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小黃公車路線的搜尋結果,共19筆
台南市南區有將近12萬人口,但區內卻沒有大型醫院,加上部分地區交通不便,導致不少老人家就醫困難,當地民眾為此爭取在喜灣重劃區規畫醫療用地。市府認為,如果以地區醫院的規模約需設置1、200床,大約需要0.5公頃土地,將請國土管理署協助評估設置醫療專用土地的可行性,並將參考台南市立醫院的模式建置地區醫院。
台南市為提供偏遠地區公共運輸服務推出42條小黃公車路線,除每天固定班次的基本服務外,還接受預約搭乘服務。不過審計部台南市審計處點名,有8條小黃公車空駛率高於50%且平均載客數低於1人,要求檢討改善。交通局喊冤,空車問題主要來自固定班次,搭小黃公車的民眾多數都會事先預約。
台南市為提供偏遠地區公共運輸服務,共推出42條小黃公車路線,除每天固定班次外,也採前一天預約搭乘服務,成為偏鄉民眾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不過,審計部台南市審計處卻點名,全市有8條小黃公車的空駛率高於50%且平均載客數低於1人,要求檢討改善。市府交通局喊冤說,搭乘小黃公車的民眾多數都會事先預約,空車問題主要來自固定班次提供的基本服務所致。
台灣今年邁入「超高齡社會」,6都紛紛推出敬老卡多元交通搭乘點數計畫,並普遍納入可用於計程車等彈性交通工具。鑑於只有台南市未提供敬老卡計程車點數補貼,立委陳亭妃偕7名市議員17日共同發表聲明,希望市府重視台南市高齡人口與幅員廣闊的特性,盡速整合計程車等運具,推出實質的敬老交通點數補貼計畫。市長黃偉哲回應,在財力有限的情況下,將力求有效分配,追求CP值最高的政策選擇。立委林俊憲也認為,擴大小黃公車路線、增加長照接駁,才是正本清源的做法。
交通部今首邀六都中台南市政府交通局出席道安記者會,分享地方推動道安改善經驗。台南市府透過大數據分析5年交通事故情形,健檢發現「行人、高齡及機車」族群在當地事故占比較高,因地制宜透過執法、工程及教育面來推行改善工作,去年A1事故死亡率較前年成功下降14.2%,行人事故死亡降幅也達10%。
台南市小黃公車「藍25」、「藍30」路線今日啟用,分別補強佳里到安南區、西港-七股-佳里2條路線,配備升降機的無障礙新車也首度亮相。2條新路線開通之後,第五期計畫共11條路線已全數開通上路,服務擴及27區,也達成溪北17區「區區有小黃」目標。
台南市政府今(13)日在下營上帝廟舉辦「大曾文區小黃公車上線啟航典禮」,宣布開通「黃5」、「黃20」及「橘10-1」3條新路線,行經下營、新營、柳營、六甲、麻豆及官田等區,下營上帝廟還宣布將由「神龜志工服務隊」擔任小黃公車預約小秘書,讓民眾更便利使用小黃公車。
宜蘭縣政府在偏遠地區規畫「小黃公車」,讓機動性高的計程車可以深入巷弄載送民眾,縣府24日舉辦擴大縣務會議,羅東鎮長吳秋齡向縣府爭取擴增小黃公車路線,縣府坦言,業者對小黃公車路線增設意願不高,將評估市區公車路線做優化調整。
宜蘭縣在偏遠地區規畫有「小黃公車」,讓機動性高的計程車可以深入巷弄,今天(24日)宜蘭縣政府擴大縣務會議時,羅東鎮長吳秋齡向縣府爭取擴大小黃公車路線,縣府坦言,業者對小黃公車路線增設意願不高,將評估市區公車路線優化調整。
為解決偏鄉地區交通不便的問題,台中市政府推動25條小黃公車,其中有16條都是怡美計程車隊營運,照顧年幼及長者出入,而駕駛在載送乘客往返期間不但建立起深刻友誼,更發生過許多趣事,讓乘車成為溫馨享受,還曾創下一車乘客年齡加起來達350歲的紀錄。
為補足偏鄉地區交通缺口,台中市府針對狹小道路、客源不足的區域推動小黃公車,頗受好評,今年再增3條路線,其中「黃25路九德溪尾線」從烏日區九德捷運站,行駛到台中最遠、與南投及彰化交界的溪尾里,不但補足偏鄉公共運輸網絡,也帶動更多學生選讀溪尾國小。
為補足偏鄉地區交通缺口,台中市府針對狹小道路、客源不足的區域推動小黃公車,頗受好評,今年再增加黃23路中庄龜壳線、黃24路麗水田中線與黃25路九德溪尾線,其中九德溪尾線從烏日區九德捷運站行駛到台中最遠、與南投及彰化交界的溪尾里,不但補足偏鄉公共運輸網絡,也帶動更多學生選讀溪尾國小。
臺南市政府積極推動大臺南公共運輸路網,為了強化各式運具轉乘效能及提升候車空間舒適度,更積極向中央爭取補助預算建置轉運設施。
36歲賴俊宏原本擔任民間救護車駕駛,5年前轉開公車,在新營客運負責黃幹線白河、麻豆路線,熱心服務搭車的年長者、輪椅族,累計高達300餘次,即使沒使用輪椅,他也能關照到不同族群需求,讓乘客備感窩心,甚至會指定「我要搭阿宏開的車啦!」
台中市小黃公車路網18日起再添3條路線,累計已達25條路線,新增3線分別為黃23路中庄龜壳線、黃24路麗水田中線、黃25路九德溪尾線,服務範圍涵蓋大甲區、大安區、龍井區及烏日區等地,其中黃25路更是首條銜接台中捷運,讓偏鄉與市區交通無縫接軌。
台中小黃公車路網今(18日)起再添3條路線,累計已達25條路線,新增3線分別為黃23路中庄龜壳線、黃24路麗水田中線、黃25路九德溪尾線,服務範圍涵蓋大甲區、大安區、龍井區及烏日區等地,其中黃25路更是從溪尾銜接台中捷運,讓溪尾長者直讚「就感心!」
屏東第4座轉運站「東港轉運站」7日正式啟用,因高捷延伸屏東計畫已進到可行性研究期末階段,該站將成為連結南北交通重要樞紐,縣府也計畫在枋寮、恆春、墾丁設轉運站,並在內埔建大型候車站,完善屏東整體交通網絡。
斥資1.21億打造的「東港轉運站」7日正式啟用,屏東縣長周春米透露,該站不僅將成為連結南北交通的重要樞紐,轉運站對面的國產署土地,還已經招標出去了,業者有意願規畫成旅館,可想見東港「機九」機關用地的整體開發,已經帶動周遭觀光、商業發展。
台灣各縣市有不少特殊地名,台南市長黃偉哲昨在臉書粉專推廣小黃公車路線,可預約路線其中一個站名為「摔死猴」,掀起網友熱烈討論,紛紛好奇站名的由來,由於早期當地的地勢險惡,就連動作敏捷的猴子也會摔死,才會被稱為「摔死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