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實現獲利的搜尋結果,共274筆
受惠於持有之OpenAI股份估值上漲,日本軟銀集團上季獲利翻漲1倍多。此外,該日本科技巨頭宣布已經出清所有輝達持股,進帳58.3億美元。
凱基金控(2883)公布10月自結財務數據,單月稅後獲利為新台幣47.49億元,前10月累計稅後獲利238億元,每股盈餘1.37元。凱基金控指出,ONE KGI整合效益全面展現,銀行、證券、壽險三大業務交出穩健成績單,其中,銀行與證券兩大支撐金控現金股利的子公司,前10月合計貢獻獲利152.84億元,年增近13%,為金控未來配息奠定堅實基礎。
市場風險情緒好轉,且9月新台幣對美元小幅升值0.45%。根據金管會數據,9月銀行業賣債175億元、保險業買債1,695億元、證券業買債196.81億元,金融三業合計買債1,716.81億元,前九個月銀行業賣債159億元、保險業買債6,952億元、證券業買債447.81億元,整體買債7,240.81億元。
受到美股賣壓來自對於AI估值過高擔憂,電子科技股首當其衝,權值電子股面臨獲利了結賣壓,7日普遍呈現拉回,帶動部分資金轉進塑化、紡織族群,台塑(1301)四寶、紡織雙雄等逆勢吸金,呈現類股輪動態勢。
盤勢分析:台股加權指數攻上28,000點後回檔整理,市場關心的是美股多空、整理時間以及類股輪動表現空間,畢竟指數「天天上漲」可能是漲勢末段的徵兆。AI多空論戰熾熱,最大利多是AI需求持續強勁:雲端服務供應商CSP財報顯示AI需求支持資本支出擴張,進而推升台灣AI伺服器、液冷散熱、PCB供應鏈訂單能見度與營運動能,符合第四季傳統旺季效應。
美股頻創新高,巴菲特(Warren Buffett)領導的波克夏投資集團卻沒有嚐到甜頭,績效落後標普500指數大盤6.9個百分點,其中從2023年第四季開始減持蘋果股票的操作,就目前而言似乎是不太理想的決策,初估損失約500億美元(約新台幣1.5兆)的潛在獲利。
受惠於AI算力需求強勁,大陸AI晶片設計大廠寒武紀日前公布最新財報,表現亮眼。2025年第三季營收年增13.3倍,達人民幣(下同)17.27億元,淨利達5.67億元,較2024年同期轉虧為盈,且已連續四季實現獲利。然而,亮麗的業績背後卻浮現隱憂,其營收與淨利雙雙呈現季減,引發市場關注。
AI帶動股市投資熱潮,但《金融時報》報導示警,目前市場估值飆漲至前所未有的程度,過去12個月間,10家AI新創公司的總市值便激增近1兆美元,然而這些企業目前皆處於虧損狀態,尚未實現獲利。分析師對此警告,當前AI泡沫的規模恐比2000年網路泡沫破裂時大17倍,甚至超過2008年金融危機中房市泡沫的4倍。
電動車熱潮降溫,從美國蔓延至全球,就連大陸市場也受到衝擊,研究機構AlixPartners甚至預估,大陸現有的車商高達129家,但到了2030年僅剩下15家活著,引發市場高度關注。
人工智慧股票和相關科技巨頭的資本支出,在連續數月創下成長新紀錄之後,人們越來越擔心,這樣的榮景看起來很像是泡沫。華爾街有越來越多人士發出警告,稱人工智慧可能過熱。
美中交鋒再起,引發金融市場劇烈震盪,虛擬貨幣圈出現史上最嚴重的爆倉事件,多頭血本無歸,空方則海撈一筆。傳出一個神祕帳戶在川普宣布關稅反制政策前一分鐘完成布局,海撈1.5億美元(約新台幣46億),如今該帳戶又被發現布局1.6億美元(約新台幣49億)的比特幣空單,引發市場恐慌。
隨美國聯準會(Fed)啟動降息,及雙十連假中美貿易戰再爆,美股應聲血崩,影響公股銀行股債市投資策略,公股銀行認為,第四季波動可能加劇,但台股長線可延續上行動能,將以逐步從追逐題材轉向實質能實現獲利的企業,鎖定AI、高息個股;債市因預期第四季美債殖利率呈區間震盪,將適度加碼債券,逢利率彈升分批建置部位。
國安基金委員會9日召開第三季例行會議,考量台美對等關稅談判及232條款調查結果尚未定案,市場仍存在不確定因素,因此決議繼續執行安定市場任務,「等相關結果出來,觀察市場反應,屆時再決定是否退場」;市場並估算國安基金本次護盤,不計股息的投報率逼近30%。
國安基金今(9日)召開第三季例會,公布財報與護盤狀況,由於台股已經攻下27000點,屢創歷史新高,是否出現退場可能,引發關注,但目前市場普遍認為,由於台美關稅尚未談妥,且關稅衝擊恐延續至明年,整體市場不確定因素仍多,持續護盤可能性較高。
台股這波多頭來得又急又猛,今(10/7)衝上2萬7了,存股達人「存股方程式」表示,還好暑假時有把6檔虧損ETF砍掉,改新建倉2檔ETF,當時虧損25萬,不到3個月也賺到25萬,很慶幸賭對了,雖然績效還是輸0050,已經很滿意了,網友也附議,「5月全砍all in 0050,把該追的績效都追回來了,整段都有吃到,爽」。
台積電將在10月16日舉行第3季法說會,市場預期2奈米先進製程的量產進度、第4季財測以及預料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的先進晶片製造「五五分」計畫都將是法人關切重點。不過市場仍預期台積電全年美元營收可望突破1000億美元大關;但籠罩在台美關稅談判接尚未底定及美拋出晶片生產五五分的震撼,國安基金傾向暫時不退場。
國安基金預計10月9日召開第三季例行性會議,除了公布第三季財報,也將討論是否繼續護盤。據了解,由於台美談判結果尚未出爐,加上美方扔出晶片55分的議題,「國安基金進場的因素未消失」,加上近日台股震盪加劇,在台美談判尚未底定前,國安基金態度較審慎。
儘管美國揚言對中國製大型船舶徵收高額費用,且將逐年增加,中國目前造船景氣度和企業獲利仍持續成長。中國船舶工業行業協會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在企業生產效率提高等背景下,全國規模以上船舶工業企業獲利年增逾7成。此外,景氣指數創歷史新高。
台股高檔實現獲利,第一個交易日就拉回下跌逾百點,市場法人觀察,台股上周連續五天創新高,獲利實現賣壓態勢出現,台股個股跌多漲少,只剩台積電撐盤,連帶也讓台股基金跌多漲少,但其中仍有14檔淨值持續創高。
英國媒體報導,大陸汽車龍頭比亞迪執行副總裁李柯近日出席慕尼黑車展表示,隨著官方大力整頓電動車業的非理性競爭,大陸車市料將面臨大規模洗牌,預計約有百家車企將在這場激烈的競爭中被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