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實施囤房稅的搜尋結果,共21

  • 房屋稅新制影響雲林10萬戶 已有3000人為省荷包遷戶籍

    房屋稅新制影響雲林10萬戶 已有3000人為省荷包遷戶籍

    中央今年實施「囤房稅2.0」新制,雲林縣今年15萬4000多戶被課稅的房屋中,有3萬6079戶非自住房屋必須加稅。由於今年新法剛上路,財政部放寬申請期限,今年6月2日前將本人、配偶或直系親屬任1人遷入戶籍,仍可適用自住優惠稅率1.2%或1%,雲林縣已3000多人完成遷戶。

  • 囤房稅2.0 雲林3千人遷戶籍

    囤房稅2.0 雲林3千人遷戶籍

     中央今年實施「囤房稅2.0」新制,雲林縣今年15萬4000多戶被課稅房屋中,非自住房屋有3萬6079戶必須加稅,由於今年新法剛上路,財政部放寬申請期限,6月2日前將本人、配偶或直系親屬任1人遷入戶籍,仍可適用自住優惠稅率1.2%或1%,迄已3000多人完成遷戶籍。

  • 房屋稅新制影響雲林10萬戶 已有3000人為省荷包遷戶籍

    房屋稅新制影響雲林10萬戶 已有3000人為省荷包遷戶籍

    中央今年實施「囤房稅2.0」新制,雲林縣今年15萬4000多戶被課稅的房屋中,有3萬6079戶非自住房屋必須加稅。由於今年新法剛上路,財政部放寬申請期限,今年6月2日前將本人、配偶或直系親屬任1人遷入戶籍,仍可適用自住優惠稅率1.2%或1%,雲林縣已3000多人完成遷戶。

  • 中市囤房稅2.0上路!計3類人近10萬戶受影響

    中市囤房稅2.0上路!計3類人近10萬戶受影響

    《台中市房屋稅徵收率自治條例》修正案13日在議會三讀通過,台中市有120萬戶納稅戶,新稅率實施後,全市約有10萬戶平均每年將多繳4000多元,受影響為持有非自住房屋且未出租者等對象;另41.5萬戶平均每年減少800多元房屋稅,受益對象為全國僅持有1戶自住房屋者等,明年5月起新制課徵房屋稅,市府每年將增加4000萬元的房屋稅收。

  • 中市囤房稅2.0上路!計3類人近10萬戶受影響

    中市囤房稅2.0上路!計3類人近10萬戶受影響

    《台中市房屋稅徵收率自治條例》修正案13日在議會三讀通過,台中市有120萬戶納稅戶,新稅率實施後,全市約有10萬戶平均每年將多繳4000多元,受影響為持有非自住房屋且未出租者等對象;另41.5萬戶平均每年減少800多元房屋稅,受益對象為全國僅持有1戶自住房屋者等,明年5月起新制課徵房屋稅,市府每年將增加4000萬元的房屋稅收。

  • 竹市囤房稅2.0市務會議通過

    竹市囤房稅2.0市務會議通過

    中央2024年1月3日修正公布「房屋稅條例」部分條文,囤房稅2.0自2024年7月1日施行,2025年5月開徵。新竹市2022年7月1日實施囤房稅1.0,此次配合財政部推動囤房税2.0,原縣市歸戶,改採全國歸戶,按全國持有戶數訂定差別稅率,增加多屋族持有成本,鼓勵房屋有效利用及合理化房屋稅負,竹市稅務局參照財政部2024年4月1日公告基準,擬具竹市房屋稅徵收率自治條例草案,已於5月6日至13日完成預告,2024年6月11日經市府市務會議審議通過,將送7月的竹市議會臨時會審議。

  • 新竹囤房稅2.0上路!將有7萬戶受惠

    新竹囤房稅2.0上路!將有7萬戶受惠

     中央今年1月3日修正公布「房屋稅條例」部分條文,囤房稅2.0自將自今年7月1日施行,2025年5月開徵,新竹市政府於2022年7月1日實施囤房稅1.0,此次配合囤房2.0,竹市稅務局參照財政部今年4月1日公告基準,擬具竹市房屋稅徵收率自治條例草案,已於5月6日至13日預告,11日經市府市務會議審議通過,將送7月的竹市議會臨時會審議。

  • 竹市囤房稅2.0將送議會 7萬戶減稅

    竹市囤房稅2.0將送議會 7萬戶減稅

     囤房稅2.0將自7月1日施行,2025年5月開徵,新竹市政府於2022年7月1日即實施囤房稅1.0,此次配合囤房稅2.0,新竹市房屋稅徵收率自治條例草案已於5月6日至13日預告,11日經市務會議通過,將送7月的市議會臨時會審議,將有7萬戶受惠。

  • 新竹囤房稅2.0上路!將有7萬戶受惠

    新竹囤房稅2.0上路!將有7萬戶受惠

     中央今年1月3日修正公布「房屋稅條例」部分條文,囤房稅2.0自將自今年7月1日施行,2025年5月開徵,新竹市政府於2022年7月1日實施囤房稅1.0,此次配合囤房2.0,竹市稅務局參照財政部今年4月1日公告基準,擬具竹市房屋稅徵收率自治條例草案,已於5月6日至13日預告,11日經市府市務會議審議通過,將送7月的竹市議會臨時會審議。

  • 地震頻傳 480萬戶老宅安全堪慮

    地震頻傳 480萬戶老宅安全堪慮

     台灣人口老化,住宅也加速高齡化。依政府統計,全台逾30年老宅高達483.3萬戶,其中有247萬案件因過於老舊,房屋現值未達課稅門檻,免繳房屋稅。學者與業者建議,台灣地震頻傳,老屋安全堪慮,政府應增加危老都更的整體容積獎勵,拉高容積率上限,讓獎勵看得到也吃得到!

  • 末代囤房稅1.0!今年房屋稅估衝911億 三大因素曝光

    房屋稅5月開徵,本期是「囤房稅1.0」最後一期,財政部統計,今年全國房屋稅開徵件數總計944.65萬件、稅額911.17億元,雙創歷史新高水準;六都房屋稅開徵稅額占全國總稅額近8成,件數成長則以桃園市增加2.48萬件最多。

  • 囤房稅、空屋稅為何都沒用?專家揭殘酷真相:1族群更慘了

    囤房稅、空屋稅為何都沒用?專家揭殘酷真相:1族群更慘了

    政府不斷祭出打房措施仍未見成效,馨傳不動產智庫執行長何世昌在「房產知識Buffet+」臉書發文表示,從國外的經驗來看,無論是實施囤房稅、或空屋稅之後,房價漲幅都更大。他也感慨,租屋族淪為政府、房東的韭菜,形成「政府大賺、房東小賺、租屋族慘虧」的情況。

  •  囤房稅、空屋稅為何都沒用?專家揭殘酷真相:1族群更慘了

    囤房稅、空屋稅為何都沒用?專家揭殘酷真相:1族群更慘了

    政府不斷祭出打房措施仍未見成效,馨傳不動產智庫執行長何世昌在「房產知識Buffet+」臉書發文表示,從國外的經驗來看,無論是實施囤房稅、或空屋稅之後,房價漲幅都更大。他也感慨,租屋族淪為政府、房東的韭菜,形成「政府大賺、房東小賺、租屋族慘虧」的情況。

  • 商總:全年房市推案估逾2.1兆元

     台灣房市走過去年淒風苦雨的上半年、先蹲再站的下半年之後,今年建商、代銷業將迎來利空暫出盡的一年,業者自第一季開始戰鼓頻催;全國商業總會預期,政府連續八波打房之後或有機會暫告一段落,更重要的是央行有18個月限期開工令,建商不得不加快腳步推案,估計今年全台推案金額至少有2.1兆元,維持去年水準。

  • 查租金逃稅 下波鎖定一般房東

    查租金逃稅 下波鎖定一般房東

     在查囤房大戶誠實報稅取得成效後,財政部接下來擬擴大專案查核範圍,以「列舉房屋租金扣除額」資料勾稽,為期2年。意即財政部下波查核對象,將擴及到非囤房大戶的一般房東是否誠實繳稅。據2021年綜合所得稅申報租金列舉扣除額戶數,對象達2萬2895戶。

  • 工商社論》剖析台灣青年問題與政府的角色

    工商社論》剖析台灣青年問題與政府的角色

     如果把剛結束的總統大選,視作為一次施政總體檢,很顯然的,圍繞在年輕人身上的話題,已與兩岸關係主張、能源政策辯論並駕齊驅,成為舉足輕重的新議題主軸,激烈的選戰過程,「得青年人者得天下」成為三大政黨的共同看法。尤其一向被年輕人視為民怨之首的住房問題,以及薪資待遇長期偏低的現象,成為不同陣營攻防新焦點,到底年輕世代面臨的困境要如何克服,台灣社會還能提供他們什麼樣的機會,政府應扮演何種角色,即使選舉激情已過,仍應重視、分析與修正,才能照亮台灣青年的未來。

  • 租稅負擔低?台灣不動產持有稅比率0.8% 低於OECD國家平均

    租稅負擔低?台灣不動產持有稅比率0.8% 低於OECD國家平均

    囤房稅2.0即將上路,財政部公布不動產經常稅(持有稅),占整體GDP(國民生產總額)約0.8%,低於OECD(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國家平均1.0%。不動產持有稅稅基較為穩定,且常作為輔助調控房地市場的政策工具,財政部表示,2025年開徵囤房稅2.0,不動產持有稅占比可能會有新的變化。

  • 囤房稅害到無殼族?專家曝房市掀3巨變:改買老又貴中古屋

    囤房稅害到無殼族?專家曝房市掀3巨變:改買老又貴中古屋

    「囤房稅2.0」在立院完成三讀,囤房稅率將從1.5%至3.6%調整至2%至4.8%,並改採「全國歸戶、全數累進」,新制將於明年7月1日正式生效。馨傳不動產智庫執行長何世昌在「房產知識Buffet+」臉書發文表示,未來市場上將往以下三種情況發展,包括超貴的預售屋、預售屋工期又長又久以及中古屋變得又老又貴。

  • 1分鐘讀財經》劉德音突宣布退休 全球半導體緊盯1件事

    1分鐘讀財經》劉德音突宣布退休 全球半導體緊盯1件事

    小編今(20)日精選5件不可不知的國內外財經大事。台積電董座劉德音拋出退休震撼彈,魏哲家將扛起台積電營運大任,牽動全球半導體生態。業者指出,台積電人事變動事小,但隨魏哲家接棒,將面臨五大挑戰:國內外廠房建置、國際客戶關係維繫、供應鏈關係、競爭對手進逼及子公司布局,都值得注意。

  • 三讀!囤房稅2.0牽動445萬戶

    三讀!囤房稅2.0牽動445萬戶

     囤房稅2.0明年7月上路,財政部估計將有445萬戶受影響。立法院19日三讀通過房屋稅條例修正,未來各縣市都須針對囤房者實施差別稅率、利率上限4.8%,且由縣市歸戶改為全國歸戶,目前尚未實施囤房稅的十縣市衝擊最大。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