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合併治療的搜尋結果,共35筆
國邑*(6875)L606美國三期長期數據報捷!療效與安全性雙優於現行療法,不過,短線漲多,8月以來漲幅在7成左右,今(29)日利多出盡,股價開低後,打入跌停板鎖在54.8元。
台灣每年新增約4至5千名「重症肌無力」個案,好發於40歲以下女性、60歲以上男性。過去傳統手術需鋸開胸骨切除胸腺,但會留下長達20公分、宛如「高速公路」的傷口。林口長庚醫院2022年起,將「達文西單孔手術系統」應用於劍突下胸腺切除,只需3~5公分小傷口,病人術後恢復良好。
一到關鍵時刻就胃痛、背痛、四肢無力、急著跑廁所?當腸胃莫名成為工作上的拖油瓶,小心是得了大腸激躁症。專家指出,現代人多因為情緒因素、壓力等,引起自律神經失調,進而導致腸胃機能失衡,民眾會出現反覆腹痛或不適,合併排便習慣改變,如腹瀉、便秘,或兩者交替出現。
衛福部統計2023年十大癌症死因當中,肝癌高居第2名。由於肝癌早期多無明顯症狀,不少患者確診時已屬中晚期,導致治療成效受限,平均存活期不長,其中藝人安鈞璨年僅31歲就因肝癌病逝,突顯年輕族群也應提高警惕。聯新國際醫院腸胃肝膽科余青殷醫師分享,透過免疫及標靶藥物合併治療,肝癌還是有成功治癒可能。
衛福部統計,國人卵巢癌、輸卵管癌、原發性腹膜癌,以及早期乳癌,為2022年女性發生率前十名,攝護腺癌為男性發生率前三名。為提升癌症病人的治療權益,健保署宣布通過2項PARP抑制劑擴增給付5癌,6月上路,每年約775人受惠,新增9.79億元健保支出。如與拜登同為攝護腺癌,且符合轉移性、基因突變,在台灣就可符合健保用藥,有助增加1年存活率。
心房顫動是國人常見的疾病之一,嚴重的話更會大幅增加中風機率。為解決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困擾,輔大醫院心臟內科團隊日前推出「一站式心房顫動最新治療技術」,以脈衝場導管電燒合併左心耳封堵術,院長黃瑞仁與主任劉世奇積極導入各項最新心臟治療技術,包含的射頻燒灼、冷凍消融、最先進的脈衝場電燒,提供個人化的治療。
肝癌及肝內膽管癌長年位居國人10大癌症死因第2名,許多患者發現時已是晚期,過去治療選擇有限且存活率低。今年2月起,健保署將晚期膽道癌免疫治療合併化療,及晚期肝癌雙免疫治療,共同納入一線健保給付,預計各約800名患者受惠,每人每年可省下200萬元,推估健保給付一年約16億元。
52歲白先生右側臀部疼痛長達6個月,無法久坐,一開始以為是工作勞累導致,但做復健、民俗整復都沒用,直到痛到無法忍受才就醫,檢查竟發現是「多發性骨髓瘤」引發的骨頭侵蝕。
台中市68歲女子大年初三因上吐下瀉就醫,起初以為是年節吃壞肚子,不料竟查出同時罹患胰臟癌與大腸癌,正與醫療團隊討論治療計畫。台中醫院肝膽腸胃科醫師吳明駿7日指出,胰臟癌與大腸癌同時發生相當罕見,全球不到20例。
美國前總統吉米.卡特12月29日離世,享壽100歲。他的人生中,對醫療界最大的影響力,是他2015年使用當時還非常新穎的「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治療轉移性黑色素瘤。而今,當年那個全新的藥物Keytruda,已經是2023年全球暢銷藥的榜首了,年銷售額達250億美元。
青春痘(痤瘡)是許多人在青春期甚至成年後仍會面對的皮膚問題。青春痘好發於下巴、臉頰、胸前和背部等皮脂腺分布較多的部位,許多患者認為痘痘無需就醫,反先尋求民間解方,卻讓原本能簡單被根治的粉刺或青春痘,演變成嚴重型青春痘,甚至留下永久的皮膚暗沉、凹洞及痘疤,造成容顏容貌焦慮進而影響學業、求職、生活情緒與人際關係。
中天生技公布,旗下上市新藥「上療漾」與全球銷售第一的癌症免疫療法藥物keytruda(吉舒達)併用人體探索性試驗解盲結果,顯示可以提高3倍免疫療法反應率(75%),中位數無惡化存活期可由4.5個月提高到12個月以上,其中腫瘤完全消失率達12.5%,有助於提升晚期肺癌病人存活期。
肺癌已連續20年位居國人癌症死因之首,台灣年輕病友協會發起肺癌病友問卷調查,蒐集晚期肺癌病友於治療過程中所面臨的困境,並於今(26)日與民進黨立委劉建國共同於立法院舉辦記者會公布問卷調查結果,邀請專家學者提出接軌國際治療指引及改善晚期肺癌治療困境之政策建議,呼應賴總統「健康台灣」願景,晚期肺癌治療接軌國際標準,提升病友存活率,減輕病友經濟負擔,期望能夠於2030年將癌症死亡率降低3分之1。
時序進入龍年年底,浩鼎、康霈、藥華藥、台康生等生技業者開發的十大新藥,正進入臨床解盲和取證「開牌」關鍵時刻!由於此波揭牌,不僅攸關生醫族群「龍年擺尾」的紅包行情,也開啟2025年的多空決戰點,預期將成為關注焦點。
凱米颱風7月襲台,狂風吹垮花蓮市中興路1棟5層樓建物頂樓違建圍牆,石塊砸毀停在1樓車輛,造成後座母子頭部重創,45歲高姓女子送醫不治,7歲馬小弟送醫急救,一度陷入昏迷,不過,在花蓮慈濟醫院團隊以低溫療法及中西醫合併治療下脫離險境,近期積極復健讓身體功能慢慢康復,甚至能說話、走路,12日出院前他特別獻唱4首歌曲送給醫護,成為最美好的醫師節禮物。
7歲馬小弟、安安7月被凱米颱風吹垮的頂樓違建圍牆砸傷腦部,送醫時昏迷指數僅剩3分,經花蓮慈濟醫院團隊採低溫療法及中西醫合併治療,他成功脫離險境,近期更在積極復健,身體功能逐漸康復且可走路,今天出院前他在父親陪同下舉辦感恩演唱會,用歌聲送給醫護最美好的醫師節禮物。
台睿生技(6580)所執行的神經內分泌瘤臨床試驗於今年歐洲腫瘤醫學會被挑選為口頭成果發表。台睿生技表示,抗癌藥物CVM-1118 經臨床試驗的驗證已掌握其利基點,包含單獨使用或與現有藥物合併治療的策略,有望持續推動,完成階段性目標。
8歲女童連續2天頭暈,第3天出現嚴重嗜睡且無法言語,送醫後發現電腦斷層有輕微腦水腫,並轉入加護病房給予降壓藥與預防性抗生素及抗病毒藥物,後續檢查診斷小女孩是因為感染造成腦病變,經與中醫合併治療及積極復健,住院1個月後總算可以出院,回到原本古靈精怪、活蹦亂跳的樣子。
常見婦科癌症包括乳癌、子宮頸癌、卵巢癌、子宮內膜癌,民眾通常會選擇尋求西醫治療,不過近年來「中西醫合作治療」越來越受到重視,透過中醫調理,能緩解西醫治療癌症後的副作用,讓患者更有效完成抗癌療程。根據統計,使用中西醫合併治療比起單純西醫治療,存活率也有顯著提升。
肝癌是國人十大癌症死因第二位,國內每年有1.2萬人死於慢性肝病、肝硬化及肝癌。針對無法接受手術的中晚期肝癌患者,若能接受多元的合併治療,約有2到3成患者可「逆轉期別」,爭取手術或換肝的機會。52歲的張先生3年前診斷出肝癌,不到半年就惡化為晚期,且不適合手術切除,因此接受體內放射治療,術後超過2年半,腫瘤幾乎完全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