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疲倦的搜尋結果,共756筆
肺炎長年位居台灣十大死因第三位,每逢秋冬更隨著流感及多種呼吸道病毒活躍,對高齡長者與慢性病患者威脅甚大。為守護社區健康、提醒民眾及早防護,亞東醫院響應世界肺炎日,舉辦「世界肺炎日民眾衛教活動」,藉由淺顯易懂的衛教講座與互動問答,帶領民眾深入了解肺炎預防與疫苗接種觀念。亞東醫院副院長彭渝森指出,肺炎並非無法對抗,只要「提早預防、正確識別、及時治療」,就能大幅降低風險,守護家人健康。
隨著現代人對睡眠品質的重視不斷提升,穿戴式裝置已成為監測與改善睡眠的重要利器。三星電子宣布,其Samsung Health Monitor應用程式內的「睡眠呼吸中止檢測功能」正式獲得台灣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TFDA)核准,即日起於台灣上線。支援機種涵蓋Galaxy Watch4系列以上智慧手錶,並需配對Android 12.0以上版本之Galaxy智慧型手機。只要完成應用程式軟體更新,用戶即可透過Galaxy Watch辨識潛在的睡眠呼吸中止症風險,結合三星完整的睡眠監測功能,打造更全面的健康守護體驗。
有不少人希望自己長得高,但因為生病的關係長太高就不是件好事!大陸浙江一名20歲劉姓男子小時候不高,在青春期時身高急速飆升,甚至曾在1年內猛長25公分,目前他的身高已經有223公分。後來劉男常常有體力不支、身體不適的情形,就醫後才發現確診罕見疾病「垂體性巨人症」。
隨著天氣逐漸轉冷,火蛇年帶來的水火相剋能量,讓部分生肖的健康亮起紅燈,命理專家廖翊樺老師在節目《命運好好玩》中指出,今年是乙巳火旺年,生肖屬鼠、虎與豬的人秋冬時節要注意身心狀態,從精神情緒到消化系統都可能出現異常,稍不留意就容易心火旺盛、感到疲倦與焦躁。
南韓模特兒金性燦(김성찬)2013年從時裝秀出道,隔年參賽韓版《超級名模生死鬥》第5季走紅。豈料,他的親哥哥6日證實,金性燦不敵癌症過世,享年35歲。
24歲小美近半年來常感到疲倦、專注力下降、情緒低落,夜間難以入眠,還合併不寧腿症狀,求診後才發現元兇是「缺鐵」,且血紅素檢查數值正常,屬於「非貧血性缺鐵」,長期被忽略。專家指出,缺鐵不只會貧血,還會影響情緒與專注力,很多人第一時間以為是壓力、焦慮或身心疾病,但有時可能是營養失衡導致。
清水孟國際塔羅篠安老師於臉書公布11月9日至11月15日的星座運勢,隨著水星逆行於射手座,有關於溝通、旅行、文件、信念與教育議題將容易發生誤會與延誤;同時,木星逆行於巨蟹座,提醒人們重新檢視安全感與歸屬的來源,回顧情感與家庭課題。
蔬果汁「綠拿鐵」是許多人喜愛的高營養密度飲品,但有人卻喝到關節痠痛,甚至身體慢性發炎、整個人越來越累,演員「雷神索爾」的弟弟連恩漢斯沃(Liam Hemsworth)也是苦主之一。減重醫師蕭捷健指出,綠拿鐵中的菠菜、杏仁、奇亞籽等食材含有大量草酸鹽,過量攝取可能使其堆積體內,引發腎結石、血管鈣化與腦霧。
一名76歲長者原先身體硬朗,手術後竟肺部感染,且肝、腎功能退化,從此一病不起。林口長庚醫院腫瘤科助理教授級主治醫師廖繼鼎指出,此情況是身體長期透支的結果,常見於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日常就要注意5個警訊。
一名45歲女子原本月經5、6天就結束,但近一年來,她月經量越來越多,這才就醫發現有子宮肌瘤,且肌瘤長在黏膜下,造成嚴重貧血,血色素僅常人的3分之1,經輸血6袋,並進行子宮鏡肌瘤手術切,術後月經終於恢復正常。醫師提醒,月經周期經血量約80到100c.c,若超過建議就醫,否則長期貧血,嚴重有可能導致心衰竭,甚至危及生命。
提物品、開瓶蓋等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動作,都少不了手部握力的幫助,近年來「握力」成為評估身體功能與健康狀態的重要觀察指標。董氏基金會引述一篇今年3月發表於《老化臨床與實驗研究》的研究指出,憂鬱症、高血壓、糖尿病、阿茲海默症、骨關節炎等疾病以及日常活動困難,都與握力衰弱有關。
飯後不到一小時又想吃東西,當心假性飢餓找上門。國外多項研究指出,當人們處於焦慮或無助狀態時,壓力會讓大腦學會「說謊」,並製造進食的慾望。營養師薛曉晶建議民眾,可多練習「正念飲食」,學會分辨真假飢餓。
動得夠,心更好。研究發現,女性每周運動250分鐘,就能達到與男性530分鐘的護心效果,並可降低30%冠狀動脈疾病風險。台北榮總遺傳優生學科主任張家銘今(1)日表示,男女因荷爾蒙與肌肉代謝不同,尤其建議女性更年期後多做瑜伽、游泳等中強度運動,以維持代謝平衡。
一名男子阿國指控,妻子小萱與男同事阿華(均化名)在婚姻存續期間暗通款曲,甚至被他與友人當場逮個正著,痛斥對方明知她有丈夫,仍然公然越界。法官審酌後認為,兩人關係已超出一般朋友界線,侵害配偶權情節重大,判阿華應賠償阿國精神慰撫金50萬元。
耳鳴是現代人常見困擾之一,安靜時特別明顯,甚至影響睡眠與情緒。中醫師表示,耳鳴不只是耳部問題,而是氣血失調、臟腑功能失衡的反映,常與腎、肝、脾三臟相關。若能從臟腑平衡、氣血調和著手,配合個人體質調理、飲食節制與穴位保健,便可逐步緩解。
天氣轉涼後,許多人容易感到疲倦、頭暈或氣喘,以為只是體力不足或睡眠不佳,其實可能是「貧血」在作祟。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血液腫瘤科醫師洪淩真提醒,貧血是指血液中紅血球或血紅素濃度下降,導致氧氣運送能力減弱,使身體組織缺氧。輕微時症狀不明顯,但若長期忽視,可能引起注意力下降、心悸、胸悶,甚至增加心臟負擔。
一名擔任房東代理人的陳姓男子,因處理租屋事宜結識女房客小雪(化名),兩人相約吃宵夜後,陳男竟趁小雪在車上熟睡時,兩度環抱她,更在陽明山區撫摸其胸部與私密處得逞。小雪驚醒後奮力抵抗,事後情緒崩潰痛哭,立即報警處理。士林地方法院審理後,依強制猥褻罪判處陳男有期徒刑1年2月。
一名44歲女子稱因病摘除子宮後,面臨膀胱下墜感、打噴嚏就漏尿、體力變差等問題。台中榮總婦女醫學部主治醫師謝筱芸對此解釋,女性漏尿不管有沒有子宮都可能發生,但只要卵巢仍在運作,雌性荷爾蒙與新陳代謝都不會明顯下降,體力也不會因此受到太大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