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合資廠的搜尋結果,共25

  • 皇田赴印度設廠 Q4投產

    皇田赴印度設廠 Q4投產

     汽車窗簾廠皇田(9951)深化全球布局,4日宣布攜手印度汽車零件大廠Samvardhana Motherson International Limited(Motherson),將於印度浦那(Pune)設立生產據點,初期先設一條年產能約40萬pcs的側窗生產線,預計第四季正式投產,搶攻快速成長的印度汽車市場。

  • 三菱認輸!宣布退出大陸車用引擎製造   被電動車打敗了

    三菱認輸!宣布退出大陸車用引擎製造 被電動車打敗了

    日本三菱汽車公司最近宣布,全面退出中國車用引擎製造業務,正式與沈陽航天三菱汽車發動機製造有限公司終止合資關係。三菱汽車表示,此舉是因應中國市場快速轉向純電動車(EV)需求的現實情況。而此情況,也象徵三菱汽車繼2023年退出中國市場後,徹底告別深耕40年的舞台。

  • 台積 售設備予世界先進星廠

    台積 售設備予世界先進星廠

     台積電活化資產,13日董事會核准出售機器設備予世界先進新加坡合資廠(VSMC),交易金額預估介於7,100萬~7,300萬美元(約新台幣21.6~22.24億元)之間,預計將獲處分利益約2,190萬元至2,390萬美元(約新台幣6.67~7.28億元)。

  • 《半導體》台積電4月營收年增逾48% 飆3495.67億元新高

    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2330)公布2025年4月自結合併營收3495.67億元,較3月2859.56億元成長22.24%、較去年同期2360.21億元成長達48.11%,刷新歷史新高。累計前4月合併營收1.18兆元,較去年同期8286.65億元成長達43.46%,續創同期新高。

  • 《半導體》台積電強彈逾5% 市值重返22兆關

    美中貿易戰局勢有望出現緩解曙光,川普表示無意開除聯準會主席鮑爾,激勵美股主要指數全面強彈、美指期同步大漲,台股加權指數今(23)日跟進飆漲逾679點,權王台積電(2330)開高強彈5.39%至860元,市值跳增1.14兆元、回升至22.3兆元,重返22兆元關。

  • 《半導體》台積電展望優預期 外資認有助重新評價

    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2330)法說會揭示2025年第二季展望優於市場預期,全年營收成長及資本支出預期不變。2家美系外資出具最新報告,均維持「加碼」及「買進」評等,目標價一家維持1288元不變,另一家則基於微幅調降獲利預期,而自1200元小降至1190元。

  • 瑞智3月、首季銷售均飆高 今股價逆勢上漲

    全球第四大壓縮機製造廠瑞智精密3月及第一季銷售分別創單月、單季新高,第二季進入大陸空調市場銷售旺季,大陸持續推動以舊換新政策,大陸內需市場銷售尚未美中關稅戰影響,第二季整體銷售台數預計600萬台以上,全年銷售挑戰2,300萬台續創新高的營運目標,暫時不修正。17日上漲0.20元而以25.75元開出,目前呈上漲走勢。

  • 攻AI線材 萬泰科點火新產能

    攻AI線材 萬泰科點火新產能

     萬泰科(6190)召開法說會,據統計,GB200/300NVL 72一台機架內採用1萬條高速線,機櫃間(Rack to Rack)高速線市場更為龐大,萬泰科強攻機架內高速線火力全開,第一階段產能準備就緒,4月放量生產,估今年底產能規模翻五倍,上看每月1,000萬米,成為插旗AI高速線材的主力陣營,明年高速線營收占比挑戰翻倍。

  • 化關稅危機為轉機 橡膠輪胎族群 今年營運向上

    化關稅危機為轉機 橡膠輪胎族群 今年營運向上

     今年經濟雖有美國關稅變數,但橡膠輪胎族群透過規劃重調布局,化危機為轉機,有效對沖風險、甚至看好能因關稅發酵而體現效益,開年營收成長,年內營運有望向上。

  • 本田在陸陷苦戰 與東風廣州合資廠產能將減半

    本田在陸陷苦戰 與東風廣州合資廠產能將減半

    共同社報導,本田在中國銷量持續低迷,將加速優化生產體制,計劃削減本田與東風汽車合資企業廣州發動機工廠的一半產能,相當於其在中國銷售燃油車部分的三成。

  • 車市競爭加劇 傳賓士將在大陸裁員

    外媒報導,在中國汽車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的情況下,賓士集團及其子公司計畫裁減多達15%的在中國員工,主要涉及融資和銷售部門。

  • 汽車市場競爭白熱化 奔馳傳將在中國裁員15%

    外媒引述知情人士報導,在中國汽車市場日益競爭激烈之下,奔馳集團(台稱賓士集團)及其子公司計劃裁減多達15%在中國的員工,主要集中在奔馳(中國)汽車銷售有限公司和奔馳汽車金融有限公司。

  • 轉單持續 世界先進估溫和成長

    轉單持續 世界先進估溫和成長

     世界先進8日舉行年終尾牙,董事長方略表示,2024年成熟製程的價格競爭的確是很嚴峻的一年,且陸廠雖仍有殺價動作,但過度競爭反而造成IDM客戶信任上的疑慮,從而讓台廠有更多機會,預期今年轉單效應持續進行,惟2025年最大變數就是川普2.0,但整體而言,全球半導體業可望維持溫和成長態勢,世界先進也跟隨這樣的步調,呈現溫和成長的一年。

  • 看好環保碳黑市場 國際中橡插旗北美

     環保碳黑(rCB)需求成長性看好,調研機構報告指出,環保碳黑至2032年將以年均複合成長率36.2%的速度擴大,市場規模將從當前的1.6億美元市場增至19億美元。國際中橡(2104)搶搭環保碳黑潮,今年啟動的北美合資廠計畫將在後年投產。

  • 台積電里程碑 踏上歐洲征途

    台積電里程碑 踏上歐洲征途

     歐洲半導體製造公司(ESMC)20日舉行動土典禮,宣示台積電踏上歐洲新里程碑,董事長魏哲家親率高層,並邀請德國官員、上下游供應鏈夥伴出席。ESMC預計2027年底生產,採用台積電28/22奈米平面互補金屬氧化物半導體(CMOS),及16/12奈米鰭式場效電晶體(FinFET)製程技術,月產能約4萬片12吋晶圓。

  • 中美科技博弈 決勝晶片戰

    中美科技博弈 決勝晶片戰

     發展半導體為各國重要的產業戰略,動作最積極的亞洲地區,從日本、韓國到中國大陸、東協諸國,或引進外資、打造規模龐大的園區,以及在抵制之下設法突圍,各依不同的條件與情勢,尋找對策。對台灣而言,更是一盤機會與挑戰兼具的新局。工商時報記者近期分赴日、韓、越三國實地採訪,為讀者如實報導半導體產業競爭現況。

  • 帝寶砸重金泰國設廠 H2動工

    帝寶砸重金泰國設廠 H2動工

     車燈零件廠帝寶工業將揮軍泰國,20日股東會後宣布,公司計劃投資巨資在泰國設廠,廠區土地面積逾15公頃,將分三期開發,第一期廠房預定兩年後投產。

  • 工商社論》貿易戰陰影幢幢 地緣政治干擾經濟復甦

    工商社論》貿易戰陰影幢幢 地緣政治干擾經濟復甦

     國泰金控日前舉辦法說會,總經理李長庚強調公司營運走在「穩健向上提升」階段。但是,他卻透露下半年有個「擔心」,即地緣政治衝突比過去更激烈,對經濟影響越來越大,若引發關稅大戰,台灣恐遭池魚之殃。他並指出,1929年經濟大蕭條很大關鍵就是保護主義,擔心現在大國拿關稅作工具、競選政見等,引爆關稅大戰,勢將衝擊經濟與企業營運。

  • 宣德 今年營收拚新高

     宣德科技(5457)受惠於TYPE C全面改款、美系新機種陸續於第二季後發表、新世代連接器、海外廠開始貢獻營收,看好今年營運成長,繼今年前四月營收以58.8億元、年增24.3%率先創高後,也增添了宣德今年營收問鼎歷史新高的信心。

  • 新單拓展推進 和益、汎瑋材料Q1獲利跨步躍進

    新單拓展推進,和益(1709)、汎瑋材料(6967)第一季獲利跨步躍進。和益持續拓海外版圖,第一季營收25.45億元,年增3.28%,稅前盈餘2.17億元,稅後純益1.84億元,EPS0.39元,季增333%,年成長95%。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