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秀林國中的搜尋結果,共31

  • 燕子口堰塞湖水位緩升0.2公尺 富世村居民返家、周邊仍禁入

    燕子口堰塞湖水位緩升0.2公尺 富世村居民返家、周邊仍禁入

    花蓮太魯閣立霧溪17日因燕子口邊坡崩塌形成堰塞湖,目前蓄水量約175萬噸,雖受風神颱風外圍環流與東北季風共伴效應影響,上游集水區降雨入流量增加,但因湖水由靳珩隧道持續溢流及壩體滲流作用,水位僅緩慢上升約0.2公尺,距壩頂還有4.8公尺,不過周邊仍列為高風險區域,提醒民眾勿靠近或進入。

  • 燕子口堰塞湖水勢緩慢增蓄 秀林撤離居民開放返家30分鐘

    燕子口堰塞湖水勢緩慢增蓄 秀林撤離居民開放返家30分鐘

    花蓮縣太魯閣燕子口因立霧溪邊坡崩塌形成堰塞湖,目前蓄水量約270萬噸,原本預估今天凌晨會壩頂溢流潰決,經人員每小時監測發現只有些許水量從壩頂緩慢流出,不過魯丹橋面水勢有稍微增大,秀林鄉公所考量風險,前天已撤離下游約300戶居民,收容所原則維持5天開設,今天開放民眾返家30分鐘拿衣物等生活用品。

  • 距壩頂僅5公尺 燕子口堰塞湖恐潰決

    距壩頂僅5公尺 燕子口堰塞湖恐潰決

     花蓮縣太魯閣燕子口因立霧溪邊坡崩塌形成堰塞湖,目前蓄水量約270萬噸,堰塞湖水流已由台8線靳珩隧道東口溢流再流回立霧溪主河道,但18日晚間壩底滲流量加大,壩體呈不穩定狀態,目前水位距離壩頂不到5公尺,若遇大雨,壩頂溢流潰決機率提高,秀林鄉公所撤離約300戶,收容所延長收容,將維持5天開設。

  • 太魯閣燕子口堰塞湖壩體挖除 李孟諺:3天內搶通便道

    太魯閣燕子口堰塞湖壩體挖除 李孟諺:3天內搶通便道

    太魯閣國家公園燕子口因立霧溪邊坡崩塌形成的堰塞湖,目前湖水已由台8線靳珩隧道東口溢流,經過魯丹橋後回流到立霧溪主河道,再流回立霧溪主河道,行政院顧問李孟諺實地踏堪表示,現場剝落的土石大部分是花崗岩跟大理石,所以縱使有溢流,也大概不會造成大量的土石泥沙,已經調集怪手從舊台8線明隧道試圖打通約100公尺便道,考量現場狀況,需鑿開山壁,仍有難度,預計3天才能靠近堰塞湖的壩體邊進行後續降挖。

  • 立霧溪堰塞湖警戒!水淹至靳珩隧道 秀林民有社區「史上首次撤離」

    立霧溪堰塞湖警戒!水淹至靳珩隧道 秀林民有社區「史上首次撤離」

    花蓮太魯閣國家公園燕子口步道一帶,17日突然發生大量土石崩落,導致立霧溪河道受阻,形成新堰塞湖,水已淹至台8線的靳珩隧道。深怕發生潰決危機,花蓮縣秀林鄉公所緊急發布紅色警戒,將富世村民樂社區及秀林村民有社區共948人緊急撤離,其中民有社區首度因天災撤離,實際避難人數超出預期,鄉公所則將收容處改設在秀林國中,並由新城警分局啟動強制撤離機制。

  • 立霧溪堰塞湖拉警報!花蓮秀林鄉強制撤離 警方沿路廣播

    立霧溪堰塞湖拉警報!花蓮秀林鄉強制撤離 警方沿路廣播

    因應立霧溪上游太魯閣燕子口段形成新生堰塞湖,隨時可能發生潰決危機,花蓮縣秀林鄉公所緊急發布紅色警戒,宣布明(18)日包括大天祥地區(關原、洛韶、西寶、天祥)、富世村民樂社區及秀林村民有社區等特定區域停止上班上課,並由新城警分局啟動強制撤離機制,確保民眾生命安全。

  • 快訊》燕子口堰塞湖紅色警戒 花蓮部分地區明停班停課

    快訊》燕子口堰塞湖紅色警戒 花蓮部分地區明停班停課

    因應立霧溪燕子口堰塞湖紅色警戒發布,花蓮縣秀林鄉公所,依據天然災害停止上班及上課作業辦法第7條第2款宣布,秀林鄉大天祥地區(關原、洛韶、西寶、天祥)、富世村民樂社區(富世村第9鄰)、秀林村民有社區(秀林民有1至3鄰)明(18)日停止上班上課。

  • 花蓮新城老街重燃人氣 文創攜手山海盃棒球賽振興地方經濟

    花蓮新城老街重燃人氣 文創攜手山海盃棒球賽振興地方經濟

    太魯閣國家公園附近的新城老街,地震後人潮銳減,地方文創工作者結合老街店家合力舉辦活動帶入活力,今天舉辦山海盃社區棒球賽,中職樂天女孩也到場應援,為小村莊帶來熱情活力,還有老街市集引來滿滿人潮,帶動周邊觀光。

  • 安聯小小世界盃》規劃女子足球日 秀林女足盼招募更多新血

    安聯小小世界盃》規劃女子足球日 秀林女足盼招募更多新血

    2025安聯人壽小小世界盃22日完成花蓮區賽事,各級別共產生5隊取得台北總決賽門票,大會今年也規畫「女子足球日」,鼓勵更多女性投入足球運動。

  • 花蓮 師生淨山 清出1.7公噸廢棄物

    花蓮 師生淨山 清出1.7公噸廢棄物

     花蓮縣秀林國中繩索隊4年前開始以繩索垂降方式,清理學校附近社區邊坡的垃圾,不過去年0403花蓮大地震重創山區邊坡,校方考量淨山活動有安全疑慮,今年移師台東縣東河鄉舉辦,自23日起利用3天時間,清出金樽湧水溪沿岸邊坡1.7公噸廢棄物,雖然過程艱辛,學生卻把辛苦汗水化作動力,完成極具意義的任務。

  • 秀林國中繩索隊跨縣市淨山!赴台東金樽清出1.7公噸垃圾

    秀林國中繩索隊跨縣市淨山!赴台東金樽清出1.7公噸垃圾

    花蓮縣秀林國中「繩索隊」4年前陸續到學校周邊社區,以繩索垂降方式清理邊坡垃圾,廣獲好評。校方今年希望學生把平時訓練的繩索技能投入校外服務,一行人23日至25日前往台東東河鄉,與當地清潔隊共清出金樽湧水溪沿岸邊坡1.7公噸的垃圾,雖然過程艱辛,學生卻把辛苦汗水化作完成使命的動力,呼籲民眾珍惜自然環境,盼政府加大查緝力道,遏止非法傾倒問題惡化。

  • 蔡老師,回家了!24日2場追思會 千人暖送花蓮女師最後一程

    蔡老師,回家了!24日2場追思會 千人暖送花蓮女師最後一程

    從小生長在台南永康的29歲蔡姓女老師,去年8月自願赴花蓮偏鄉國中任教,卻不幸於本月17日遭殺害,香消玉殞。消息傳回老家讓鄰居、親友震驚不捨,母校永仁高中師生設計「微笑天使」看板,繫滿黃絲帶、紙鶴,各界齊心於24日籌畫上下午共2場追思會,已有近千人報名送她最後一程。

  • 安心通學 花蓮汰換5校交通車

    安心通學 花蓮汰換5校交通車

     花蓮縣境南北狹長,縣內125所國中小學校有37所提供交通車,接送學生上下學減輕家長負擔,也保障學子通學安全,不過,有5所學校交通車車齡將屆法定使用年限,部分座位及設施老舊,恐有行車風險,縣府為此向中央爭取預算,斥資近3215萬元協助校方汰換交通車,並將車況良好車輛媒合給有需要的單位使用。

  • 確保學生就學安全!花蓮斥資3215萬汰換5輛交通車

    確保學生就學安全!花蓮斥資3215萬汰換5輛交通車

    花蓮縣境南北狹長,縣內125所國中小學校中有37所提供交通車,接送學生上下學,減輕家長負擔,也保障學子通學安全,不過有5所學校交通車齡將屆法定使用年限,且部分座位及設施老舊,恐有行車風險,縣府為此爭取中央預算,斥資近3215萬助校方汰換車輛,提升通學過程的舒適度與安全性。

  • 中學足球聯賽決賽本週開戰 巔峰對決獎落誰家

    中學足球聯賽決賽本週開戰 巔峰對決獎落誰家

    教育部體育署辦理113學年度中等學校足球聯賽(11人制)賽事,將於3月25日至30日於輔仁大學足球場及銘傳大學(桃園校區)進行決賽,本學年度共計有97隊報名參賽,自去年11月起開踢後,歷經激烈的預賽淘汰賽及複賽,最後國高中各組分別有12支勁旅突破重重關卡,順利晉級,並將在這週的決賽舞台上爭奪年度最高榮譽。

  • 靈鷲山普仁獎 蕭美琴勉勵小太陽

    靈鷲山普仁獎 蕭美琴勉勵小太陽

     靈鷲山慈善基金會設立以「獎勵品德」為宗旨的「普仁獎」邁入第22年,16日表揚75位品德優秀的「小太陽」,他們面對困境時,仍保持正面、積極、樂觀、愛心、願力的生命故事,感動在場每個人。副總統蕭美琴特地到場,勉勵逆境中依然堅忍向上、勇敢追夢的學子。

  • 康芮颱風重創花蓮 太魯閣音樂會首度移師富世部落

    康芮颱風重創花蓮 太魯閣音樂會首度移師富世部落

    因地震天災,太魯閣國家公園正在重建,當地部落、老街也隨之沒落、人潮銳減。太管處本月30日及12月7日將舉辦2場「部落音樂會」活動,一改過去的慣例,將音樂活動移往富世部落「太魯閣文創園區」舉辦,邀請舞團、市集參與,可以聽音樂、逛市集,還可來一趟部落小旅行。

  • 花蓮 帶學生山林尋根 秀林國中獲獎

    花蓮 帶學生山林尋根 秀林國中獲獎

     花蓮縣秀林國中有超過9成學生為太魯閣族,校方自108學年度起推動「山林尋根」學校本位課程,帶著學生走入山林傳統領域認識族群文化,今年3月更在太魯閣族正名20周年紀念之際,攀登合歡主峰與奇萊北峰2座百岳,重溯先民百年前的遷徙路線,獲得登山教育推手獎最高殊榮「登峰卓越金推獎」肯定,也是宜花東第1所獲獎學校。

  • 花蓮秀林國中「山林尋根」奪金推獎 重溯太魯閣族遷徙路線

    花蓮秀林國中「山林尋根」奪金推獎 重溯太魯閣族遷徙路線

    花蓮秀林國中有9成以上學生為太魯閣族,校方自108學年度起推動「山林尋根」學校本位課程,帶領學生走進太魯閣國家公園內的傳統領域認識族群文化,今年3月更在太魯閣族正名20周年紀念之際,重溯先民百年前的遷徙路線,獲得今年登山教育推手獎最高殊榮「登峰卓越金推獎」,是宜花東首間獲得該榮譽的學校。

  • 盛岡山車空運抵花精采感動滿滿   日本傳統文化原裝重現花蓮街頭

    盛岡山車空運抵花精采感動滿滿 日本傳統文化原裝重現花蓮街頭

    「2024為花蓮加油—盛岡山車」踩街盛況剛結束,留下許多精采和滿滿感動。這是睽違五年後原裝重現日本約300年歷史文化的無形民俗文物,參演的建國高中樂旗隊及景美女中樂儀旗隊師生與家長見證花蓮人熱情,遊客和民眾在街頭興奮揮舞著中華民國和日本國旗,鼓舞花蓮走出災後重建的意象,象徵和平年代的美好願景,讓國人共同見證台灣花蓮和日本盛岡20多年的深厚情誼。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