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空汙基金的搜尋結果,共20筆
環境部2020年撤銷台中市環保局因中火超量燃煤開出的1800萬罰單,台中市環保局不服提起行政訴訟,台北高等行政法院日前判決台中市環保局勝訴,環境部表示將依法上訴,今天遭到立委批評阻擋台中市政府減煤,環境部失職,乾脆改名「護航部」。
環境部長彭啓明近日表示,環保署時期曾公告二氧化碳為空氣汙染物,以透過空汙基金支持溫室氣體減量工作;但環境部明年將開始收碳費,溫室氣體管理基金將有收入,因此將撤銷此行政命令,讓二氧化碳回歸溫室氣體管制。但網友質疑又在玩文字遊戲「改指標可以改吹史上空氣最佳?」
今年2月新北深坑一座倉庫發生大火,由於存放大量電子產品,刺鼻異味擴散至雙北。目前僅特定固定汙染源須擬定「空氣汙染突發事故緊急應變措施計畫」,並送地方政府核定、演練,而倉庫不在列管範圍內,環團認為,環境部應納管儲存化學品的倉庫,清楚掌握業者儲存種類、數量、位置,才能預防類似空品事件再發生。
全桃園市有795輛公車,但車齡逾12年限該汰換的公車達16%,老舊程度甚至出現有座位、沒坐墊只剩鐵架的情況,交通局長張新福坦言,疫情3年虧損讓公車業者無力更新汰換,明、後年將添購136和150輛電動公車,加速汰換逾年限公車。
全桃園市有795輛公車,但車齡逾12年限該汰換的公車達16%,老舊程度甚至出現有座位、沒車墊的情況,交通局長張新福坦言,疫情3年虧損讓公車業者無力更新汰換,明、後年將添購136和150輛電動公車,加速汰換逾年限公車。
明年開徵碳費,台中市長盧秀燕呼籲碳費至少8成留在地方,獲得多位縣市長支持;環境部長彭啟明則搬出「財政紀律法」第7條,強調法律不得增訂固定經費額度或比率保障等規定,礙有困難,引起熱議。
高雄市議員湯詠瑜今(22)日在交通部門質詢中,針對當前交通問題提出多元解決方案,她建議,持續辦理冬季公共運輸補助,並呼籲交通局設立專門網頁,以回應社會對交通改革的期待。針對補助,交通局回應,過去由空汙基金支應,但現今與TPASS月票政策存在衝突,將評估兩者間的取捨。
明年開徵碳費,台中市長盧秀燕呼籲碳費至少8成留在地方,獲得多位縣市長支持;環境部長彭啟明則搬出「財政紀律法」第7條,強調法律不得增訂固定經費額度或比率保障等規定,礙有困難,引起熱議。
中央明年將開徵碳費,雲林縣第一階段盤點碳排大戶共34家企業,年碳排量近4000萬噸,占全國14.46%,但碳費擬由中央專款專用。雲林縣長張麗善15日表示,碳費運用應考量地方為環境付出的犧牲,比照空汙費至少一半以上留在地方,才符合公平正義。
中央明年將開徵碳費,雲林縣第一階段盤點碳排大戶共34家企業,年碳排量近4000萬噸,占全國14.46%,但中央擬把碳費全額專款專用。雲林縣長張麗善15日表示,碳費的運用應考量地方為環境付出的犧牲,比照空汙費至少一半以上留在地方才符合公義。
排碳大戶2026年起繳交碳費,環境部預估首年碳費收入60億,將挹注到溫室氣體管理基金,不少立委追問多少比例可提供給各地方政府,甚至確保高汙染地區有適度額度。環境部長彭啟明指出,不會大撒幣,由各界代表組成的溫管基金管理會明年將討論碳費分配方式跟用途。但有立委直言,這樣就是讓「大家剉咧等!」
南科園區上下班交通壅塞十分嚴重,台南市政府辦理「新港社大道與南科聯絡道路口轉向改善工程」,以立體化橋梁分流左轉新港社大道車行動線,盼能紓解壅塞問題,卻因通車後發現新港社大道與社內產業道路口成為瓶頸路口,讓南科人好崩潰;交通局再於該處建置台南首處感應性號誌系統,經7月上線測試後,尖峰時段新港社大道進出園區平均車流速度分別提升23%及30%,展現初步成效。
環境部設立用於執行減碳工作及調適氣候變遷的溫室氣體管理基金,隨著碳費開徵,預估每年將有百億元收入,成小金庫,學者認為,中央、地方攜手才能落實淨零工作,建議至少3成補助地方政府。
碳費開徵,溫室氣體管理基金(溫管基金)每年將有上百億的收入,地方政府摩拳擦掌搶分配。排碳量約為全國2成的高雄市,呼籲中央應依地區繳納碳費之比例,支持高雄市減碳預算經費;台中要求碳稅收入應比照財劃法的比例分配撥給地方使用;新北市則提出,除依實際使用燃料及電力之製造業者的排放量外,也應將地方轄內使用化石燃料生產電力的電廠溫室氣體排放量,納入核算溫管基金分配比例。
台中市環保局積極設置空氣品質淨化區或清淨空氣綠牆,以改善空氣品質、增加人均綠地,並降低都市熱島效應,目前全市由環境部列管的空品淨化區共計36處,但近來成長已停滯。環保局指出,全市大型空地愈來愈少所致,不過局管的空品淨化區達64處,持續增加中。
台中市政府環保局積極設置空氣品質淨化區或清淨空氣綠牆,以淨化空氣、改善空氣品質、增加人均綠地,並降低都市熱島效應,全市目前由環境部列管的空品淨化區36處,近年來數量停滯。環保局指出,全市大型空地愈來愈少,以及環境部空汙基金補助項目改變所致,不過今年局管的空品淨化區共計64處,仍持續努力增長中。
據環境部統計,2023年通知應實施排氣定期檢驗的機車達近千萬輛,實際也有780餘萬輛到檢,原本的初次驗排氣費用由環境部空汙基金補助每輛80元予機車行,但考量近年工資、物價上漲,環境部近日公告調整檢驗費用調整至每輛100元,估計預算從原本的6億元,調整至約7.5億元。
台中市議會今天審查警消環衛113年總預算,台中市議員楊典忠指出,台中空品今年惡化,PM2.5平均增加2.7微克,主張環保局空汙基金明年編列的36萬1000元新加坡考察旅費刪除。環保局長陳宏益表示,今年空品因天氣因素全台都惡化,台中排名沒有下滑,到新加坡是為考察當地垃圾處理及石化專區管制等。
新北市議會日前審查各機關預算,其中稅捐稽徵處2024年度編列1筆公務車換置電動車經費178萬元,其中93萬元為環保局空汙基金支應,有議員當場質疑,這個金額是要買特斯拉嗎?稅捐處回應,購買廠牌、車型目前尚未決定,需視明年共同供應契約而定。
助改善空汙!環境部2019年起把老舊柴油車(一期至三期)燃油控制系統調修納入補助後,至今已補助1萬6142件,但仍有7萬餘輛未申請,環境部考量1至3期老舊大型柴油車經調修燃油控制系統後,可改善50%以上粒狀物汙染物排放,因此展延調修燃油控制系統補助期間至113年12月31日,盼車主共同改善汙染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