美領袖峰會不同,過去這種會談,至少要在各自的事後新聞稿中提到台灣,這是為了要釋放政治訊號,避免「被誤認有共識」與「被誤讀立場改變」。表面看是語言策略,其實背後是外交風險管理。

  • 社評/調整兩岸關係此其時矣

    社評/調整兩岸關係此其時矣

     習川釜山會為中美關係重新定調後,雙方政府迅速進入新狀態,美中兩國防長赫格塞斯與董軍兩度會談,先於馬來西亞線下會面,隨即又互通電話。赫格塞斯表達對兩軍依循中美元首共識維持「和平、穩定、良好」關係的期望,並引述川普的話說,川習「歷史性的G2會晤」為兩國「持久的和平與成功」定下基調,他和川普都認為「美中關係從未像現在這麼好過!」

  • 旺報社評》調整兩岸關係此其時矣

    旺報社評》調整兩岸關係此其時矣

     習川釜山會為中美關係重新定調後,雙方政府迅速進入新狀態,美中兩國防長赫格塞斯與董軍兩度會談,先於馬來西亞線下會面,隨即又互通電話。赫格塞斯表達對兩軍依循中美元首共識維持「和平、穩定、良好」關係的期望,並引述川普的話說,川習「歷史性的G2會晤」為兩國「持久的和平與成功」定下基調,他和川普都認為「美中關係從未像現在這麼好過!」

  • 海納百川》台灣問題 川習會的兩個訊號(史學勤)

    海納百川》台灣問題 川習會的兩個訊號(史學勤)

    這次中美元首釜山會後,官方稿完全不談台灣問題,留下的空白引發關心兩岸問題的專家高度關注。川普11月2日在哥倫比亞廣播公司新聞節目「60分鐘」表示,他們完全沒有談台灣問題,並且使用「習知道後果」這充滿不確定的說法回應外界疑問。這顯然與過去大多數中美領袖峰會不同,過去這種會談,至少要在各自的事後新聞稿中提到台灣,這是為了要釋放政治訊號,避免「被誤認有共識」與「被誤讀立場改變」。表面看是語言策略,其實背後是外交風險管理。

  • 川習響驚雷 台灣剉咧等

    川習響驚雷 台灣剉咧等

     10月底南韓釜山「川習會」全程未提台灣,引發各方揣測,川普與習近平的葫蘆裡究竟賣什麼藥,不僅吊足世人胃口,同時也讓川習兩人的後續互動,對台灣造成更大的震撼力與衝擊力。

  • 川習會未談台灣 美媒:蓄力明年4月再談

    川習會未談台灣 美媒:蓄力明年4月再談

     在近期的「川習會」中,台灣議題一反常態地未被提及,引起各界廣泛討論。《華爾街日報》5日評論,此次會談時大陸最重要且一再強調的「紅線」,也就是台灣問題,沒有被拿出來討論,因為陸方在此時的沉默不過是在蓄力,一切皆是為了在明年4月川普訪陸的重頭戲中占據主動。

  • 川習會真沒提台灣?外交部APEC報告曝:「實談80分鐘」重點

    川習會真沒提台灣?外交部APEC報告曝:「實談80分鐘」重點

    APEC峰會落幕,外界關切本次美、中、日等領袖的會談內容,及在我國立場上的表態;對此,外交部今日在立法院報告川普亞洲行及印太區域情勢對我之影響。外交部指出,美、中這別著重在先前談判的貿易內容,美對台立場不變、雙方也未提及台海爭議,但川普在演說讚揚台灣半導體的貢獻;此外,川普也與印太地區盟國會談,實際強化合作關係。

  • 中共立案查沈伯洋心驚? 專家曝情勢:大陸一定有掌握到什麼

    中共立案查沈伯洋心驚? 專家曝情勢:大陸一定有掌握到什麼

    大陸重慶市公安局10月28日宣布對民進黨立委沈伯洋立案偵查,指控其發起「黑熊學院」等行動涉分裂國家犯罪,將依法追究刑責;而沈伯洋近日在立法院質詢時,不斷關切大陸對台「長臂管轄」範圍擴張、下一步恐針對他通緝甚至進行缺席審判。一位了解大陸情勢的政界人士分析指出,大陸立案調查的行動不可等間視之, 研判「他們一定有掌握到什麼」,沈伯洋的確要小心。

  • 北京促統 川普晚了一步

    北京促統 川普晚了一步

     中美兩國元首10月30日在韓國釜山會晤,行前美國總統川普高調宣稱這是一場G2峰會,要談3、4個小時,而且會有「台灣議題」,還說台灣是北京「眼中的蘋果」。然而,事實上這一場「川習會」只開了1小時40分鐘,且未觸及台灣議題。這事透著蹊蹺,充滿懸念。

  • 川習會後 台灣問題才開始

    川習會後 台灣問題才開始

     日前「川習會」結束,沒有論及台灣問題,民進黨與賴政府隨即表態,或謂「樂見任何有助於區域安全穩定的交流與溝通」,或謂台美雙方連繫「非常順暢」,甚至認為「台灣已被出賣的說法不攻自破」,一副天下本無事的作態,似乎完全忘了川習會前那種憂心忡忡的樣子。殊不知,未論及台灣議題是因為問題根本還沒開始。

  • 石齊平專欄》北京促統 川普晚了一步

    石齊平專欄》北京促統 川普晚了一步

     中美兩國元首10月30日在韓國釜山會晤,行前美國總統川普高調宣稱這是一場G2峰會,要談3、4個小時,而且會有「台灣議題」,還說台灣是北京「眼中的蘋果」。然而,事實上這一場「川習會」只開了1小時40分鐘,且未觸及台灣議題。這事透著蹊蹺,充滿懸念。

  • 川習會未談台灣 學者:刻意戰略模糊

    川習會未談台灣 學者:刻意戰略模糊

     「川習會」沒有提到台灣問題,各界有不同解讀。台北海洋科技大學助理教授吳致瑟認為,這是一種「策略沉默」,是有意識、暫時的談判節奏控制,而非是單純忽略。北京清華大學台灣研究院院長巫永平則表示,美國對大陸打「台灣牌」的態度出現變化,大陸應運用制度優勢與話語引導,讓美國相信兩岸統一不會損害美國利益,推動兩岸朝和平統一方向前進。

  • 是否協防台灣 川普仍不亮牌

    是否協防台灣 川普仍不亮牌

     剛落幕的「川習會」未提到台灣問題,但美國總統川普在受訪時稱,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已向他承諾,不會在其任內對台灣採取行動。川普並語帶威脅說,如果真的發生(武力犯台),習近平知道「後果」。但被問到是否會在北京犯台時協防台灣,川普則表示「我不能洩露祕密。」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