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國安會的搜尋結果,共1,991

  • 沈伯洋事件綠委牽拖韓國瑜   招數全被破解

    沈伯洋事件綠委牽拖韓國瑜 招數全被破解

    大陸重慶公安日前對綠委沈伯洋立案調查,大陸官媒《央視》9日發布「起底台獨沈伯洋」影片,稱可透過國際刑警對沈展開全球抓捕。綠委吳思瑤今喊出「今天沈伯洋,明天任何人」,還質疑立院麻木不仁,轟立法院長韓國瑜無動於衷,但話術早已經被粉專預先料中。

  • 綠營再批鄭麗文 國民黨反擊:大吃轉型正義自助餐

    綠營再批鄭麗文 國民黨反擊:大吃轉型正義自助餐

    國民黨主席鄭麗文日前赴馬場町參加「秋祭」活動,被質疑紀念共諜,民進黨10日開記者會炮轟其「配合統戰」。對此,國民黨反轟民進黨大吃「轉型正義」自助餐,多少綠營黨公職假轉型正義之名追思過不少共產黨員,尤其現在的外交部、總統府更淪為共諜巢穴,現在的共諜問題,比起70多年前的歷史,更值得關注。

  • 藍軍提名飽和 綠營新人搶位

    藍軍提名飽和 綠營新人搶位

     台北市議員第六選區(大安、文山)應選13席,「口譯哥」趙怡翔轉任國安會副祕書長空出1席次,藍營目前有8名議員,提名空間幾乎飽和,綠營新人積極布局,包括接棒趙怡翔的劉品妡、參選失利由藍改披綠袍的高揚凱,另有「送水哥」陳聖文打算再戰,但也因泛綠、社民黨苗博雅吸票效應,使民進黨新人出線機會恐遭壓縮。

  • 蕭美琴:台灣人民都該有參與國際社會的機會

    蕭美琴:台灣人民都該有參與國際社會的機會

     副總統蕭美琴9日清晨自比利時返抵國門,她在機場發表談話表示,期待國際對台灣有進一步的理解與支持,台灣的國際處境艱難,「但我們始終沒有退縮,因為相信台灣人民與世界公民一樣,都該有參與國際社會的機會」。同時,前總統蔡英文9日已抵達柏林,10日預定出席「柏林自由會議」,向國際表達台灣守護民主自由的決心。

  • 新聞透視》川普重利益 台灣改赴歐宣揚價值

    新聞透視》川普重利益 台灣改赴歐宣揚價值

     副總統蕭美琴7日晚間「驚奇」現身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並於「對華政策跨國議會聯盟」(IPAC)年度大會發表演說,暢談民主價值。美國總統川普就任後,摒棄美國長期推動「民主同盟」的作法,「重利益、輕價值」,讓台灣過去宣揚民主價值這套策略,在美國毫無用武之地;反觀歐洲各國大力推動自由人權,成為台灣宣揚價值的重要國際夥伴,也讓政府高層頻繁歐洲行,努力開拓新的國際能見度。

  • 國戰會論壇》國民黨遺老不除2028中興無望(王崑義)

    國戰會論壇》國民黨遺老不除2028中興無望(王崑義)

    國民黨主席鄭麗文出席台灣「政治受難人互助會」舉辦的白色恐怖受難者追思大會,引來極大的風暴,不僅綠媒批評她是在祭拜共諜,藍營人士陳學聖批評她是要把國民黨帶向左翼政黨,蔡正元更批她乾脆把國民黨改名為「中國國民投降黨」,這些無端的指控,已經到了唯恐國民黨不亂,讓人看了不得不生氣。

  • 蘇起:兩岸和談 勝過陸美交易台灣

    蘇起:兩岸和談 勝過陸美交易台灣

     前國安會祕書長蘇起6日出席政大外交系舉辦「兩岸關係的談判協商:從回顧中找解方」座談會時表示,兩岸和談是台灣最後一條路,否則將進入垃圾時間,最終由大陸與美國來決定台灣前途,但須看政黨能否合作走出新路,找到跟大陸共存的安排。他說,尤其從做為地產商人的美國總統川普來看,台灣這塊地一點都不重要,但大陸卻很重視,對他當然是個好交易。

  • 台灣成美中交易籌碼?蘇起示警:美可能低價賣台

    台灣成美中交易籌碼?蘇起示警:美可能低價賣台

    前國安會秘書長、陸委會主委蘇起6日出席政大外交系舉辦「兩岸關係的談判協商:從回顧中找解方」座談會時表示,兩岸和談是台灣最後一條路,否則將開始進入垃圾時間,最終只能等大陸與美國來決定台灣前途,但看政黨能否合作走出新路,找到跟大陸共存的安排。尤其做為地產商人的美國總統川普來看,台灣這塊地對他一點都不重要,但大陸卻很重視,對他當然是個好交易。

  • 林佳龍:CNN背後有集團搞認知作戰

    林佳龍:CNN背後有集團搞認知作戰

     美媒《CNN》日前報導外交部長林佳龍9月下旬在紐約舉辦餐會,卻無美方重要賓客到場。外交部日前澄清內容有誤,林佳龍5日更在立法院直言《CNN》的錯誤報導是認知作戰,「背後有集團在搞」,他喊話「有講過的最好道歉!」朝野立委追問放話者是否暗指國安會祕書長吳釗燮?但林佳龍未正面回應。

  • 堅信美必挺台時代已不復返

    堅信美必挺台時代已不復返

     三度獲得普立茲獎的紐約時報專欄作家佛里曼(Thomas Friedman)5日警告,「堅信美國必定挺台的時代,已一去不復返」,他坦言「我都不確定川普會保護紐約,遑論台灣」。佛里曼建議台灣在動盪下保持節制、強化經濟與科技優勢,以「低調且不可或缺」的姿態在大國競逐間守住空間。

  •   林佳龍怒批CNN錯假訊息「背後有集團在搞」:有講過的最好道歉

    林佳龍怒批CNN錯假訊息「背後有集團在搞」:有講過的最好道歉

    美媒《CNN》日前報導林佳龍赴美餐會乏人問津,話題持續延燒,儘管外交部已澄清內容有誤,但朝野立委仍關切背後動機與因素。對此,外交部長林佳龍今日在立法院直言,《CNN》的錯誤報導是「認知作戰」,背後有集團在搞,他還激動呼籲:有講過的最好道歉!朝野立委緊接直指是否就是國安會吳釗燮?但林始終不願正面回應。

  • 白宮備戰最高法院關稅大戰!川普手握「B計劃」力抗有信心

    白宮備戰最高法院關稅大戰!川普手握「B計劃」力抗有信心

    美國白宮正信心滿滿的迎接本周三最高法院針對總統川普關稅權限的聽證會,預期大法官將維持總統依《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IEEPA)徵收全球關稅的廣泛權力。不過,白宮同時也已擬好「B計劃」,以防法院裁定川普越權。

  • 蘇起談兩岸變局:如不和以自救  變局將成殘局

    蘇起談兩岸變局:如不和以自救 變局將成殘局

    前國安會祕書長蘇起5日參加遠見高峰會,談台灣各黨應共同面對「百年未見的變局」,呼籲國內各黨實應少想2026或2028,認真討論如何共同面對「百年未見的變局」 ,協力開展與北京對話,才能安然過渡到2028。對台灣而言,兩岸對話結果一定比美中交易更好,也更有尊嚴。如不「和」以自救, 「變局」即將成為「殘局」 ,靜等自己被兩強收拾。

  • 派員密訪北約總部? 林佳龍最新回應曝光

    派員密訪北約總部? 林佳龍最新回應曝光

    外傳外交部長林佳龍9月訪歐期間,密派了國安會諮詢委員徐斯儉同步造訪北約總部,向歐盟官員介紹科技合作戰略,引發意在推動台灣靠攏歐洲的揣測。對此,林佳龍今表示,基於跟對方國家的默契,我們都會就一些訊息的處理,去建立共識;詳細就不多加評論。

  • 外長親自策畫 派員密訪北約總部

    外長親自策畫 派員密訪北約總部

     外媒《Intelligence Online》3日透露,外交部長林佳龍9月訪歐期間,國安會諮詢委員徐斯儉同步造訪北約總部,向歐盟官員介紹涵蓋半導體、AI與國防的「SCADS」合作戰略,意圖將防務議題重新納入台歐關係。我外交人士分析,本次行程是台灣外交政策轉向的一環,由林佳龍本人親自策畫,意在推動台灣靠攏歐洲。

  • 藍批外交國安內鬥 台美關係零分

    藍批外交國安內鬥 台美關係零分

     國安外交體系傳出內鬥,不僅之前頻傳我駐美代表人事異動,甚至透過外媒造謠外交部長林佳龍在紐約設宴「美方高層一個都沒來」。國民黨立法院黨團4日批評,現階段是台灣外交國際關鍵之際,卻發生外交與國安兩線內鬥情況。賴政府放任權力角力,說是「既生龍,何生燮」也不為過,如今軍購延宕、外交失靈,台美關係可說是零分。

  • 林佳龍和吳釗燮「有心結」?總統府:錯誤訊息脫離事實

    林佳龍和吳釗燮「有心結」?總統府:錯誤訊息脫離事實

    外交部長林佳龍日前因力挺有意參選高雄市長的立委林岱樺,而引發外界熱議,國民黨立院黨團首席副書記長林沛祥4日指出,林佳龍介入民進黨黨內初選,國安會秘書長吳釗燮則派副秘書長趙怡翔繞過體制喬事情,外交部和國安會各自為政、互扯後腿,擴大台灣風險。對此,總統府回應,相關指控多半來自錯誤訊息、脫離事實。

  • 傳正國會挺林岱樺為換取桃園提名  林佳龍:想太多了

    傳正國會挺林岱樺為換取桃園提名 林佳龍:想太多了

    民進黨立委林岱樺雖涉入助理費案,仍宣布角逐高雄市長,正國會林佳龍表態力挺;而凌濤更直言,若高雄最後沒給林岱樺,那麼「殺高意在桃」,正國會是意在爭取桃園提名,引發爭議。對此,林佳龍今日在立法院聯訪時表示,他沒聽到,不過那想太多了。至於未參與林岱樺站台,林佳龍表態,給有志者一個加油,但身為政務官不會站台。

  • APEC落幕 曝接機波折 林信義:花開蝶自來

    APEC落幕 曝接機波折 林信義:花開蝶自來

     2025亞太經合會(APEC)落幕,先前傳出韓方原擬不派中央級官員接機台灣APEC領袖代表林信義,外交部昨還原過程,我方透過不同管道向韓方接洽,最後成功讓韓方了解相關規畫不符合平等對待原則,最終也促成改變,由APEC韓方資深官員會議主席(SOMChair)尹盛渼迎接台灣領袖代表林信義,「我方堅定立場,讓韓方做出妥協」。

  • 台孤立無援 非潛艦管理不善藉口

    台孤立無援 非潛艦管理不善藉口

     美國《國家利益》雜誌2日刊登「華府台美關係研究中心」研究員孫廷禎發表的專文〈台灣潛艦困境的教訓〉,剖析台灣的國造潛艦(IDS)計畫。文章揭露台灣在推進雄心勃勃的國防自主計畫過程中,正因內部管理不善、資源匱乏與合約商內鬥,而面臨嚴重威脅。作者強調,允許台灣「拼湊式」造艦,恐非最佳選擇。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