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湳仔溝的搜尋結果,共31筆
新北市板橋湳仔溝昔日曾被譏為「黑龍江」,惡臭難聞,市府近年推動水環境治理,現已成為兼具防洪與生態功能的都市生態廊道。水利局9日舉辦「世界河川日重回湳仔溝」活動,透過紀錄片回顧湳仔溝蛻變,值得一提的是,湳仔溝獲選「都市河川復甦」典範,新北市長侯友宜形容這是一場「從掩鼻到微笑」的城市華麗轉身。
板橋湳仔溝昔日曾被譏為「黑龍江」,惡臭難聞,新北市府近年積極推動水環境治理,現已蛻變為兼具防洪與生態功能的都市生態廊道。新北市水利局9日舉辦「世界河川日 重回湳仔溝」活動,活動透過紀錄片回顧湳仔溝蛻變,新北市長侯友宜形容這是一場「從掩鼻到微笑」的城市華麗轉身。
新北市泰山區大窠坑溪為「還河於自然」示範河域,新北市府斥資1億5677萬元打造,從堅實橋至山腳溪橋,全長925公尺,採用「近自然工法」保留原河川地貌。新北市長侯友宜11日出席完工典禮,他表示以「近自然工法」營造水域型態及棲地條件,還原河道景觀,並建立長達約1.3公里的景觀綠廊,提供在地民眾散步、親近自然的好場域。
新北市泰山區大窠坑溪為全台首座「還河於自然」示範河域,先前一期工程將原本的水泥河道改成結合生態、景觀與休憩的水岸環境,備受好評,二期從去年1月開工至今,市長侯友宜今(11)日出席完工典禮表示:這項建設是大家看得到、用得到!隨即和水利局長宋德仁、 泰山區長林俊宏等人進行啟動儀式。現場近百人參與,氣氛熱絡。
「新北濕地夏令營-一起搞濕蹤」7月登場,新北市高灘處今年以「探索濕地x任務遊戲」為主軸,邀請即將升上國小四~六年級的學生組隊出任務,走進大漢溪濕地生態廊道,破解人工濕地運作的秘密,解鎖夏日濕地任務,7日上午11點開放報名,一起來「搞濕蹤」。
新北市「四大黑龍江」昔日臭名遠播,水利局推動水安全、水清淨、水育樂、水滲透、水生態、水文化「六水治理策略」,經過6年整治及生態復育,如今蘆洲鴨母港溝、板橋湳仔溝、中和瓦磘溝及中和藤寮坑溝環境復原,河川「活」起來,真正實現「我家門前有小河」的美好願景。
新北市「四大黑龍江」昔日臭名遠播,水利局推動水安全、水清淨、水育樂、水滲透、水生態、水文化「六水治理策略」,從截汙、接管汙水,到引進清水、用自然工法修復溪流,經6年整治及生態復育,如今蘆洲鴨母港溝、板橋楠仔溝、中和瓦磘溝及中和藤寮坑溝環境復原,讓河川「活」起來,真正實現「我家門前有小河」的美好願景。
新北市水利局4月30日在板橋湳仔溝抽水站舉辦「防汛演習」,新北市長侯友宜到場視察,演習項目包括水情監控及應變、防汛整備機制、智慧防汛平台運用及災後搶災等。侯友宜表示,新北市有山、有海、有河川,災害樣態多元,只有透過不斷強化防汛作為,才能在災害發生時,降低市民生命財產損失與市民生活上不便。
新北市水利局今(30)日上午在板橋湳仔溝抽水站舉辦「114年度防汛演習」,新北市長侯友宜到場視察,演習項目包括水情監控及應變、防汛整備機制、智慧防汛平台運用及災後搶災等。侯友宜說,透過不斷強化防汛作為,才能在災害發生時,降低生命財產的損失與生活不便。
近年來桃園北橫地區的螢火蟲越來越多,凸顯桃園生態環境保護已逐漸出現成效,桃園市觀旅局風景區管理處今年重新調查北橫沿線多處賞螢地點,推出「2025北橫賞螢地圖」。觀旅局代理局長王麗娟表示,大溪區及復興區乾淨無汙染山林溪流間,可一睹螢火蟲成群結隊飛舞於夜空中的如夢似幻場景。
近年來桃園北橫地區的螢火蟲越來越多,凸顯桃園地區的生態環境保護已逐漸出現成效,桃園市觀旅局風景區管理處今年重新調查北橫沿線多賞螢地點,推出「2025北橫賞螢地圖」。桃園市觀光旅遊局代理局長王麗娟表示,每年4月中旬到5月初日落時分至夜間6到7點左右的短暫時間內,大溪區及復興區乾淨無汙染山林溪流間,螢火蟲成群結隊飛舞於夜空中如夢似幻。
長達9天的春節連續假期即將到來,新北市政府推薦蛇年走春好去處,板橋區的母親之河湳仔溝,在水利局近年整治下,河道周邊環境及生態大幅改善,使沿岸河廊的休閒人口越發增多,近期在津渡橋右岸景觀步道更增設夜間照明,讓市民在夜間有更安全便利的步行環境。春節期間大魚大肉後,不妨與家人們相約到湳仔溝散步消脂,共賞浪漫夜景與生態饗宴。
新北市共有84座抽水站,每座抽水站設置貯放柴油設備,以供抽水設備運轉所需。為防止油料洩漏,水利局近2年優化抽水站地上儲油槽系統,加高貯油槽防溢堤符合法規規範,避免汙染土壤或地下水體。地上油槽設施改善作業分2階段,第1階段已於2023年11月完成改善43座站體,2025年2月再完成41座,提升抽水站周邊環境。
新北市政府水利局辦理「新北市抽水站地上儲槽設施改善工程(第2標)」,即將在2月初完成41座抽水站地上儲油槽系統改善,若有油料不慎洩漏時,外溢的油料可先暫時存放防溢堤內,可降低土壤或地下水體污染可能性。抽水站將更符合環境部訂定「防止貯存系統污染地下水體設施及監測設備設置管理辦法」規定,提升抽水站周邊環境。
新北市水利局近期在板橋湳仔溝津渡橋右岸景觀步道,增設夜間照明,讓民眾在夜間有更安全便利的步行環境,進一步打造舒適宜居的休閒空間。
新北市環保局22日舉辦「新北城市氣候論壇《水永續,新韌性》」,論壇聚焦於城市水資源管理的未來挑戰與應對策略,凝聚多位水資源領域的專家學者、產業代表及政策制定者,共同探討水環境、水經濟、水科技與水文化四大面向。過去曾在環保局服務的新北市副市長劉和然受邀出席,並分享在水治理方面的成果與經驗。
受熱帶性低氣壓及低壓帶影響,氣象署今(22)日對台北市、新北市、桃園市發布大雷雨,持續至12時30分,新北市三峽區出現山區暴雨,持續至13時37分,新北市水利局表示,21日9時30分至9月22日11時20分,已有32座抽水站開啟抽水,總抽水量415.2萬噸,約1660座游泳池水量。
為加強人員應對緊急災難的能力,使所轄抽水站在遭遇地震等重大變故時能處變不驚,新北市水利局7月起至市轄84座雨水抽水站陸續辦理防災演習,以湳仔溝抽水站為首,展開緊急避難及應變演練,由專門委員黃茂松擔任指揮官,以維護抽水站的安全運轉,已於8月31日完成新北市抽水站的演練。
受旺盛熱對流影響,午後雷陣雨頻傳,新北市板橋浮洲地區日前發生嚴重積淹水,積水逾30公分,影響用路人行車安全。議員11日邀集相關單位會勘,針對排水系統,研議如何有效改善。對此,水利局說明,先加強維護周邊雨水下水道系統及改善抽水設施進水流路,並已向中央申請經費設置蓄洪池。
【旅奇傳媒/編輯部報導】迎接暑假來臨,一群生態小精靈已悄然現身在湳仔溝,新北市政府水利局邀請民眾來趟生態半日遊,偕同親友至板橋湳仔溝與新海人工濕地走走,拍照打卡騎單車,欣賞各種翩翩起舞的蝴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