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馬太鞍堰塞湖的搜尋結果,共115筆
花蓮光復還沒完全恢復,鳳凰颱風又來攪局,導致原本就讓人很緊張的馬太鞍堰塞湖,今天晚間再度洩下大水,與光復鄉一橋之隔的萬榮鄉明利村,晚間淹大水的恐怖畫面在網路上不斷流傳,雖然很多村民已經疏散,但看到畫面相當令人害怕,還有網友發文表示需要鏟子超人回來幫忙。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今天上午7時發布紅色警戒,縣府接著約在54分鐘後宣布光復全鄉停班停課,不少鄉民認為,昨晚就已經有預告會發布紅警,縣府與鄉公所卻未提前告知,不滿消息太晚公布紛紛到縣府臉書下方留言批評。對此,縣府強調,依規定須待紅色警戒通報單出來後,才能宣布停班停課。
受鳳凰颱風與東北季風共伴效應影響,花蓮馬太鞍溪上游有陣雨發生,林業及自然保育署今天上午發布馬太鞍堰塞湖紅色警戒,下游馬太鞍溪橋便道不排除依上游雨量及堰塞湖水位變化及涵管水位監控管理值,啟動只出不進禁止人車通行的管制措施。
法務部行政執行署為貫徹行政院推動的「五打七安」政策,五打為打黑、打金、打槍、打毒、打詐;七安是治安、食安、道安、工安、校安、居安、資安,全國13個分署,將在民國114年11月11日上午舉辦聯合拍賣會。此次拍賣焦點之一,為台中地檢署執行的114年度檢偵助執第10號案件,涉違反《廢棄物清理法》,拍賣物包含貨車1台、曳引車4台及挖土機1台。
花蓮縣馬太鞍堰塞湖9月23日洪災後至今仍有5人失聯,搜救工作持續中,因各縣市搜救隊與民間自發性挖掘的重機械團體陸續退場後,花蓮縣消防局辦理災區重機具招標作業,將與家屬持續搜尋失聯者,搜救人員形容難度宛若「大海撈針」,但不會放棄任何希望,會全力找尋。
花蓮縣馬太鞍堰塞湖9月23日洪災後至今仍有5人失聯,搜救工作持續中,因各縣市搜救隊與民間自發性挖掘的重機械團體陸續退場後,縣消防局辦理災區重機具招標作業,將與家屬持續搜尋失聯者,消防局長吳兆遠強調不放棄任何希望,「尊重、配合家屬」。
救國團昨日舉行73周年團慶,多個縣市首長都予以祝賀,並感謝救國團長久的協助,救國團召集人楊朝祥致詞時表示,救國團73年來始終不變的是設立宗旨─給年輕人舞台及增加社會正向能量,宗旨不變但未來會把服務對象全齡化,包括向下延伸至幼兒、向上推廣至長者。
花蓮光復鄉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釀成重大災情,針對災後重建事宜,立法院朝野黨團昨(30日)協商取得共識,將以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災後重建特別條例草案協助災民,所需經費上限為新台幣300億元,明定災後重建將於116年3月31日完成。另,也以附帶決議強調條例須照《原住民基本法》執行,解決當地原民部落憂心遷移問題。稍早全案今(31日)在立法院長韓國瑜敲槌下,完成三讀。
《美麗島電子報》日前公布最新的10月國政民調,媒體人單厚之分析指出,賴清德的國慶演說並無驚人之處,賴和民進黨也沒有特別亮眼的表現。民調之所以回升,應該是「國慶與國難」雙重影響。但他也認為,賴清德目前的「兩岸、國防路線」,明顯脫離台灣的民意,至今卻仍無絲毫要改變的跡象,必然讓台灣未來的政治充滿更多不確定的變數和衝突因子。
花蓮縣馬太鞍堰塞湖溢流造成光復鄉89戶房屋遭滅頂,國土管理署長吳欣修23日表示,有40戶表達願意入住中繼屋,地點初步選在光復糖廠舊宿舍、大進國小東側農地等2處,糖廠舊宿舍會以現有房間裝修改裝,最快12月上旬完工。
台灣民意基金會今(20)日上午發布「花蓮馬太鞍堰塞湖水患成災與責任政治」即時民調。結果顯示,民眾對中央政府(賴政府)評價兩極,滿意比不滿意略高3.7%;對花蓮縣政府表現則多數不滿意。但針對災後「至今無人負責」,有高達七成四受訪者認為不符責任政治原理,形成跨黨派高度共識。
國立成功大學防災研究中心攜手「日本台灣交流協會」,於今天(19日)上午,在日本的慷慨捐贈下,一款名為「投入式(浮標型)水位計」的先進設備,在農業部林業保育署花蓮分署的精心策劃下,由內政部空中勤務總隊的直升機運送,搭載了成大防災研究中心與特種搜救隊的專業人員,順利地在馬太鞍溪堰塞湖湖面上成功投放。該水位計立即開始回傳珍貴的水位數據,與先前已安裝的「側岸式水位計」相互配合,將能更全面、更精確地監測堰塞湖的水位變化。
前內政部長李鴻源日前在網路節目提到,目前馬太鞍堰塞湖左側邊坡不穩定,一旦豪雨或地震再度發生,恐造成新一波崩塌與堰塞湖形成,呼籲政府應立即展開討論。中央前進協調所證實未來確實有風險,不過這1至2周都有定期回台北開會討論未來處置方法,李也有參與,相信可以掌握之後的工作跟進度,2者不會有太大差異。
花蓮馬太鞍溪上游堰塞湖於9月下旬潰堤,導致光復鄉多處嚴重受災。前內政部長李鴻源日前在網路節目《專家來了》中指出,堰塞湖潰堤後洪水速度極快,洪峰僅需半小時就能抵達村莊,「等想逃已經來不及」。他並警告,目前馬太鞍堰塞湖左側邊坡仍不穩定,一旦豪雨或地震再度發生,恐造成新一波崩塌與堰塞湖形成,但政府至今尚未就此進行正式討論。
花蓮縣太魯閣燕子口因立霧溪邊坡崩塌形成堰塞湖,目前蓄水量約270萬噸,堰塞湖水流已由台8線靳珩隧道東口溢流再流回立霧溪主河道,但18日晚間壩底滲流量加大,壩體呈不穩定狀態,目前水位距離壩頂不到5公尺,若遇大雨,壩頂溢流潰決機率提高,秀林鄉公所撤離約300戶,收容所延長收容,將維持5天開設。
太魯閣國家公園燕子口因立霧溪邊坡崩塌形成的堰塞湖,目前湖水已由台8線靳珩隧道東口溢流,經過魯丹橋後回流到立霧溪主河道,再流回立霧溪主河道,行政院顧問李孟諺實地踏堪表示,現場剝落的土石大部分是花崗岩跟大理石,所以縱使有溢流,也大概不會造成大量的土石泥沙,已經調集怪手從舊台8線明隧道試圖打通約100公尺便道,考量現場狀況,需鑿開山壁,仍有難度,預計3天才能靠近堰塞湖的壩體邊進行後續降挖。
馬太鞍堰塞湖洪災重創花蓮光復鄉,部分地區學校還在修復中,社團法人嘉義縣慈善團體聯合協會揪眾人愛心,捐贈光復國小及太巴塱國小166雙全新球鞋,在地麵包工坊也自即日起至10月25日義賣「鏟子超人麵包」每個麵包售價100元,捐助災區。
光復鄉馬太鞍堰塞湖蓄水量大減,但要解除紅色警戒,還須完成撤離計畫才能確認。中央災害應變中心前進協調所總協調官季連成說,因應颱風,明天光復鄉進入「全村淨空」,進行疏散撤離實兵演練,但他強調,疏散撤離計畫要由縣長核定,這次演練是依據災防法由中央主動協助,演習流程要確定,未來仍需回歸縣府來做,演習結束後會檢討無重大缺失,視狀況調降到黃色甚至綠色警戒。
9月23日花蓮馬太鞍堰塞湖潰堤,洪水沖垮下游的光復鄉,至今將滿一個月,儘管國軍與各地「鏟子超人」志工們拼命清淤,但仍有許多地方淤泥甚深。近日就有鏟子超人喊話下周別前往花蓮,許多人也紛紛附和退票,如今原因也曝光。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潰堤釀災,行政院會日前通過「丹娜絲重建特別條例」中追加250億元,擬送至立院審議,而國民黨立法院黨團則自提版本「樺加沙風災暨馬太鞍堰塞湖潰壩災後重建特別條例」草案,經費上限為新台幣200億元。14日院會,國民黨不買行政院的帳,於院會將自提版本逕付二讀。