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聲請迴避的搜尋結果,共24筆
無黨籍前台南市議長、現任市議員郭信良被控於2021年議長任內,與安南區佃西里長高進見共同向土地開發業者廖堅志收賄1300萬元,一審重判13年後,目前正由台南高分院審理中。不過,郭信良以二審受命法官「於審理程序進行中有偏頗之虞」,聲請法官迴避,但被台南高分院駁回,此案可抗告。
審理過馬扁2位前總統刑事案件的退休台灣高等法院法官曾德水,2016年任職時因考績遭司法院從良好變為「未達良好」,對司法院提起行政訴訟,最高行政法院認為,曾參與原評定或復核決定的委員,即應自行迴避,而不得執行職務,但當年司法院長許宗力沒有迴避,因此將原判決廢棄、再復核決定撤銷。
連一鮑魚前負責人鍾文智因炒作TDR獲利4億7000萬元,累計刑期30年5月定讞,卻在發監前棄保潛逃。民眾黨立法院黨團總召黃國昌31日指出,本案堪稱世紀司法大醜聞,高等法院一再說謊,甚至涉嫌偽造文書,還有民進黨立委在國會護航修法除罪,質疑鍾是「綠色權貴」,要求司法院代理院長謝銘洋出面說明如何究責。
國會改革修法釋憲案,憲法法庭6日將展開言詞辯論,國民黨立委翁曉玲4日在臉書表示,日前聲請司法院長兼憲法法庭審判長許宗力與大法官許志雄迴避,24小時就被憲法法庭駁回。翁更說,憲法法庭竟不公開她提出的聲請迴避狀,因此透過臉書發文,公開提出2位大法官應迴避此案的理由。
憲法法庭日前針對國會改革相關法案做成暫時處分。國民黨立委翁曉玲質疑,她提出關於司法院長許宗力及大法官許志雄的聲請迴避書狀為何不公開?且憲法法庭指,書狀若超過20頁就只會公開前20頁,不僅武器不對等,大法官球員兼裁判,憲法法庭處處給立法院訴訟代理人穿小鞋。
憲法法庭日前針對國會改革相關法案做成暫時處分。國民黨立委翁曉玲質疑,其提出關於司法院長許宗力及大法官許志雄的聲請迴避書狀為何不公開?且憲法法庭書記處通知更指,書狀若超過20頁就只會公開前20頁,這場訴訟就是一場武器不對等的作戰,大法官球員兼裁判,憲法法庭處處給立法院訴訟代理人穿小鞋。
憲法法庭昨(19日)裁准暫時處分,而民進黨發言人吳崢事先預言,引起輿論撻罰及政治介入司法之說。司法院今(20日)晚間發出四點聲明,強調依法無須宣示之判決或實體裁定,通常循例於週五下午對外公告。
國會改革法案,行政院覆議失敗後,4個憲政聲請機關聲請釋憲及暫時處分,憲法法庭全部受理且馬上開庭審理,連立委翁曉玲都質疑不合常理,但從昨天開庭過程,尤伯祥大法官等人的提問,可以看出其心證明顯,只有綠色價值,大法官恐淪為特定政黨的守護者。
國會職權修法釋憲案期間,立法院代表翁曉玲9日以有偏頗之虞,聲請司法院長兼憲法法庭審判長許宗力與大法官許志雄迴避。憲法法庭當天就駁回。國民黨團痛批,憲法法院如此快速、配合執政黨速審,毫不避諱,不給任何理由直接駁回的做法,實在令全國人民遺憾。有如此的司法院憲法法庭也難怪人民對司法改革的支持度墊底滿意度只有27%、不滿意度高達55%。憲法法庭如此之作為,不是配合民進黨當權者的意志,什麼才是當權者的意志?
憲法法庭今(10)日將開程序準備庭,針對國會擴權法案「緊急處分」審理,而國民黨團所聲請大法官許宗力與許志雄迴避遭駁回,對此,民進黨立院黨團幹事長吳思瑤表示,尊重司法院處置,國民黨不用怕成這樣,不要急著對大法官行使職權來說三道四,或是打一些不必要的預防針,意圖在媒體上帶風向。
憲法法庭於今(10)日開庭,審理國會改革法案的「暫時處分」案,4個憲政聲請機關共派12人出庭,其中聲請的民進黨立法院黨團派代表3人,包括柯建銘、吳思瑤和鍾佳濱,而立法院則由立委吳宗憲、翁曉玲、黃國昌代表出庭。行政院及總統機關代表不到庭,由訴訟代理人出庭。
立法院民進黨團、行政院、總統府、監察院針對國會改革法案,分別陸續到司法院遞狀聲請釋憲、暫時處分。立法院認為,司法院長許宗力與大法官許志雄心證已成,且有強烈立場及偏頗之虞,因此聲請迴避。憲法法庭今(9日)傍晚裁定兩案都駁回。
看到海基會董事長鄭文燦交保案件相關新聞,據報導指出,其被控於桃園市長任內,涉收賄500萬元為主導「變更林口特定區計畫─工五工業區擴大方案」(華亞科技園區)旁農地自辦市地重劃案,檢察官聲請羈押而經桃園地院鄧姓法官裁定以500萬元交保(臺灣桃園地方法院113年度聲羈字第574號裁定),檢察官已經提出抗告,高院已裁定撤銷發回。
看到海基會董事長鄭文燦交保案件相關新聞,據報導指出,其被控於桃園市長任內,涉收賄500萬元為主導「變更林口特定區計畫工五工業區擴大方案」(華亞科技園區)旁農地自辦市地重劃案,檢察官聲請羈押而經桃園地院鄧姓法官裁定以500萬元交保(臺灣桃園地方法院113年度聲羈字第574號裁定),檢察官已經提出抗告,高院已裁定撤銷發回。
國會改革覆議失敗後,民進黨政府兵分四路聲請釋憲,司法院憲法法庭破紀錄3天火速分案受理後,更快速定出10日下午2時開庭進行準備程序,處理暫時處分聲請案。國民黨團並點名7位大法官曾擔任民進黨的國大代表與政府官員,與民進黨關係密切,尤其司法院長許宗力過去早已認為立法院不應該擁有調查權,心證已成,根本不適合處理本次釋憲案,應主動聲請迴避。
國會改革覆議失敗後,民進黨政府兵分四路聲請釋憲,國民黨團今召開記者會,點名7位大法官曾擔任過民進黨的國大代表與政府官員,與民進黨的關係密切,並明確指出司法院長許宗力,過去早已認為立法院不應該擁有調查權的心證已成,根本不適合擔任本次釋憲案,應該主動聲請迴避,避免釋憲結果失去公正性、客觀性和公信力。
律師鄭鴻威等人涉嫌洩漏偵查祕密予詐騙集團,消息曝光震驚司法圈。台北地檢署調查,鄭鴻威共計安排101件車手案予15名律師辯護,並接受詐團虛擬貨幣報酬洗錢,整整4月間獲利1200萬元,未料今上午再爆出鄭鴻威暗藏的300萬元贓款,竟藏在橋頭地院石育恩的辦公室。不過倍感諷刺的是,近期流傳的一張合影,驚見昔日的4名室友如今竟成為彼此的關鍵涉案人,不僅令人感慨萬分。
因貪汙遭判刑定讞的前總統陳水扁一旦獲總統特赦,只是免除其刑之執行,「貪汙罪」仍存在,且扁另涉洗錢等4案「因病」停審中,曾經有法官開庭想要調查扁是否真的生病,但卻惹上麻煩,讓扁的停審成為司法無法碰觸的敏感帶。
王信福等37名死囚聲請釋憲,主張死刑違憲,憲法法庭23日進行言詞辯論,37名死囚由16名律師組成龐大律師團輪番上陣,提出廢死訴求,與主張死刑合憲的法務部4名代表爭鋒相對,經過一整天馬拉松式辯論後,審判長諭知3個月內宣判,必要時得延長2個月。死刑違憲與否,憲法法庭最快7月底前宣判。
前士林地院法官被控強制猥褻女書記官、女法官,士林地院22日第2次開庭,傳喚前法官到庭,庭後前法官表示,「絕對沒有起訴書所載的事實,天、地、神都知道,告訴人也知道,將來我會在訴訟程序上力爭我的清白,證明我的冤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