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晶元光電的搜尋結果,共28筆
台大五姬之一的「農推蔓」翁滋蔓,和萬海家族富四代多次被直擊約會畫面,低調穩交約5年。今(16日)周刊報導,翁滋蔓在社交場合謊報年齡,以及豪門長輩不太滿意她,成為婚事卡關的原因之一。截稿前,翁滋蔓還沒回應以上爆料,不知真偽。
一、工商企業
富采投控(3714)8日公布第二季財報,為連續第三季赤字,累計富采今年上半年每股稅後淨損1.79元;富采董事會也通過人事案,富采子公司晶電、隆達將於2026年1月1日正式合併為富采光電,隆達董事長范進雍將出任董事長暨總經理職務。
富采投控(3714)今年初宣布將整併旗下兩大子公司——晶元光電與隆達電子,合併為單一子公司「富采光電」(Ennostar Corporation),以加速組織整合與提升整體營運效能,2025年10月1日晶元光電將先更名為富采光電,而兩家子公司合併後的組織及架構,預計於2026年1月1日完成。
富采(3714)面對產業快速變化與激烈競爭,今年初宣布將整併旗下兩大子公司晶元光電與隆達電子,合併為單一子公司「富采光電」(Ennostar Corporation),以加速組織整合與提升整體營運效能。2025年10月1日晶元光電將先更名為富采光電,而兩家子公司合併後的組織及架構,預計於2026年1月1日完成。富采光電董事長自2025年10月1日起將由現任隆達董事長范進雍出任,2026年1月1日兩家公司正式合併後,接任富采光電總經理一職。
富采(3714)為提升集團綜效,優化資產結構,於董事會決議通過富采集團旗下子公司Epistar JV Holding(BVI) Co.,Ltd.以美金3573萬元(約10億3745萬元新台幣)處分普瑞光電全數股權予LEDVANCE GmbH。交易完成後,富采集團將專注於推動雙加值引擎策略的場域加值與方案加值,並透過資產組合調整,提升公司營運績效。
富采控股(3714)為提升集團綜效,優化資產結構,於4日董事會決議通過富采集團旗下子公司Epistar JV Holding(BVI) Co.,Ltd.以3,573萬美元處分普瑞光電全數股權予LEDVANCE GmbH。
富采旗下晶電、隆達將於10月1日正式合併,在Touch Taiwan 2025開展之前,富采表示,在車用光源相關領域,憑藉子公司既有的車款導入經驗,並透過合併實現資源整合與技術升級,進一步強化車用市場布局。
富采(3714)在車用光源相關領域,憑藉子公司既有的車款導入經驗,並透過合併實現資源整合與技術升級,進一步強化車用市場布局,提供更全面的產品與技術方案,滿足不斷增長的市場需求。富采將於4月16日至18日參加Touch Taiwan 2025,展出完整車用光源解決方案,涵蓋車內外顯示、座艙氛圍與智能感測應用,展現其在車用市場的技術領先優勢,助力產業升級轉型。
環宇-KY(4991)專注佈局光通訊與矽光子產品應用,目前800G PD市佔率居全球第一,環宇-KY董事長黃大倫表示,公司將轉型為光通訊IDM廠,隨著全球800G、1.6T光收發模組需求進入高成長期,不僅今年營運看好,公司亦加速美國廠轉型,將產品線從PD進一步跨入CW雷射(連續波雷射器),並規劃在新竹科學園區設置後段產線,全力衝刺光通訊/矽光子商機。
為優化組織並加速推動光電半導體事業,富采(3714)上周五法說會上宣布合併子公司晶元光電與隆達電子為富采光電(Ennostar Corporation)。根據TrendForce最新研究,憑藉晶片與封裝技術的資源整併,富采光電2024年營收為7.6億美元,在全球同時具備光電半導體晶片與封裝技術能力的LED廠商中排名第五,未來將持續發展高附加價值的應用,以滿足客戶需求。
富采(3714)周五召開線上法說會,除了公布2024年第四季及全年財務報表,亦宣布重大合併計畫,經董事會決議,旗下子公司晶電、隆達將合併為單一子公司,公司名稱暫定為富采光電(Ennostar Corporation),以加速光電新領域及加值方案的事業推動。富采董事長彭(又又)浪提到,本次合併計畫係為富采控股的組織優化及調整,不影響公司股東權益,合併基準日暫定為2025年10月1日。
鋼鐵龍頭中鋼(2002)、LED龍頭富采(3714)永續雙雙獲得肯定,富采集團本次獲獎項目為低碳紅外光LED生產技術,在製造部分,旗下晶元光電取得顯著地減碳成效,使砷化氫(AsH 3)氣體使用量降低54%,預計碳排量每年可減少2022 ton CO2e;中鋼也完成短、中、長程減碳方案及碳中和路徑規畫,並採系統性及組織性方式推動減碳,包括增加製程廢熱回收、提升能源使用效率、汰換老舊設備、導入AI技術、減少能耗等項目,其中中鋼近年來共完成325個AI專案,創造年效益接近新台幣16億元。
新竹市東區力行路、新竹科學園區內晶元光電公司地下3樓,今天(25日)下午1時多傳出1輛車輛疑似自燃火警,現場產生大量濃煙,公司立刻緊急疏散上千名員工。消防局獲報後立即派員到場,員工已自行將火勢撲滅,並無波及到其他車輛,幸好人員迅速疏散,也無人受傷、受困,至於詳細起火原因仍待進一步釐清。
一、工商企業
全球掀起搶攻減肥藥商機熱潮,北極星-KY(6550)斥資20億元併購霖揚,開發「神藥」瘦瘦針;外界關注霖揚開發的Semagluti de(司美格魯肽即瘦瘦針)能否於2024年底進入商業化,也讓北極星5月3日將召開的股東會成為焦點。
砷化鎵廠環宇-KY(4991)26日召開重訊記者會,公布經審計委員會及董事會決議通過子公司Global Communication Semiconductors, LLC(GCS)向晶成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購置微電子機器設備,且公司處分持有全數晶成半導體股權予富采控股之子公司晶元光電,董事長黃大倫表示,公司未來仍會持續尋找其他策略合作夥伴,以降低地緣政治風險衝擊。
3日花蓮強震,全台同感其威,攸關台灣經濟命脈的科技業重鎮,包括竹科、中科與南科,除部分科技廠商預防性停機、人員疏散外,並無重大災情傳出。國科會強調,科學園區廠房及設備建置時,事先都有考量地震因素,規劃緊急應變機制,目前三個園區正常營運;國科會在地震第一時間成立「緊急應變小組」,竹科、中科、南科三個園區管理局同步成立「緊急應變中心」,後續將持續關注地震影響,確保科學園區運作順利。
富采(3714)旗下晶元光電近日榮獲台灣光電暨化合物半導體產業協會(TOSIA)所舉辦「TOSIA AWARD」三大獎項,以「SWIR LED產品」勇奪傑出產品獎特優殊榮,「高功率藍光雷射晶粒」與「Micro LED波長高一致性及適合巨量轉移型態的精密技術」則分別獲得產品獎與創新技術獎優勝,高度肯定晶元光電於光電領域的前瞻技術表現。
今年前二月商用不動產熱爆,根據第一太平戴維斯最新統計,累計交易金額衝145億元、年增達70%,其中高科技產業買氣最強勁;竹科硬碟大廠台灣力森諾科萬坪舊廠廠房,預計5月9日以底價10多億元,公開標售,被視為竹科稀缺物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