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禁漁區的搜尋結果,共57筆
漁業署回應綠色和平組織提出「漁業活動導致珊瑚衰退,漁業管理納入海洋保護區規劃」訴求,影響淺海珊瑚(礁)海域環境影響因素包括氣候變遷海水溫度升高、人為活動及開發行為等。漁業署3日強調,近年小琉球遊客量已超過建議環境承載量,且小琉球海域自102年起依漁業法相關規定,3浬內海域已禁止網具類漁船作業,澎湖縣政府102年已公告南方四島底刺網禁漁區,漁業署表示,尚不宜片面認定漁業活動為影響淺海珊瑚(礁)主要因素。
台灣珊瑚正在衰退!環團實際調查發現,因頻繁漁業活動,小琉球及澎湖南方四島珊瑚處於頹敗中,多處珊瑚礁都被藻類大量覆蓋,甚至澎湖知名潛點「紫色薰衣草森林」,昔日珊瑚群紫色花海,如今只剩白色骨骼殘骸,一片死寂。
綠色和平指出,根據統計,小琉球海洋保護區去年出現291件違規捕撈、採集等行為,卻一件都沒結案,南方四島國家公園抓到逾百件違規,不到一半被處分,環團呼籲強化對違規漁船執法及監控,專家則建議參考夏威夷經驗,保護能促進珊瑚生長的草食類魚種,才不會讓海洋保護區淪為空殼。
台灣珊瑚正逐漸衰退!環團實際調查發現,被畫設為「海洋保護區」的小琉球及澎湖南方四島竟有多處珊瑚礁被大量藻類覆蓋,甚至死亡,例如澎湖知名潛點「紫色薰衣草森林」就只剩白色骨骼殘骸,其中漁船在小琉球活動程度最高,對當地珊瑚造成不小壓力,而澎湖南方四島部分禁漁區的漁船活動數值偏高,顯示執法不力,示警3地海域缺乏有效漁業管理、執法困難,造成漁業資源枯竭、珊瑚生態持續衰退,面臨漁業、觀光與生態三輸的巨大挑戰。
澎湖縣政府農漁局繼18、19日兩天夜間成功查緝潛水器非法補漁和違規在距岸一海浬內使用底刺網作業後,於昨(27日)夜再度聯合海巡署十三巡防區及民間海洋保育志工隊出擊,原本是鎖定香爐嶼附近違規放流刺網害海龜纏繞的不法漁民,卻意外在龍門裡正角南方200公尺海域,逮到在近岸違法底刺網作業漁船。
澎湖縣政府農漁局繼前(18日)晚攜手海洋志工成功查緝潛水器非法補漁後,昨(19日)晚再度聯合海巡署十三巡防區及民間海洋保育志工隊,前往望安週邊海域查獲一艘CTS舢舨漁船,違規在距岸一海浬內使用底刺網作業,連續兩日展現實績,宣示縣府打擊非法漁業決心。
新北市政府2日召開市政會議,農業局以「從海出發─漁海共好」為題專題報告,在未來海洋資源永續發展上將著重於「生產、生態、生活」為主要核心,推動海洋永續。新北市長侯友宜宣布,將實施刺網漁具全面退出東北角3海里,規畫於今年7月中旬公告修正規範。
澎湖西南海域近日有潛水者遇上成千上萬尾白堯及丁香,從水面到水下10米形成魚柱奇觀,並像龍捲風般不停地旋轉,以期嚇走掠食者。澎湖潛水業者葉生弘猜測,或許這就是近來澎湖海域頻頻發現「溫柔的巨人」鯨鯊蹤影的原因,追逐這些食物而來。
綠色和平組織今(6)日舉辦記者會稱我國籍漁船2024年8月於北太平洋公海禁漁區捕撈鯊魚事,並痛批漁業署放任、缺失頻頻導致我國漁業國際聲譽不佳,對此漁業署回應,該海域並非不是國際規定的禁漁區,而是我國為保護鯊魚生態,自發性設立的「特定漁船禁漁區」,並自2021年起開放試行特定漁船於該海域捕撈鯊魚,進行科學數據蒐集,以滾動調整我國中西太平洋鯊魚管理措施。
綠色和平今(6)日在漁業署前廣場舉行記者會,揭露台籍遠洋漁船去年8月於北太平洋公海禁漁區捕鯊的多起事件,並指出事發至今已逾半年,卻未見漁業署有任何裁罰紀錄。此舉不僅讓相關法規形同虛設,更暴露漁業署對遠洋漁船作業狀況的掌握度顯有不足,綠色和平呼籲其上級機關行政院應負起最終責任,尤其在台美關稅談判進行中、川普要加強審查進口海鮮非法漁撈狀況的關鍵時機。
澎湖縣政府基於保護丁香魚產卵母魚,在與相關研究單位和機關、產銷班漁民等共同協商後,採納漁民提議試辦自主延長禁漁期,藉此讓丁香魚有更為充足的生長空間,公告今年度丁香魚採捕禁漁期提早從4月20日起至6月1日止,同時畫設自主管理禁漁區,籲請從事燈火作業的棒受網、焚寄網漁船避免進入該海域作業,提供魚群安定的生息環境。
佔有國內99%以上丁香魚市場的澎湖縣,今年為因應近年異常氣候對海洋生物的影響,並基於保護丁香魚產卵母魚必要性,澎湖縣政府將2025年度丁香魚採捕禁漁期提早並延長為4月20日起至6月1日止,同時劃設自主管理禁漁區。
因越界捕撈小管,今夏遭大陸海警以違反「伏季休漁規定」扣留4個多月的澎湖「大進滿88號」漁船,獲釋後於24日再出海,便與船隊聯手捕獲700多尾土魠魚,加上他船撈捕數量,澎湖馬公第三漁市場26日出現入冬來少見的千尾土魠拍賣場面。 今年土魠量少價昂,也因要吃的饕客大有人在,使得價格居高不下且供不應求「大進滿88號」這趟出海估計入袋250萬元。
因越界捕撈小管,遭大陸海警以違反「伏季休漁規定」遭扣留四個多月的澎湖大進滿88號漁船,獲釋後經休整一個多月後於24日再出發,就與船隊聯手捕獲700多尾土魠,其中大進滿88號就佔400尾,轉交他船於今日清晨靠岸拍賣,約250萬元入袋。
遭大陸扣押4個多月的澎湖籍漁船「大進滿88號」,15日下午2時許在船東繳清21萬7000人民幣後,終獲得釋放,駛出圍頭港,並由在港區外等候的友船「大進滿8號」陪同趕回澎湖,於15日深夜11時50分順利抵達,比預定時間早了1個小時。
7月2日大陸海警在泉州近海依法查扣一艘台灣漁船「大進滿88號」,今日(11月15日)洪姓船長被依法處罰後返台。大陸國台辦發言人陳斌華發布「答記者問」表示,大陸海警依法開展的執法行動,有力震懾了違法違規行為。
遭大陸扣押4個多月的澎湖籍漁船「大進滿88號」,15日下午2時許在船東繳清21萬7000人民幣後,終獲得釋放。由於海象惡劣,加上漁船有四個月被扣押沒開,不敢開快,以兩地距離100浬,8節算,大概航程要12小時,也就是預估16日凌晨抵澎湖西嶼竹灣漁港。
遭大陸扣押4個多月的澎湖籍漁船「大進滿88號」,前立委林炳坤等一行人14日赴陸與台辦人員進行最後協調,順利的話,只要繳清20多萬元人民幣行政罰款後,人船最快於15日便能獲釋。
今年7月初大陸「伏季休漁」期間,因在金門海域捕撈小管而遭大陸海警扣走人船的澎湖籍漁船「大進滿88號」,傳出最快可望在15日繳清罰款後獲釋。
澎湖縣議會一行人赴大陸參訪,24日在北京拜會大陸國台辦,希望已遭陸方扣押近4個月的澎湖「大進滿八十八號」漁船和洪姓船長,能夠盡快獲釋。獲國台辦主任宋濤正面回應表示,依法依規辦理,將會盡快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