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大西洋飲料的搜尋結果,共17筆
老牌飲料「蘋果西打」所屬大西洋飲料大飲(1213)11日股東會通過配發每股現金股利0.35元,這是大飲暌違八年再發放股利;董事長蘇芸樂指出,在所有債務歸零,工廠管理上軌下,今年產能目標蘋果西打約415萬箱,其他還有水與果汁各十萬箱。
證交所2025年第一季上市公司財務報告形式審閱結果出爐,福懋油(1225)停止買賣、瑞利(1512)恢復交易方法、大飲(1213)繼續列為變更交易方法、台揚(2314)、力銘(3593)繼續列為變更交易方法,併加採行分盤集合競價交易,將於5月20日起執行處置措施。
證交所114年第1季上市公司財務報告形式審閱結果出爐,福懋油(1225)停止買賣、瑞利(1512)恢復交易方法、大飲(1213)繼續列為變更交易方法、台揚(2314)、力銘(3593)繼續列為變更交易方法,併加採行分盤集合競價交易,將於5月20日起執行處置措施。
生產蘋果西打的大西洋飲料在歷經食安危機停工八個月後,下半年產能陸續恢復。大飲12日法說,在年中處分兩筆資產利益5.9億元均作為償還價款與彌補虧損下,11月全數清償已無負債,預計明年營收可恢復正常,有望從全額交割股恢復正常交易,大飲董事長蘇芸樂信心喊話「蘋果西打重磅回歸!」
台灣國民飲料蘋果西打所屬大西洋飲料(1213)在歷經食安事件停工八個月,下半年產能陸續恢復,大飲12日法說,在年中處分兩筆資產利益5.9億元均作為償還價款與彌補虧損下,11月全數清償已無負債,預計明年營收可全面恢復正常,同時有望從全額交割股恢復正常交易,董事長蘇芸樂並在最後大喊「蘋果西打重磅回歸」,呼籲支持本土企業。
生產「蘋果西打」的大西洋飲料公司前總經理孫幼英,透過法拍買了一塊位於台北市大安區的持分土地,但她卻恣意整地剷除作物、手打井、拆除屋頂破壞承租人及他人物品,最高法院考量她與被害人達成和解,依毀壞他人建築物罪判刑7月,她須入獄服刑。
生產「蘋果西打」的食品老廠大西洋飲料(1213)原定14日股東會表定改選董事,卻因出席率僅0.49%宣告流會,將另擇期召開,大飲董事長蘇芸樂指出,6月起全面恢復產線生產,目前積極於各通路舖貨,沒有下市規劃,先前積欠員工薪資爭議已解決。
輝達執行長黃仁勳日前來台,吃的喝的都掀起流行跟風,有次在餐廳外開心請民眾喝蘋果西打,掀起網友熱議,甚至認為有救了,但其實蘋果西打製造商大西洋飲料(大飲,1213)上月爆出欠薪爭議,且公司打入全額交割,若3年未改善,最快2026年恐面臨下市危機,不過董事長蘇芸樂強調「大飲沒有下市規劃」。
生產「蘋果西打」的食品老廠大西洋飲料(1213)原定14日進行股東常會,惟據大會報到組第三次報告,發行股份總數為56,622,627股、出席股數為281,702股,出席率為0.49%,仍未達法定開會股數,主席宣布流會,另擇期召開。
老牌飲料蘋果西打製造商大西洋飲料(大飲,1213)今年第1季財報再度被會計師出具「繼續經營能力存在重大不確定性」核閱報告,依證交所規定,將繼續打入全額交割,最快2026年恐面臨下市危機。消息曝光後,網友憂心「蘋果西打要絕版了嗎」、「整包賣給黑松吧拜託」、「找專業經理人去拯救吧」、「台灣最強飲料搞成這幅德行」。
生產「蘋果西打」的大西洋飲料公司前總經理孫幼英,利用購地、借貸掏空大西洋飲料,遭台灣高等法院依不利益交易罪判刑8年2月,加重背信罪判刑7年6月,執行9年6月,她提上訴後,最高法院認為,原判決有調查未盡等情形,撤銷發回更審。
大西洋飲料(1213)上市有價證券自113年2月2日起取消分盤集合競價交易方式,惟仍繼續列為變更交易方法。
知名蘋果西打飲料生產商大西洋飲料公司(大飲)農曆年前傳出跳票情事,總經理于忠敏召開重大訊息記者會說明,主要是供應商與公司溝通錯誤,出納作業疏失,公司已將差額補足,發生此事深感歉意。
大飲(1213)28日法說指出,受工廠停工及產品預防性自主下架回收影響,今年營收嚴重衰退,加上各項原物料大幅調漲,導致生產成本增加,造成營業利潤衰退與損失;唯近期,蘋果西打鋁罐330、寶特瓶600等二產線產品復工,且恢復上架銷售,期待明年營收可恢復正常,大飲董事長蘇芸樂表示,明年努力拚高營收、高成長。
上市近60年的本土飲料蘋果西打,這幾年經歷食安、掏空、停產等重大危機,隨著生產線恢復出貨,終於重返市場。網友直呼根本「九命怪貓」,也分析蘋果西打為什麼能稱霸台灣飲料界這麼多年。
國民飲料「蘋果西打」日前爆出品質不佳,遭勒令下架停產。蘋果西打製造商大飲(大西洋飲料,股票代號1213)今(18日)發出重大訊息,證實公司已有產線恢復出貨,產品也已獲地方衛生局檢驗過關。網友直呼「還是原本的最對味」、「終於是熟悉的味道,其他蘋果汽水都超難喝」。
生產「蘋果西打」的大西洋飲料公司前總經理孫幼英,利用購地、借貸掏空大西洋飲料,今年4月遭台灣高等法院重判9年6月,目前最高法院審理中;她另因恣意整地剷除作物、手打井、拆除屋頂遭起訴,台北地方法院依毀壞他人建築物罪判刑8月,上訴後,台灣高等法院略減刑度,改判刑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