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撤村的搜尋結果,共39

  • 鳳凰來襲!宜蘭英士部落預防性撤村 警護送長者安全避難

    鳳凰來襲!宜蘭英士部落預防性撤村 警護送長者安全避難

    受鳳凰颱風外圍環流影響,宜蘭山區降雨不斷,大同鄉英士部落因位於土石流紅色警戒區,為確保居民安全,大同鄉災害防制中心今(11)日下午3時起決議啟動預防性撤村措施,並將村民安置於大同鄉復興村活動中心,共13人,村民9名至大同鄉復興村活動中心,其餘4人自行依親。

  • 昨晚預告紅警今早才宣布停班課!光復鄉民怒批縣府公告太慢

    昨晚預告紅警今早才宣布停班課!光復鄉民怒批縣府公告太慢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今天上午7時發布紅色警戒,縣府接著約在54分鐘後宣布光復全鄉停班停課,不少鄉民認為,昨晚就已經有預告會發布紅警,縣府與鄉公所卻未提前告知,不滿消息太晚公布紛紛到縣府臉書下方留言批評。對此,縣府強調,依規定須待紅色警戒通報單出來後,才能宣布停班停課。

  • 屏東枋寮藝術村 彩虹藝鐵博人氣

    屏東枋寮藝術村 彩虹藝鐵博人氣

     屏東枋寮鐵道藝術村歷經解約、藝術家撤村、經營不善等風波後,去年底台鐵局重新招標,由在地人林珅輝得標,他不惜砸下逾千萬元重金,將園區重新打造成「彩虹藝鐵」,目前試營運已吸引不少遊客造訪,在地觀光重見曙光,令人期待。

  • 枋寮鐵道藝術村重生多元化 斥資逾千萬打造「彩虹藝鐵」

    枋寮鐵道藝術村重生多元化 斥資逾千萬打造「彩虹藝鐵」

    枋寮鐵道藝術村歷經解約、藝術家撤村、經營不善等風波後,去年底台鐵局重新招標,在地人林珅輝得標後不惜重金砸下逾千萬元將園區重新打造成「彩虹藝鐵」,目前試營運已吸引不少遊客造訪,預計年底正式開幕,而後還有第二期工程將施作,包括從枋寮火車站至園區的氛圍再造、以及整合市集空間,令人期待。

  • 光復洪災罹難者頭七法會   家屬哭喊天人永隔   批縣府釀冤死

    光復洪災罹難者頭七法會 家屬哭喊天人永隔 批縣府釀冤死

    0923花蓮光復洪災造成18人罹難,縣府今天上午9時在瑞穗生命紀念園區舉辦「頭七功德法會」,罹難者家屬看著家人的照片,想到彼此已天人永隔,不禁啜泣落淚,縣長徐榛蔚到場擔任主祭,也不斷拭淚,場面哀戚。不過有家屬認為,地方政府明知光復行動不便的獨居長者多,卻因沒有強制撤離冤死,整起事件縣府、鄉公所及村里鄰長應負起最大責任。

  • 花蓮大馬村全村保命!網翻八屆村長「選舉政見」大讚:說到做到

    花蓮大馬村全村保命!網翻八屆村長「選舉政見」大讚:說到做到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23日因為樺加沙颱風溢流潰壩,下游光復鄉多人死傷,不過沿岸的大馬村在村長王梓安及時撤離下,全村順利保住一命,引發熱議。有網友翻出王梓安除了當選多屆村長,過去政見也曾宣言,「遇有颱風或土石流,主動查報反應公所指揮中心,儘快搶修並引導村民撤村至安全地方」,紛紛大讚他真的說到做到。

  • 馬太鞍溪堰塞湖出現「V形缺口」 林業署示警可能再淹

    馬太鞍溪堰塞湖出現「V形缺口」 林業署示警可能再淹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導致嚴重災情,林業及自然保育署昨(26)日表示,直升機空拍畫面顯示,溢流口與原先的壩體相比,下切了約114公尺,壩體約40%的土石泥砂也被大水沖刷帶走,導致下游河道嚴重淤積,無路可走的河水很可能從堤防缺口流出造成淹水,提醒民眾近期切勿靠近河岸。

  • 地質教授稱馬太鞍溪堰塞湖就是潰壩 慶幸1事沒發生:否則更嚴重

    地質教授稱馬太鞍溪堰塞湖就是潰壩 慶幸1事沒發生:否則更嚴重

    花蓮馬太鞍溪上游堰塞湖溢流,大量泥水沖進下游光復鄉,導致15人死亡,光復鄉至今滿目瘡痍,無法正常運作,持續停班停課,農業部卻稱此為溢流,並非潰堤或潰壩,並要求媒體更正用詞。對此中央大學應用地質研究所退休教授李錫堤,以及內政部前部長李鴻源先後出面表示,此次事件就是潰壩。

  • 光復鄉深夜水又滿出來!居民驚醒爭相走告:別待在家

    光復鄉深夜水又滿出來!居民驚醒爭相走告:別待在家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導致周邊光復地區出現嚴重災情,已造成14死、31人失聯的慘劇,救災依然持續進行中,不料今(25)日凌晨有民眾發現,「重災區」佛祖街旁邊的水竟然又滿上來了,鄉里們互相提醒深夜絕對不要待在家,呼籲撤離至避難所。

  • 馬太鞍溪堰塞湖釀災「出乎預料」? 決策過程、專家解析一次看

    馬太鞍溪堰塞湖釀災「出乎預料」? 決策過程、專家解析一次看

    花蓮光復鄉因強颱「樺加沙」豪雨重創,馬太鞍溪上游堰塞湖23日兩度發生劇烈溢流,洪水夾帶泥沙沖毀馬太鞍溪橋,湧入下游市區,造成至少14死、32傷、46失聯;目前各界對於為何不能事先預防以及該堰塞湖處理是否得當問題,意見紛紜。《中時新聞網》針對外界疑惑整理出官方、專家學者說法,供讀者釐清:問題可能出在哪?

  • 學者看問題 迷信細胞廣播 中央未介入協助

    學者看問題 迷信細胞廣播 中央未介入協助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23日下午發生溢流,共計6800萬噸的水量傾瀉而出,重創花蓮光復鄉。陽交大土木工程學系副教授單信瑜認為,這次風險通報,從中央與地方都沒有讓民眾充分了解,只靠細胞廣播太過簡單,民眾沒感覺,更一次凸顯防災體系頭重腳輕的問題。中央則有兩大疏失,一是輕忽颱風季節雨大,二是當地方人力不足時,沒有設法介入協助。

  • 棒球女足搖籃重創 前女國腳赤腳逃生

    棒球女足搖籃重創 前女國腳赤腳逃生

     這次遭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重創的花蓮縣光復鄉,是國內棒球和女子足球的重要搖籃;其中,前中華女足隊長、球員工會會長王湘惠,22日才協助擔任大馬村長的父親王梓安引導民眾疏散,23日也險些受困洪水,直到24日凌晨才在社群網站發影片報平安,並PO出已經安頓的民眾姓名,讓家人放心。

  •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災情慘重 地質學者指政府沒掌握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災情慘重 地質學者指政府沒掌握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最早於7月26日透過衛星影像觀測發現,並研判係因「薇帕」颱風影響山區,導致土石崩落阻礙河道產生,而8月13日立院召開會議時,立委傅崐萁曾要求將花蓮堰塞湖工程納入,卻遭農業部以「無立即危險」為由否決,如今溢流造成嚴重損害,外界也質疑決策是否有誤,學者認為,農業部稱無危險卻又著手計畫疏散,等同於自知有危險,但卻為了安撫民心說出此話,影響實質作業時間。

  • 曾示警「馬太鞍溪堰塞湖恐衝擊下游鄉鎮」 白委:中央別漠視

    曾示警「馬太鞍溪堰塞湖恐衝擊下游鄉鎮」 白委:中央別漠視

    強颱樺加沙外圍環流夾帶豪大雨,花蓮22日晚間出現豪雨等級以上降雨,導致馬太鞍溪堰塞湖水位快速上升,23日下午馬太鞍溪大量的土石向下游沖刷,造成馬太鞍溪橋斷裂,滾滾泥流進入光復鄉市區,災後復原工作恐雪上加霜。民眾黨立委林憶君表示,早在今年8月質詢就提出馬太鞍溪堰塞湖恐衝擊下游鄉鎮的隱憂問題,但當時部門卻以「無急迫危險性」話術來搪塞。

  • 影》丹娜絲滅村!屋頂吹飛「家沒了」空拍畫面曝

    影》丹娜絲滅村!屋頂吹飛「家沒了」空拍畫面曝

    丹娜絲颱風6日深夜登陸嘉義,是120年來首見,由於少了中央山脈的屏障,使得南台灣災情慘重。臉書粉專「大雄空拍」團隊受災民所託,用空拍機記錄下台南市七股區西寮里的災況,只見多處矮房屋頂整片被吹翻,隨處可見瓦礫、木板等,家園全毀宛如滅村,原本寧靜純樸的小鎮瞬間成了孤島,畫面令人心碎。

  • 日本鹿兒島海域震不停 村長行動了 安排渡輪啟動撤村

    日本鹿兒島海域震不停 村長行動了 安排渡輪啟動撤村

    日本南部鹿兒島縣外海吐噶喇群島海域6月21日清晨起地震連連,13天累計發生逾1050次震度1級以上的有感地震,今天(3日)下午一次規模5.5的地震是這波群震首度測得超過6級震度,12座小島之中的惡石島感受到最大震度6弱,全島居民撤往島上學校避難。管轄群島的十島村今晚宣布,有13名居民希望離開惡石島,已安排渡船明天一早接人,送往鹿兒島市。

  • 花蓮撤村人數兜不攏螺絲鬆了? 官員駁混淆視聽   議員怒回:閉嘴啦

    花蓮撤村人數兜不攏螺絲鬆了? 官員駁混淆視聽 議員怒回:閉嘴啦

    10月初「山陀兒」颱風來襲時,總統賴清德視訊時6度質問花蓮縣長徐榛蔚,雙方在撤村人數上兜不攏,引發爭議。縣議員張美慧今(7)日在議會要多位局處長上台備詢,釐清各局處防救災工作程序,直指縣府螺絲釘鬆懈,害縣長徐榛蔚沒拿到最新更新資料,害她出糗,不過民政處長明良臻連說「請議員不要混淆視聽」,讓張氣到怒罵「你閉嘴啦」。

  • 國軍馳援愛民助民國 站在防災第一線 民眾感動在心

    國軍馳援愛民助民國 站在防災第一線 民眾感動在心

    「康芮」颱風肆虐,國軍除配合地方投入災防,並於颱風遠離後隨即投入災後復原工作,民眾皆深表感謝。新東錦營造有限公司董事長曾仲甫表示,颱風此次直撲臺東,他看見國軍配合太麻里鄉公所與警方執行撤村與居民安置,如同家人受到官兵照顧感動在心,十分感謝國軍在防災第一線擔任守護者。

  • 康芮來襲!宜蘭山區撤村 蘇花路廊晚上9時起只出不進

    康芮來襲!宜蘭山區撤村 蘇花路廊晚上9時起只出不進

    康芮颱風來襲,宜蘭嚴加戒備,災害應變中心提升一級開設,大同鄉英士村及南澳鄉碧候村、金岳村等村,下午3時陸續撤村;蘇花路廊蘇澳至崇德晚上9時起只出不進,11時實施預警性道路封閉。另,農業部長陳駿季30日至南方澳漁港視察整備狀況,指示各船注意纜繩是否繫好,船上人員是否確實上岸。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