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林明裕的搜尋結果,共53筆
114年大臺中好人好事代表暨全國社會教育奉獻楷模頒獎典禮、聯歡千人宴,併同2025全國教育界歲末感恩音樂餐會,日前於台中市潮港城婚宴會館盛大舉辦,席開120桌,嘉賓雲集。
國安局副局長黃明昭將回鍋警界,接任警察大學校長,遺缺將由調任新竹地檢署檢察長半年多的陳松吉接任。
考選部原政務次長鄭中平7月請辭獲准,總統府今天公布總統令,任命曾當過教育部次長的林明裕接任考選部政務次長一職,自8月1日生效。
國立勤益科技大學日前舉行第九任校長就職典禮,由陳坤盛講座教授接任。陳坤盛博士曾帶領學校由技術學院升格為科技大學,此次回鍋接掌校務,成為國立科技大學史上首位二度擔任同一學校校長的紀錄。
立法院教文會於16日舉行「學校午餐法制化」公聽會,教育團體認為,學校午餐應是飲食教育的實踐驗收,讓學生單純享用美味健康營養午餐,從中感受實踐,非為加入健康與體育領域等已學習過的各種飲食教育宣導活動。
桃園青埔地區移入人口多,國小、國中皆實施總量管制,其中青園國小在1期校舍完工啟用後,市府啟動2期工程13日舉辦動土典禮,預計興建教室、活動中心及地下停車場,第1階段2025年8月完工,屆時該校可解除總量管制,2026年第2階段工程完工,將達到60班大型學校規模。
「112學年台灣獎學金及華語文獎學金畢(結)業生歡送會」於今日舉行,共計有來自74個國家、超過800名受獎生完成學業。來自義大利的外籍生Emanuele Grasso說,求學期間,對台灣民眾的友善,留下深刻的印象,畢業後決定將留在台灣工作。
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今辦理《青年基本法草案》公聽會,立委提出的版本多主張要訂定全國青年日,民進黨立委林宜瑾等人認為應將7月16日訂為台灣青年日,以紀念當年台灣知識份子的貢獻。不過學者認為,可以訂定全國青年日,但不應該放假。
桃園市中壢區龍岡國小於1962年設立,原校地受道路拓寬影響,需內縮校地空間,使用不便,市府擇定遷校基地距龍岡國小現址約1公里處,新建龍興國小,規畫國小教室、幼兒園等,全案量體達61間教室,工程總經費逾11億元,昨日開工,預計2027年竣工。
桃園市中壢區龍岡國小於1962年設立,原校地受道路拓寬影響,需內縮校地空間,造成使用不便,故市府擇定遷校基地距龍岡國小現址約1公里處,新建龍興國小,規畫國小教室、幼兒園等,全案量體達61間教室,工程總經費逾11億元,預計2027年竣工,繼續服務龍岡國小學區學童。
斥資19.33億元的國立屏科實驗高級中等學校23日正式動土,預計2026年4月完成第一期工程,也就是幼兒園、雙語部、國小部、國中部竣工,全校區竣工啟用要至2027年4月,校長陳志偉指出,屏科實中將於今年8月1日正式成立,開學後國小部暫用凌雲國小上課、國高中部則暫落腳大仁科大,目前國中、國小部的招生率5成,持續開放報名至5月9日,高中部待國中會考結束後招生。
新竹縣政府因應竹北市就學需求,投入12.5億元興建縣立勝利國中校舍全部完成,20日由縣長楊文科及教育部政務次長林明裕等人熱鬧剪綵揭牌,林明裕指勝利國中是全國公建計畫最先完成的國中,是中央與地方攜手努力打造的幸福教育園地,稱讚楊文科是「第1名縣長」。
新竹縣政府因應竹北市就學需求,投入12.5億元興建縣立勝利國中校舍全部完成,20日由縣長楊文科及教育部政務次長林明裕等人熱鬧剪綵揭牌,林明裕指勝利國中是全國公建計畫最先完成的國中,是中央與地方攜手努力打造的幸福教育園地,稱讚楊文科是「第一名縣長」!
副總統賴清德今天(18日)接見青少年傑出志工,肯定他們正值就學階段,有效運用零碎時間回饋社會,為臺灣這塊土地貢獻心力,建立一個更美好的未來。他也期許所有青少年志工持續踏出屬於自己的青春步伐,讓國人看見屬於年輕世代的熱情。
根據教育部統計,國小、國中、高中及大專校院的校園自殺通報件數,在近5年成長5至10倍,讓人怵目驚心。教育部15日指出,學生會萌生自殺想法,多因憂鬱症、家庭衝突、親師溝通、課業壓力及感情不順等因素,教育部將推動輔導教師增補作業,以協助有需求的學生。
最近5年,各教育階段的校園自殺通報件數均成長5至10倍,讓人觸目驚心。教育部今表示,將推動學校輔導教師增補作業,國中部分114學年完成,國小部分提前至116學年完成;大專校院輔導人力,將從每1200人配置1位輔導人力,調整為900人,以有效協助有輔導需求的學生。
桃園市中壢區興南國中校園位置緊鄰殯葬園區,且地勢低窪每逢大雨易淹水,導致入學報到率逐年下降,市府決議遷校至機捷A21站區段徵收區文中用地,新建環北國中11日舉辦動土典禮,將興建教學大樓、行政大樓及活動中心等,預計2026年下半年完工。
AI(人工智慧)發展趨勢不可擋,但新北市復興商工師生美展首獎作品使用AI繪圖,卻被取消資格並記過,但立委10日指出,全國高中的閱讀心得比賽中,也有作品使用AI,並問教育部是否鼓勵學生用AI?教育部次長林明裕回應,用AI的孩子應該被鼓勵,將研議使用指引,引導學生正確使用。
1994年「410教改大遊行」迄今滿30年,但對當年訴求,教團認為,不僅升學壓力未減輕,學歷還嚴重貶值,盼準總統賴清德上任後,召開全國教育會議。教育部次長林明裕表示,只要存在明星高中或大學升學制度,學習壓力就不能減輕,但認為有必要召開全國教育會議,藉此廣泛蒐集各界意見,以規畫未來我國教育發展。
準公共幼兒園政策8月邁入第三期,教育部10日表示,相關園所要在115學年前達成師生比1:12,提前達成將能獲得連續3年補助。不過立委質疑,現在出生人口在減少,教育部應對準公共幼兒園進行總量管制,因為若繼續擴充,最後可能造成一些園所變成「蚊子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