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呼吸急促的搜尋結果,共361

  • 流感脫離流行期!疾管署預警:12月上旬恐再升溫、威力更猛

    流感脫離流行期!疾管署預警:12月上旬恐再升溫、威力更猛

    流感脫離流行期!疾管署公布,國內上周類流感門急診就診計10萬1100人次,較前一周下降7.5%,急診就診病例占10%、已連續2周低於流行閾值,研判脫離流行期。疾管署副署長曾淑慧指出,預估12月上旬流感疫情會再升溫,且冬季流感重症、就醫人數都會超過秋季流感。

  • 秋冬呼吸道警報!長者「感冒」拖2天險送命

    秋冬呼吸道警報!長者「感冒」拖2天險送命

    肺炎長年位居台灣十大死因第三位,每逢秋冬更隨著流感及多種呼吸道病毒活躍,對高齡長者與慢性病患者威脅甚大。為守護社區健康、提醒民眾及早防護,亞東醫院響應世界肺炎日,舉辦「世界肺炎日民眾衛教活動」,藉由淺顯易懂的衛教講座與互動問答,帶領民眾深入了解肺炎預防與疫苗接種觀念。亞東醫院副院長彭渝森指出,肺炎並非無法對抗,只要「提早預防、正確識別、及時治療」,就能大幅降低風險,守護家人健康。

  • 情侶鬧糾紛「女氣到呼吸中毒」機靈警臨危不亂救她一命

    情侶鬧糾紛「女氣到呼吸中毒」機靈警臨危不亂救她一命

    情侶相愛容易相處難,多少可能會發生爭吵。大陸江蘇蘇州近日發生一起急救事件,一名女子與男友發生糾紛,警方趕抵後發現她情緒激動,竟突發呼吸性鹼中毒,出現抽搐、呼吸困難等症狀。所幸一名警員臨危不亂,憑藉急救知識即時判斷病因,運用「紙袋呼吸法」穩定病情,才避免一場悲劇。

  • 本周流感脫離流行期!疾管署警:12月下旬迎「更凶猛」高峰

    本周流感脫離流行期!疾管署警:12月下旬迎「更凶猛」高峰

    流感疫情預估本周脫離流行期!疾管署今日公布,國內上周類流感門急診就診總計10萬6829人次,較前一周下降4.9%,預計本周脫離流行期,但仍新增63例重症及9例死亡。疾管署副署長曾淑慧表示,預估12月下旬將迎來另一波流感高峰;另外,疾管署11月12日起將再新增提供22.5萬劑Novavax JN.1疫苗供高風險民眾接種。

  • 新生兒大魔王!RSV致命率是流感5倍、住院率更高達16倍

    新生兒大魔王!RSV致命率是流感5倍、住院率更高達16倍

    國內流感疫情持續升溫,疾管署預告,整個十月都是高點,但家有新生兒的家長,除了要小心流感、新冠夾擊,更要留意另一個大魔王!感染科權威黃立民今(16)日提醒,新生兒感染RSV後的急診與住院率是流感的16倍、死亡率高出5倍,是造成一歲以下嬰幼兒死亡的主因之一,呼籲完成「左流右新」接種疫苗以外,也應該積極預防RSV

  • 菜車老闆噁問「有沒有一點喜歡我?」 少女遭強吻2秒崩潰奔下車

    菜車老闆噁問「有沒有一點喜歡我?」 少女遭強吻2秒崩潰奔下車

    彰化一名菜車老闆阿龍(化名)在運送蔬菜途中對暑期工讀少女小美(化名)突襲告白並強吻2秒,讓小美嚇得崩潰跳車報警。法院審理後,判處阿龍拘役60日,得易科罰金。檢方不服上訴,指出阿龍犯後無悔意,且小美因事件受創嚴重,考量阿龍前科及受害人家屬無法原諒等,改判有期徒刑4個月,可易科罰金,全案可上訴。

  • 別讓流感搶先一步!部苗攜手學校 10/3起開打流感疫苗

    別讓流感搶先一步!部苗攜手學校 10/3起開打流感疫苗

    秋冬進入流感浩發季節,今年度校園流感疫苗接種作業自10月3日起正式啟動,為守護校園健康,衛生福利部苗栗醫院持續與苗栗縣境內各級學校攜手合作,展開校園流感疫苗接種服務,期盼讓學童能在冬季前,儘早獲得免疫保護力,安心迎戰流感及各類呼吸道病毒來襲的高峰期。

  • 連假類流感75重症10死亡 疾管署加購20萬流感疫苗

    連假類流感75重症10死亡 疾管署加購20萬流感疫苗

    疾管署公布國內上周類流感門急診就診人次計13萬7988人次,較前一週(15萬3725人次)下降10.2%,重症新增75例,死亡10例。疾管署發言人曾淑慧認為,人數下降和連假部分醫療院所門診休診影響,造成人次微幅下降,但目前仍是流行期,且還是相對高點,因此宣布加購20萬劑的流感疫苗開口合約,提醒民眾仍應儘速接種疫苗。

  • 流感季到!醫師4忠告揭「最常見錯誤」 熱門迷思無大用

    流感季到!醫師4忠告揭「最常見錯誤」 熱門迷思無大用

    北半球的秋天到了,普通感冒、流感、新冠肺炎、人類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等呼吸道傳染病蠢蠢欲動,大眾待在室內時間逐漸拉長,空氣乾燥有利病菌存活傳播,病號會愈來愈多。美國紐約大學朗格尼醫學中心疫苗中心主任穆里根(Mark Mulligan)9月底在《紐約郵報》撰文提醒,秋冬呼吸道傳染病季節有4大注意事項,絕對有助防範疾病上身、阻擋病毒傳播。

  • 肺癌不是無聲殺手 衛福部曝7大「求救信號」易被忽略

    肺癌不是無聲殺手 衛福部曝7大「求救信號」易被忽略

    「好小子」顏正國昨(7日)因肺腺癌離世,引發各界關注,根據衛福部統計,2024年國人10大癌症死因首位就是肺癌,奪走1萬495條人命。由於肺癌早期症狀不明顯,通常發現都已中晚期,不過國健署表示,出現7症狀其實是肺部的「求救信號」,卻很容易被忽略,包括持續咳嗽、痰有血絲、呼吸急促、胸痛、聲音沙啞、關節痛、體重下降等,都應提高警覺,及早發現與治療。

  • 流感高峰提早 單周破15萬就診

    流感高峰提早 單周破15萬就診

     流感狂燒!疾管署公布,國內上周類流感門急診就診人次高達15萬餘人,較前一周上升13.5%,已連續9周上升,進入流行高點,單周重症暴增57例、死亡16例,其中年紀最小病例為南部5歲女童,9月中出現咳嗽、高燒、意識不清、抽搐,發病10天後因嚴重腦水腫死亡。疾管署長羅一鈞表示,流感罕見地10月就進入高峰期,除流感,新冠、RSV等呼吸道感染「群魔亂舞」時代來臨。

  • 4天大男嬰染腸病毒重症!今年累計17例創6年新高

    4天大男嬰染腸病毒重症!今年累計17例創6年新高

    腸病毒重症新生兒再+1!疾管署今日公布,國內上周新增1例感染伊科病毒11型重症病例,為南部一名出生4天男嬰,出生時呼吸急促、活動力差,出生第4天出現發燒、肌抽躍、嘔吐、食慾不佳、腦炎等症狀,治療後症狀改善,目前已出院。今年累計17例腸病毒重症、8例死亡,為近6年同期最高,其中新生兒累計14例重症、7例死亡,均染伊科病毒11型。

  • 流感狂燒!單周逾15萬人次就醫 5歲女童發病10天不治

    流感狂燒!單周逾15萬人次就醫 5歲女童發病10天不治

    流感疫情持續升溫,疾管署公布,國內上一周(9月28日至10月4日)類流感門急診就診人次計15萬251人次,較前一周13萬2405人次上升13.5%,流感併發重症病例達57例、死亡病例為16例,其中年紀最小病例為南部5歲女童,9月中旬出現咳嗽、高燒、意識不清、抽搐狀況,發病10天後因嚴重腦水腫死亡。

  • 「挖土機超人」敗血症逝  醫:致死率50% 出現7症狀小心

    「挖土機超人」敗血症逝 醫:致死率50% 出現7症狀小心

    花蓮光復鄉受洪災重創,許多民眾化身「鏟子超人」協助清淤,也有不少人帶著大型機具救災,如今卻傳憾事,挖土機行老闆林鴻森在救災過程中腳部刺傷,嚴重感染導致敗血症,昨(6日)不幸離世。敗血症死亡率約30%至50%,皮膚或黏膜的防禦層受到破壞,就容易因感染引發敗血症,症狀包括發燒、發冷、畏寒、呼吸急促、小便排出量減少,甚至昏睡、焦慮等,必須多加留意。

  • 孝子伴父遊陽明山驚魂  老翁突發不適員警協助

    孝子伴父遊陽明山驚魂 老翁突發不適員警協助

    54歲孫姓男子日前開車載著行動不便的84歲父親前往陽明山散心,享受天倫之樂,不料午後約2時在下山行經竹子湖路時,老父親突然臉色發白、呼吸急促,表示身體極度不適。孫男見狀心急如焚,急忙將車輛開往最近的北投分局竹子湖派出所求援。警員獲報後立即通報119,並與救護人員火速趕赴現場。經初步診斷,孫老先生是因血氧濃度過低引發不適,情況一度危急,所幸在警消人員的及時供氧處置下,孫老先生的症狀才逐漸緩解,成功化險為夷。

  • 流感疫情10月攀高峰 高雄增7族群可用公費抗病毒藥劑

    流感疫情10月攀高峰 高雄增7族群可用公費抗病毒藥劑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監測顯示,全國第39週(9月21日至27日)類流感門急診就診人次較前一週上升10.18%,高雄市則上升7.52%,顯示疫情已進入流行期,預估10月將達本波流感高峰,高雄市衛生局今(30)日宣布,10月1日至31日新增7類高傳播族群,只要出現類流感症狀,即可使用公費流感抗病毒藥劑,以降低社區傳播風險。

  • 心血管疾病年輕化 當心4大危險習慣

    心血管疾病年輕化 當心4大危險習慣

     高雄一名62歲醫師,年初因感冒併發急性心肌梗塞,雖緊急送醫仍不幸病逝。他在發病前出現感冒症狀,研判可能因病毒感染,導致心血管負荷劇增,進而誘發致命性心肌梗塞。

  • 世界心臟日警訊 毛寶貝心血管疾病不容忽視

    世界心臟日警訊 毛寶貝心血管疾病不容忽視

    9月29日是「世界心臟日」,除了提醒人類重視心血管健康外,新北市動保處也指出,毛寶貝同樣深受心臟疾病威脅,呼籲飼主應提高警覺、及早預防。根據新北市毛寶貝醫療中心救援犬貓病例統計,約有5成流浪動物檢出心血管疾病,其中更有3成感染心絲蟲,顯示心臟疾病在犬貓間並不罕見。

  • 心房顫動長期未治 恐引腦中風

    心房顫動長期未治 恐引腦中風

     心房顫動是最常見的心律不整之一,但危險性卻常被低估,若長期未治療,心臟不規律跳動會讓血液滯留於心房,形成血栓並隨血液進入腦部,引發缺血性腦中風。80歲李伯伯多年飽受心房顫動折磨,雖然用藥物控制病情達20年,但期間反覆發作,直到接受脈衝場消融術(PFA)治療,症狀顯著改善,恢復健康自在的生活。

  • 怒氣傷「心」!心臟病發作風險飆8倍 醫推4招助紓壓

    怒氣傷「心」!心臟病發作風險飆8倍 醫推4招助紓壓

    生氣不只影響情緒,還可能直接「傷心」。台南市立醫院心臟內科醫師吳柏青表示,人在暴怒後的短時間內,急性心臟病發作的風險比平時高出8倍以上,情緒管理能減少急性心臟病發作的風險,建議透過規律運動、深呼吸、冥想、傾訴等方式學習紓壓,守護心臟的健康。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