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學甲香的搜尋結果,共12筆
【旅奇傳媒/編輯部報導】今年端午節連假放3天,台南市市長黃偉哲邀請遊客到台南,觀賞熱鬧滾滾的台南國際龍舟錦標賽,品嚐台南在地特色口味的粽子。台南市政府觀光旅遊局表示,台南許多景區都特別舉辦活動慶祝端午佳節,也可參加台南雙層巴士美食餐車主題遊程,還可以欣賞蓮花、阿勃勒、鳳凰花,保證好吃又好玩,最適合全家大小一起來共度佳節時光。
台灣西南沿海將神明「遶境」活動稱為「香科」,主要是祈求地方平安。今年適逢三年一科的「台南香科年」,台南各地皆有廟會活動,其中被譽為臺灣第一香「西港刈香」,是南瀛五大香之中最早舉辦的廟宇,從清乾隆年間發展至今已有240多年的歷史。
台灣西南沿海將神明「遶境」活動稱為「香科」,主要是祈求地方平安。今年適逢三年一科的「台南香科年」,台南各地皆有廟會活動,其中被譽為臺灣第一香「西港刈香」,是南瀛五大香之中最早舉辦的廟宇,從清乾隆年間發展至今已有240多年的歷史。
本週末將迎母親節,台南舉辦多場觀光旅遊活動,包括梅領賞螢季、白河蓮花季、奇美英國國家藝廊珍藏展等。台南觀旅局一次統整週末活動,邀請民眾來台南慶祝母親節。台南市長黃偉哲表示,母親節與媽媽一起來台南,可享用正值產季的鳳梨,也可挑選台南特產火鶴花給媽媽,還能到奇美博物館參觀英國國家藝廊珍藏展。
今年適逢台南建城400年,也是三年一度的香科年,繼台南五大香之二的土城香、學甲香先後落幕後,素有「台灣第一香」之稱的「西港刈香」以及麻豆香也將在5月陸續登場。屆時將有台南十二婆姐、蜈蚣陣、金獅陣等台南特色陣頭出陣,展現台南多元香科文化。
【旅遊經 編輯部報導】臺南今年適逢建城400年,台南不僅是美食之都,臺南廟宇數量為全台之冠,素有「眾神之都.藝陣之鄉」的美名,在台灣西南沿海將神明「遶境」活動稱為「香科」,目的是要祈求地方平安,臺南各大香科更孕育豐富的藝陣文化,多數為三年一科,尤其今年是疫情解封後的第一個香科年,熱鬧非凡,除了剛結束的安定區蘇厝第一代天府真護宮的「王船祭」及鹿耳門聖母廟的「土城香」,接著正在登場的學甲慈濟宮的「學甲香」(4/17-19),以及安定區蘇厝長興宮瘟王祭(4/21送王)以及五月初的「麻豆香」(5/3-5遶境)、及五月底的西港慶安宮刈香(5/24-26遶境、5/27送王)等,每場活動都是文化價值極高,又富有觀光價值的宗教民俗活動。
4年1科、名列南瀛五大香科的「學甲香」,今年適逢香科年,17日起舉辦3天遶境,全台唯一人力扛行的蜈蚣陣更是遶境祭典的重頭戲,為了避免扛工「罷扛」的情況,負責的廟方每天除了228名基本固定的扛工,更額外增加30名備用人力,期待讓遶境活動順利完成。
4年1科、名列南瀛五大香科的「學甲香」,今年適逢香科年,17日起舉辦3天遶境,各真人藝閣、文武陣頭輪番登場,尤其全台唯一人力扛行的蜈蚣陣更是當中的重頭戲,為了避免發生上一次學甲香扛工「罷扛」的情況,負責的廟方後社集合宮表示,這次連續3天的學甲香,每天除了228名基本固定的扛工,更額外增加30名備用人力,期待讓遶境活動順利完成。
國家重要民俗「學甲上白礁」今年適逢「刈香」年,4月17至19日將舉辦為期3天的遶境活動,台南市政府警察局學甲分局7日邀請慈濟宮及參與宮廟簽署「優質宮廟行動公約」,希望各方共同努力,防止脫序行為發生,減少民怨,維護傳統廟會文化。
4年1科的「學甲香」將於4月17日登場,但3天遶境剛好在平日,加上逢學校考試周,不少藝閣難招募到神童出陣,以東竹圍八美圖的藝閣為例,每次出陣需要10人,第一天就缺9人,宮廟緊急發出「召集令」;此外,連知名的蜈蚣陣也傳嚴重缺人,即使學甲區學校配合學甲香提早1周考試,也僅稍緩解缺人危機。
4年1科的「學甲香」今年逢香科年,4月17日起連3天大遶境,怎料與國中小考試周撞期,導致多團藝閣嚴重缺神童,以東竹圍八美圖的藝閣為例,每次出陣需要10人,第一天就缺了9人,宮廟發出緊急發出「召集令」找人;此外連知名的蜈蚣陣也傳出嚴重缺人,即使學甲區學校配合學甲香提早一周考試,僅稍微緩解缺人危機。
正統鹿耳門聖母廟5大護駕武陣曾是全台最早登上國慶大典的陣頭,廟方明年舉辦3年1科的「土城香」且逢「台南400」慶祝活動,3大武陣都已各自啟動「暗館」練習,其中虎尾寮宋江陣26日到大廟前演訓,大獲圍觀民眾喝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