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復育基地的搜尋結果,共41筆
位於宜蘭縣冬山鄉的松樹門湧泉與柯林第2湧泉池,近期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宜蘭分署、冬山鄉公所及農田水利署宜蘭管理處合作下,完成水域棲地營造示範,成果良好,不僅改善當地生態環境,也為瀕危植物復育開啟契機。宜蘭分署表示,未來將持續以「國土生態綠網」為整合架構,守護珍稀植物與自然棲地。
20多年前,我的第一份工作是到田野抓青蛙,當時常遇到很好的生態環境,不久就被工程破壞。雖然法規都強調保護,但現實卻不是如此。為了理解原因,我走進工程單位,才發現沒有人真的以破壞環境為樂,更多是因為「不知道」-不知道這裡有青蛙,不知道這裡是珍貴的棲地。
為促進海洋永續發展,新北市漁業處將舉辦「新北市海洋永續課程講座」,於9月3日中午12時30分起開放免費報名,9月13日起至9月28日、每周六日在新北市海洋資源復育園區熱情開課,共推出6場次海洋復育體驗課程。漁業處邀親子一起體驗海洋復育工作,深入了解海洋資源復育的奧妙。
台南市七股區頂山國小已停辦,校舍轉為社區使用場地,卻在丹娜絲風災受損嚴重面臨拆除,在地民眾陳情盼保留使用,民進黨台南市立委郭國文攜手立委林俊憲18日前往會勘,決定閒置校舍保留修繕後提供社區活化運用,若經費不足由風災特別條例支持。
「山麻雀」是瀕臨絕種野生動物,嘉義縣梅山鄉有一群茶農種茶、製茶之餘,致力為山麻雀提供友善棲地環境,幾年來成功讓山麻雀數量穩定增加,為讓全台灣都喝得到有保育觀念的台灣好茶,水土保持局南投分署與全家便利商店合作,在農業部茶及飲料作物改良場把關、協助下,推出「FMC雀語金萱茶」,即日起全家便利商店全台獨嘉上市。
嘉義縣梅山鄉有一群茶農以友善方式耕作,持續守護瀕臨絕種野生動物「山麻雀」重要棲地,為把兼顧生態的台灣茶分享出去,水土保持局南投分署與全家便利商店合作,在農業部茶及飲料作物改良場把關、協助下,推出「FMC雀語金萱茶」,正式在全台4300家全家便利商店獨家上市。
「源興居」結合中央畜產會專業協力與技術支援,推動台灣肉牛產業與本土血統保存,董事長劉泰英15日宣布,歷經6年種牛復育有成,將啟動「源興牛代養計畫」,預計3年內建構千頭純種源興牛的代養體系,期許成為台灣肉牛品牌化的推手。
為推動台灣肉牛產業及與本土血統保存,「源興居」結合中央畜產會的專業協力與技術支援,今由董事長劉泰英宣布,歷經6年種牛復育有成,將啟動「源興牛代養計畫」,預計3年內建構千頭純種源興牛的代養體系,期許成為台灣肉牛品牌化的推手。
夏季是獨角仙繁殖季,苗栗銅鑼自行車道5.4公里處光蠟樹林吸引大量獨角仙棲息,成為賞蟲熱點。苗栗市公所2021年設立復育基地推動生態教育,近日接獲投訴有人頻繁抓蟲,公所呼籲民眾尊重自然、生態觀察不干擾。
六福村今夏推出「輕遊票」,699元即可自由入園、免費搭乘「猛獸巴士」和「蒸氣小火車」,近距離觀察獅子、孟加拉虎…等人氣猛獸明星,還可參與大小朋友都歡迎的遊行,假日有暑假限定的燈光煙火秀,適合喜歡動物、感受主題樂園氛圍的消費者。
近年南海各國活動頻繁,海洋垃圾有增多跡象,南海諸島是我國生態保育重點區域,太平島海龜復育更是舉世聞名,為響應2025年「世界海洋日」,海巡署東南沙分署東沙及南沙指揮部於6月8日分別在東沙島與太平島舉辦淨灘活動,結合海洋國家公園東沙管理站及駐島單位,共同守護海洋環境,實踐海巡署「海洋保育」核心任務。
新北市政府與國立台灣海洋大學攜手合作推動「卯澳灣珊瑚移植工作坊」,課程將於21日辦理1梯次珊瑚移植工作坊活動,明天中午12時30分開放網路報名,限量招募25名志工,新北市漁業處歡迎對珊瑚有興趣的夥伴,一起參與「珊瑚移植工作坊」課程,協助移植與照顧珊瑚。
原本生長在海拔1500公尺以上山區的台灣原生種「阿里山油菊」,在嘉義大學森林系團隊努力復育、馴化下,現在平地也能順利生長、開花,加上阿里山油菊香氣、味道不輸杭菊,具發展地方產業潛力,15日11個公私團體、學校共同簽署「復育阿里山油菊推廣合作意向書」,將分區種下面積6660平方公尺的苗木,讓阿里山油菊遍地開花,未來更有望成為地方產業亮點。
嘉義大學森林系團隊受林業署嘉義分署委託,3、4年前開始台灣原生種「阿里山油菊」復育,經過1年多馴化,阿里山油菊已能在平地栽植、開花,15日由嘉義縣長翁章梁代表與11個單位、學校、社區簽署「復育阿里山油菊推廣合作意向書」,並贈送苗木供相關單位帶回種植,盼復育出6660平方公尺種植面積,讓阿里山油菊遍地開花。
《今周刊》2021年啟動「還海行動」,計畫邁入第5年,2025年《今周刊》宣布,將啟動1萬瓶海草復育計畫,號召企業、社會大眾在澎湖海床種下「藍碳種子」。這次「還海行動2025」與台大生命科學院漁業科學研究所合作,建置海草培育系統,在校園打造復育基地。同時,行動計畫也與蘋果劇團合作,將展開全台校園、社區巡演,將海洋生態保護向下扎根。
新竹市政府積極推動「社區共讀站」計畫,打造結合教育、文化與人文的共享空間,其中建功國小「洄游六燃─社區共讀站」近日完工啟用,不僅活化校園空間,更結合社區歷史與美感設計,讓閱讀融入生活、連結社區情感,成為學校與社區共同的閱讀基地。
全球首創紅樹林複合式養殖負碳技術,台灣大哥大、台江國家公園管理處、中興大學生命科學系5日共同簽署「紅樹林複合式養殖模式負碳技術研發與碳權開發計畫」ESG合作備忘錄,產官學協力推動「台灣大藍碳 紅樹林復育計畫」 。
為推動農業部「找回原力-原鄉生態永續新農業核心技術研發與擴散」計畫,高雄區農業改良場攜手在地部落蒐集種原、建置保種圃,扎根原鄉並無償協助繁殖種原及輔導栽培技術,讓傳統作物及文化傳承綿延永續,也結合六級產業帶動地方發展。
兆豐保險致力於推廣山林復育,再度與臺灣山林復育協會合作,共同推動高雄淺山天然植群復育計畫,日前由兆豐保險董事長梁正德、臺灣山林復育協會理事長張儀婷代表舉行簽約儀式,宣示將進一步推廣復育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