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晚上運動的搜尋結果,共16筆
一名女子因壓力過大引起皮膚過敏,醫師建議每天慢跑,她猶豫晚上下班後選擇公園或操場運動,貼文引發討論,網友建議改在室內運動;長榮大學職業安全與衛生學系副教授張振平指出,晚上空氣污染最嚴重,PM2.5沉降地面,劇烈運動易吸入大量懸浮微粒,可能引發氣喘或缺氧;胸腔科醫師蘇一峰也警告,空污嚴重時戶外運動,等同於慢性自殺,建議選擇室內或空氣較佳場域。
很多人認為睡前運動有助睡眠,但其實是NG行為。心理師吳家碩指出,運動的確能幫助入睡,但是不能太晚,否則處在「戰鬥或逃跑」反應,反而睡不好,建議睡前2到3小時避開劇烈運動。
很多人沒有運動的習慣,原因不外乎受限於器材,覺得一定要有啞鈴等器材才能訓練,或者受限於地點,覺得自己沒有時間去健身房或運動場。其實用自己的體重就可以做很好的阻力訓練,在家練不用特別遷就場地或器材,有瑜伽墊的大小空間就能訓練,想運動,隨時都能立刻開始,不用思考太多,坐下來或站起來就可以做!
女星隋棠2015年與圈外人Tony結婚,育有2兒1女,時常分享家庭的生活。17日凌晨,隋棠透露,她晚上運動回家時需走一段暗路,正在思考該怎麼走時,Tony無預警來接她,讓隋棠心暖暖,「結婚就這麼默默來到十年,何其幸運仍被牢牢放在心上,謝謝你。」
許多人會有晨跑習慣,但一起床就運動,可能會有心血管疾病風險。醫師蕭捷健指出,研究顯示清晨6點前運動心血管疾病發作風險較高,早上8~11點運動,心血管是最安全的。
運動有益身心健康,挑對時間效果更好。胸腔暨重症醫師黃軒表示,研究發現,早上運動對燃脂,與幫助穩定血糖與血壓效果最好,建議可以空腹快走;至於晚上運動,只要不在睡前1個小時進行,有可能造成失眠,是訓練肌力的最佳時段,建議可做瑜伽或重訓,紓壓效果特別好。
運動對健康有益,但什麼時間運動最好?對此,復健科醫師李炎諭整理3項有關不同時間進行運動對健康風險影響的研究,其中顯示於中午至下午運動,相較於早上時段,有更低的全因死亡風險;此外,針對肥胖的糖尿病個案,在晚間運動能降低最多的死亡與心血管疾病風險。不過,他也強調,維持運動習慣最重要。
脂肪肝可能惡化為肝癌。胃腸肝膽科醫師李柏賢表示,最新研究發現,晚上運動比早上運動,更能改善腸道菌叢、改善肥胖與脂肪肝,有「事半功倍」的效果,不過,冬天晚上氣溫低,建議外出運動,一定要做好保暖,或進行超慢跑、跳繩等室內運動,會相對比較舒適、安全。
運動有益健康眾所皆知,但該選擇早上還晚上進行較好?對此,泌尿科醫師呂謹亨引述研究指出,想要提升睪固酮分泌、改善新陳代謝,早上運動較為理想;若目標是增強力量和提高肌肉質量,晚上則較好,但要注意可能會對睡眠產生不良影響。
你習慣什麼時候運動呢?減重醫師蕭捷健表示,研究發現,女生早上運動運動,會比晚上運動,減少腹部脂肪達近2倍之多,但晚上運動更能增加肌肉量;至於男生晚上運動,則能明顯降低血壓;選對時間運動,對促進健康、增肌減脂更能事半功倍。
苗栗縣政府斥資2.1億元經費,在竹南鎮苗北藝文中心後方公有地,興建竹南全民運動館,去年9月動工,縣府24日舉行上梁儀式,預計2025年竣工啟用,未來將提供民眾優質運動空間及環境。
人們時常爭論一天中最佳運動的時間,有人認為是早上空氣好又精神佳,很適合運動,也有人支持晚上運動,認為這樣能夠讓晚上更容易入睡。最近有項西班牙的研究發現,在晚上6點運動(跑步、騎自行車或其他活動)的人比早上運動的人血糖更低,而且晚上運動似乎對久坐的肥胖成年人,更有正面的影響。
民眾日前行經彰化市成功路,驚見1名男子在斑馬線大跳熱舞,該男頂著一頭大捲髮,戴著粉紅邊框墨鏡,身穿小可愛及超短熱褲,不斷賣力扭動身軀,讓人很難將目光從他身上移開。捲髮男熱舞影片被上傳社群,引發網友熱議。今天該男現身說,彰化民風淳樸,之前他在台中跳時,從沒被關注過。
對忙碌現代人而言,做事講求CP值,運動健身也適用。家醫科醫師謝宜庭表示,國外研究顯示,晚上6點到12點間運動,最能降低心臟病和死亡的風險,推測可能是晚上運動可促進血糖的利用,若晚上沒空,也可把握白天空檔,來個多次短時間運動,只要每次達到3分鐘,效果不會輸給跑步機上的半小時。
運動有益健康,但選對運動時段,能發揮最佳效果。對此,家醫科醫師謝宜庭引述近期國外研究發現,對於肥胖者來說,晚上6點後~12點之前這段時間運動,最能降低心臟病和死亡的風險。另外,她還提到,多次短時間的運動也非常有益,只要把握空檔提高活動度,如快走、騎腳踏等,每次3分鐘就能達到良好效果。
台中市台74線草湖交流道高架橋下右轉草堤路,部分路段因重舖AC路面未補繪標線,民眾擔心誤導車輛逆向闖入,卻在反映後3個月才完工,台中市議員張芬郁10日批,交通設計不以安全為首重,卻是開罰績效擺第一;交通局說,因派工問題無法立即補繪,有先在該路口加設禁止禁入標誌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