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空腹喝咖啡的搜尋結果,共14筆
32歲女星昆凌已是3個孩子的媽媽,身材仍相當苗條,她最近分享早餐只吃蛋白質食物、香蕉,搭配黑咖啡,午餐則在不全飽的情況下正常吃,晚餐則以蔬菜和雞蛋為主,不吃澱粉類食物。不過醫師劉家嘉對此提醒,若有胃食道逆流、血糖不穩、久坐不運動等情況,並不適用此食譜。
許多人會喝咖啡來幫助提神醒腦,不過空腹狀態下適合飲用嗎?營養師張宜婷從消化道、血糖、荷爾蒙3層面做分析,建議腸胃敏感者、血糖異常者、會出現亢奮和心悸情況的人,要避免空腹時喝咖啡。想透過咖啡提振精神,可在上午10點到中午之間,或下午2點到4點左右飲用,別在剛起床時喝。
愛喝咖啡嗎?胃腸肝膽科醫師李柏賢分享哈佛大學的研究,每多喝1杯純黑咖啡,罹患第二型糖尿病風險可降低10%,若加糖或代糖,保護力就會下降,若同時加糖與代糖,幾乎抵消掉對第二型糖尿病的保護力,不過,咖啡雖好,卻可能刺激胃酸分泌,建議別空腹喝咖啡。
咖啡是很多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必需品。對此,胃腸肝膽科醫師李柏賢引述研究指出,與不喝咖啡者相比,早晨喝咖啡的人群,整體死亡率降低16%;而整天分散喝咖啡的全天型飲用者,則無法享受到相同的健康優勢。從此可知,選對時機喝咖啡,更能發揮其可能的健康潛力。
很多人都會喝咖啡來提神,但喝完後又常會加重胃酸逆流症狀,該如何解決?對此,胃腸肝膽科醫師李柏賢分享6招改善,包括選對咖啡豆、不要空腹飲用、加點水稀釋、換植物奶、勿攝入過量,以及避免加入糖、奶精、巧克力。其中他提到,選擇酸度低的咖啡豆,像是中深焙或深焙豆,對胃會更友善。
許多人都把咖啡當成每日早晨醒腦的必需品。然而,營養師李羽萱指出,別在空腹狀態下喝咖啡,此舉可能會導致血糖上升與餐後血糖反應加強,值得特別注意。此外,她還提到,按照皮質醇水平變化,早上清醒後的1~2小時,以及下午2~4點間是比較適合飲咖啡的時段。
許多人每天必吃維生素B群來提神,但要吃對時機。營養師張語希分享有位50多歲男子,多年來都是空腹吃B群與喝咖啡,落得嚴重胃潰瘍,她表示,B群算是一種輔酶,是幫忙消化的,會建議在飯後吃,另也不要空腹喝咖啡,以免得胃病。
很多人一早就得來杯咖啡提神,但得喝對時機。營養師劉雅惠表示,人在起床後的30分鐘,體內的荷爾蒙─皮質醇,會達到一個高峰,長期在這個時間點喝咖啡,一旦不喝,就會更疲累,所以最佳喝咖啡的時間點,是在起床後的1至2個小時,就能改善不喝就更累的情形。
很多人每天必喝咖啡。家醫科醫師李思賢表示,1杯咖啡的抗氧化能力,大於5顆蘋果,具有抗老化、抗發炎、燃脂、抗癌、降壞膽固醇、提神等功效,還有研究顯示可降低罹患糖尿病機率,但為避免攝取過多咖啡因,建議1天不宜喝超過3杯,而選擇含抗氧化物綠原酸較高的淺烘焙咖啡,是較健康的選擇。
資深藝人余天與李亞萍的兒子余祥銓,去(2023)年6月與老婆柔柔結婚,並在同年11月迎來寶貝女兒「小元寶」,夫妻倆經常在社群分享親子帶娃日常,被網友誇讚「國民好老公」。柔柔日前在Threads上寫下一段話,意外曝光夫妻婚後相處模式。
咖啡可說是現代人每日必備飲品,除了提神外,還能為健康帶來許多正面影響。然而,喝咖啡其實也有不少細節要注意,營養師劉怡里就列出10大重點,讓民眾能更加認識。其中她提到,最佳飲用咖啡時段是早上10點及下午1點;另外,為避免影響到鈣、鐵吸收,建議餐後1小時再喝咖啡較好。
咕嚕咕嚕大作戰!
不少人習慣起床來一杯咖啡,成為早晨清醒儀式,但小心喝錯時機恐對健康造成負面影響。對此,營養師黃靖淳指出,空腹喝咖啡除了會刺激腸胃,造成消化不良外,還會影響血糖及荷爾蒙,因此,不建議血糖異常者空腹飲用,以及若喝完有亢奮、心悸等症狀,應減量或是不喝咖啡。
咖啡可說是現代人每日必備飲品,但營養師劉怡里提醒,即便咖啡有抗氧化、促減重等多種好處,仍有6件事值得留意,像是不要搭配維生素B群一起喝,因為咖啡利尿,易導致B群快速流失;而若有骨鬆風險者,不妨可選擇拿鐵系列。另外,她提到,咖啡因每日攝取量建議在300毫克以下,只要掌握此原則,就可以好好享受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